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网络文学曾被乐观者誉为“新文明的号角”,也曾被悲观者斥作“言语的垃圾”——在热闹、争议和疑问中,网络文学已经走过10来年,“注水”的隐忧一直以来都是挥之不去又难以回避的一道伤疤,而最近,“文学注水肉”一词也成为网络文学的代表名词。文学为何被注水?人们又如何评价?中国之声连线新闻编辑田娜,关注详细情况。
主持人:请先介绍一下“文学注水肉”有什么特征?
记者:高产是目前网络文学的重要特征。相关网站不但作品数量多,而且篇幅超长。这种越写越长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一大风气,原本可以在半年内连载完毕的作品,现在都要一年多,几十万字规模的网络小说已几乎绝迹,动辄上百万字的长篇大作成为网络文学的主旋律。人们把越来越长,食之无味的鸡肋小说称为“文学注水肉”。
主持人:既然“文学注水肉”被称为鸡肋小说,作者为什么越写越长?其中有什么背景和原因?
记者:背景很简单,在这种商业模式的影响下,网络文学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而成了不折不扣的码字比赛,多写多挣,少写少得,点击率就是硬道理。不仅是作者,网站也能创收。在许多文学网站,受到热捧的作品会被放到VIP书架,文章到一定章节就不再免费。除了被网站一次性买断版权的作者,大部分作者会从网站中分成,写手因此也有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