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傲慢与偏见
时间:2010-08-02 13:40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邱恒明 点击:
次
德鲁克的思想谈多了,人们对于谈得过多的东西总有些排斥,或者自以为熟悉而漠视。当我书桌前堆上了最近出版的德鲁克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21世纪管理挑战》、《旁观者》、以及研究德鲁克的《大师的轨迹》、《未来的领导者》、《未
德鲁克的思想谈多了,人们对于谈得过多的东西总有些排斥,或者自以为熟悉而漠视。当我书桌前堆上了最近出版的德鲁克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21世纪管理挑战》、《旁观者》、以及研究德鲁克的《大师的轨迹》、《未来的领导者》、《未来的组织》、《未来的社区》等作品,我真不知道怎样开始对德鲁克思想进行系统的了解和梳理,我正想把自己最有感触或感觉新奇的东西从这些著作中整理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德鲁克日志》这样一本书,它更加细致地,系统地编排了德鲁克的重要建议和影响深远的思想。它帮我解决了阅读德鲁克的问题。“我应该阅读你的哪一本书?”“在你的著作里,我从哪些地方能够找到你关于安排员工的最佳论述?”,德鲁克说,他每周都会面对六七个人这样的提问。对于一个并不打算深入研究德鲁克思想的人来说,《德鲁克日志》一书够用了。
《德鲁克日志》选编了366篇文章,以全年而论,每日一篇,连2月29日也包括在内,每篇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些文章都以一个标题、一句“德鲁克式谚语”或是能揭示真谛的隐语来开头。直接从德鲁克作品中摘录内容之后再为你提供一两项“行动指南”。
德鲁克从不使用电脑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先生与德鲁克颇有些交情,在赵教授写的《德鲁克日志》一书的前言中记述了他对德鲁克的一些交往认知过程。在翻看这本书时,我对他提到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赵教授说,德鲁克先生保留了传统欧洲的“旧知识分子”的人文魅力。德鲁克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就预测到了计算机对管理的重大影响,但是其本人却一直不使用电脑。数十年,德鲁克都是用一台老式的电动打字机完成数百万字的著作。为什么不换成现代化的电脑?他说:“我不习惯用电脑,因为它总让我觉得文章好像是在咬文嚼字。”这的确给我们一个关于德鲁克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样一个生活保守的人却提出了“自我管理”、“后资本主义”等激进的管理思想。德鲁克先生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提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比如:目标管理、自我管理、顾客导向的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效能与效率、实践管理、知识工作者、扁平组织等等。
利用意外的成功和失败
我们并不谈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本人有否意外的成功和失败,而是给读者介绍德鲁克关于管理者如何利用意外的成功和失败的思想。意外的东西,可以变成闪光的东西,利用好意外的成功和失败,也就能成为“傲慢”的资本。
在《德鲁克日志》一书中,作者帮我们提炼了“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这两篇文章。德鲁克告诉我们:意外的成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们往往会使我们跳出先入之见。而我们常常以为,持续时间相当长的事物一定是“正常的”,而且是“永恒的”。其实,意外创新所带来的创新的机遇风险最小,求索过程也最轻松,这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比拟的。去发掘意外的成功,并从中学习、吸收企业发展的养料,这是我们领导者要注重起来的东西。同样,意外的失败,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规划及小心执行后仍然导致的失败,那么这种失败背后往往隐藏了某种变化,以及随变化而来的机遇。
不管是竞争对手还是我们自己意外的失败,往往能够使我们了解到顾客潜在的价值观和认知的改变。德鲁克提到:爱泽尔汽车失败后,福特汽车便发现,收入差异已不再对汽车业影响显著,对于顾客而言,生活方式的分化最为重要。德鲁克告诫,无论是自己的还是竞争对手的重大意外失败,都要好好推敲,用你的推敲出的结论,来指导你目前的工作。
这就是《德鲁克日志》一书整个构成的一个缩引,每篇文章不超过700字,提出一个思想观点,举个案例,最后有一两句话作为行动指南,及指明出自德鲁克的哪本著作中。366篇文章,分月份排列组成了整体。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30余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年逾九旬还创作了这本《德鲁克日志》,《纽约时报》赞誉他为“当代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家”。
(责任编辑:admin)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