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平、翁小绵为总主编的《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由北岳文艺出版社于今年1月出版。该丛书共180万字,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四卷,共收录山西省1965年以后出生的192位中青年作家的精品力作195篇。这套作品选的出版,是一次山西中青年作家队伍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检阅和品牌的树立,意义深远。
3月3日上午,山西省作家协会与北岳文艺出版社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出版座谈会。山西副省长张平为座谈会的召开发来贺信,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翁小绵主持会议,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学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李歆,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杨占平等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和学者对此套丛书出版对于山西文学事业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摘发张平副省长的贺信和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张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作协主席):编辑出版这样一套180万字的《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正是山西作家梯队建设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是山西中青年作家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凸显了他们的创作实力,同时梳理了山西文学70年发展的传统和成绩,彰显了山西文学在全国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我省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文学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靠我省作家和文学组织者的共同努力,而如今这副重担更多地就落到了中青年作家的肩上。希望我们的中青年作家能够以这套丛书为契机,心平气静,耐得寂寞,潜心钻研,深入实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翁小绵(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和“五战友”以及刘江和李古北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文学创作流派,作品具有鲜明而一致的特点:即作品都是写农民的,主要写给农民看的,“为农民服务”、深受农民喜爱的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和“五战友”陆续回到山西,创作出大量的小说、戏剧、电影、曲艺作品。在他们的影响下,又涌现出韩文洲、李逸民、义夫等新一代作家。这个流派,因为以农村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作家们都是山西土生土长或者长期生活在山西,即“山药蛋派”。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发韧开始,山西的文学创作进一步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一、柯云路、李锐等这几位作家都是当时山西中青年作家中最有实力的。整个上世纪80年代的山西文学,可以称得上是当代山西文学发展繁荣中的一个黄金时代,顺理成章地被称为“晋军崛起”。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山西的作家队伍“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局面基本形成,而以张平长篇小说《抉择》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标志,山西文学的第三次创作高潮也拉开了序幕,老作家和“晋军”一代佳作迭出,更可喜的是青年作家队伍逐步形成,各个体裁领域代表作家逐渐凸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新的实力。我省现在的作家队伍,总体上评价,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令人鼓舞的时期。
新世纪的十年,山西文学最大的收获是完成了作家梯队的建设。
进入新世纪,山西文学不断发展繁荣,文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青年作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文学创作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6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进入中坚行列,7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迅速成长,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广大青年作家讴歌时代、反映现实、关注民生的热情不断高涨,思想水平和艺术表现力不断提高,奉献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与中、老年作家一道,使新世纪山西文学的天空群星璀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做出了积极贡献。编辑出版这样一套《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正是山西作家梯队建设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是山西中青年作家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凸显了他们的创作实力,同时梳理了山西文学70年发展的传统和成绩,彰显了山西文学在全国格局中的重要位置。
纵观山西文学7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优势还是农村题材,还是现实主义作品,“山药蛋派”始终是山西文学创作的灵魂,这个曾经主导中国当代文学的流派并没有消亡,而是更加多元和丰富,更加发展壮大、更加丰富多彩。正是几代作家的接力奔跑,后浪推前浪,形成了山西文学的强大阵容。因此,在鼓励各种流派、各种创作风格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山西文学创作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发展和巩固我们全国文学大省的地位。
杜学文(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这套丛书的出版对我们山西文学队伍的发展,对中青年作家的进一步成长,对山西文学史的呈现都意义很大。这套书的编辑和出版是对新世纪以来十年左右时间创作情况的总结,那么也是对这批年轻的创作者一个鼓励和推动。
王灵善(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的编辑出版工作,时间短、压力大,但是出版这套丛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北岳社就采取特事特办的政策,将这套丛书的选题早早申报了上去,而且选取精干人马进行编校。
韩石山(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是一套很厚重的书,它的价值是对山西作家队伍的一个后续性的检阅,而不是当下的检阅。文学创作和生活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那就是什么时候都要扶植年轻人。也许年轻人会犯错,但是扶植年轻人是不会有错的。总之,编撰这么一套丛书其功德会超过一次作代会的荣誉。我们并不是说所有入选的作家都会成为山西省的主力或者一代名家,只要里边将来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几的作家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家,这个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韩玉峰(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看了这套书,我感觉我们的《山西文学》、《黄河》和山西文学院在培养作家新人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作品中收集的作者最大年龄45岁,最小25岁,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已经形成了作家的梯队,这是很不容易的。这套书中有很多签约作家,说明我们作协的签约制度培养出很多人才。同时也显示了我们晋军后起之秀的实力。
其次,本书的序言写得非常好,概括了山西文学70年发展的传统和成绩,概括得非常好,有层次地论述了山西文学70年发展的三个高潮,论述得非常清晰、有见地。
董大中(省作协荣誉委员):总体来说,这套书的水平很高,它预示着今后山西文学创作会出现更好的局面。我对青年作家提两点希望:一是思维方式上要改进。过去我们说的创作力包括思想、生活、技巧,我觉得还应该加上知识和思维方式,其中思维方式很重要。思维方式单纯,乘数就是一,思维方式多样,乘数就是二、三乃至更多。总之要扩大思维领域,改进思维方式。二是不要满足于现状,继续前进。
段崇轩(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看了这套书鲜明感觉有两点:一、我们的中青年作家继承和发展了山西文学的优秀传统。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黄河》和《山西文学》在培养新人方面的成果,本丛书中就有很多是当时《黄河》培养出来的作者。所以说我们中青年作家很好地继承了山西文学的传统。山西文学是有传统的,“山药蛋派”虽然作为一个流派已经终结了,但是“山药蛋派”作为精神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关注现实的精神也被继续保留。
二、现在的青年作家起点高,以前山西的青年作家起点大部分局限于山西这一个小的地域,而现在的青年作家一出手就开始走向全国。其次,他们的个性鲜明,很难从中找出共性的东西,说明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这一点很好。然而,他们也存在不足:思想追求不足,思想资源匮乏,原创性精神不足。
蒋韵(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太原市文联主席):我觉得这套书是一个特定阶段山西中青年作家的集体展示和亮相,这是为时代立此存照的,非常有必要。特定的时段为时代历史存照,非常非常有必要。
我也赞成将给中青年作家出书制度化。现在,有一些省,像湖北省设立了一个为中青年作家出书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他们为此还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有审读组,专门有一套严格的出书程序,自己要先申请、然后要审读、答辩,非常严格,但是特别受湖北省中青年作家的欢迎。因为在这个市场化的时代,一个年轻人想出一本书,长篇可能还好些,但是像中短篇集什么的,可以说是很难很难的。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讲,作品要有野心,当然这个野心是个褒义词。一个作家一定要有野心。
李锐(著名作家):在中国的国情下,作协作为一个专司文学工作的单位,能够推出这样一套书,应该值得肯定。这套丛书对于山西的中青年作者,对于对文学充满希望的人有着很大的鼓励意义。
王春林(文学评论家):《山西中青年作家作品精选》的出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文学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山西的中青年作家们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要与全国的更优秀的作家来比较,然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也要把全球的作家列入视野,然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差距还有多大,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努力。
张发(《黄河》杂志原主编):这部书的出版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那些立志于写作但不知名的作家以及他们精美作品的保存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根据录音整理,内容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