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还有光环吗》:看蜕去光环后真实的中国名人们
时间:2012-04-21 00:23来源: 作者:杜仲华 点击:
次
名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万众瞩目的焦点。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和网络时代,名人的神秘感以及笼罩在他们头顶的光环还复存在吗?他们对人生和艺术有什么特殊感悟?这就是本报老杜名人工作室200期推出的新书《名人,还有光环吗》
名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万众瞩目的焦点。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和网络时代,名人的神秘感以及笼罩在他们头顶的光环还复存在吗?他们对人生和艺术有什么特殊感悟?这就是本报“老杜名人工作室”200期推出的新书《名人,还有光环吗》要告诉每个读者的问题。
名人,还有光环吗?
名人,仿佛是我们时代的骄子,无人不识的面孔、频繁的媒体曝光,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万众瞩目的焦点。也许正因为这样,名人的神秘感以及笼罩在他们头顶的光环才失去了往昔的魅力。当大众对名人多有诟病越来越挑剔时,名人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悲与喜、苦与乐、荣耀与无奈是什么?对人生和艺术有何特殊感悟?这就是本报“老杜名人工作室”200期推出的新书《名人,还有光环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要告诉每位读者的问题。
《名人,还有光环吗》全书分为六辑,分别为“大师风范”|、“学界精英”、“荧屏写手”、“国嘴魅力”、“时代旋律”、“笑傲江湖”,是本报记者四年来对38位著名作家、学者、电视节目主持人、音乐人和笑星的深度访谈的真实记录。
都说我们的时代没有大师,记者却从冯骥才、王蒙身上,看到了一种才华横溢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和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炽热情感。余秋雨学贯中西,却不食网络时代的“人间烟火”;贾平凹多才多艺,文采蜚然,骨子里却是个农民。而“国学热”中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阎崇年、马未都、孙立群、蒙曼,则力图从先贤的思想中,汲取重塑国魂的精神力量。还有“海岩剧”的始作俑者海岩、善于描写大时代里小人物命运的高满堂、“灰色婚姻专家”王海鸰、热衷年代剧的张永琛,都通过自己的故事感染和启发着观众。无论国内国外,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电视主持人了:赵忠祥年届七旬仍娱乐精神十足;一脸严肃的白岩松始终思想深刻言辞犀利;董卿主持大型综艺晚会如鱼得水;“鲁豫有约”谈笑风生堪比奥普拉……即使中途“跳槽”者如倪萍、王刚等,亦成影视大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歌。乔羽的《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影响了几代人,而朱明瑛、蒋大为、关牧村、谭晶演绎的那些经典老歌,总是荡气回肠,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灵。相声的生命是讽刺与幽默,马三立走了,马季走了,相声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赵本山的小品。将观众重新拉回小剧场的是“草根”郭德纲,虽然他一出名就成话题人物,但他对雅与俗的见解却不无道理……
现撷取书中八位名人对人生和艺术的精彩见解,以飨读者。
王蒙:阅读的魅力不可替代
记者:您在中国作协做领导工作多年,我想问一个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出现一部优秀长篇小说,都会引发全民的阅读和欣赏(包括据此改编的影片),为什么现在小说多了,却缺乏动人心魄的经典之作?
王蒙:没错,这些长篇小说当时起了很大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其中有个供求规律在里边。据统计,“文革”前的17年,我国总共出版过200多部长篇小说,平均每年只有13部。如果你是个喜欢阅读的人,13部小说显然太少了;现在全国每年出版七八百到一千多部小说,倒觉得没有特别好的。什么原因呢?当一个社会逐渐从纷乱走向稳定时,当我们开始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时,人们更关注的是经济、是物质。还有,现在的文化生活还能与过去相比吗?我20多岁时,如果明天是星期天,我就会计划读一本苏联小说,或看一场电影,除此之外没别的可看呀!现在呢,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宽广,文化娱乐的形式越来越多元,你尽可躺在沙发上,品着浓茶,嗑着瓜子,听音乐,看电视,上网浏览,诱惑简直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受影响。浅思维,追时尚,不用自己的大脑分辨与思考,真理已被通俗化、简明化了,老老实实坐屋里看书的人自然少了。这个问题需要耐心等待,教育程度慢慢提高,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事情可能就会起变化。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已不是阅读的时代了?
王蒙:不,这个说法不确切。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与网上浏览、看电视或开车兜风不同,阅读有它自身的魅力,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诱惑相比,思想对人的诱惑最大,而阅读便有助于人们的思考。
冯骥才:文人相互欣赏是幸福的
记者:在文艺圈子里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文人相轻。而在北京文艺界为您举办的生日Party上,却洋溢着一种亲密和谐的氛围,这是为什么?
冯骥才:我认为,在艺术家之间有一种东西特别美好,那就是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幸福。我在政协、文坛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不管他是什么脾气、什么个性,都没有关系,艺术家愈有个性愈好。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特别的才气、灵性和闪光的作品,能与他们同时代是一种幸福。想想看,如果我们与达·芬奇、梵·高和鲁迅同处一个时代,甚至相识相知,该有多么幸福!所以我爱你们当中的每个人,我享受你们的才华和作品。我今天这个不期而遇的生日的快乐是你们给的。你们使我将这个人生重要的时刻永远铭记在心。”
JK罗琳:“魔法”就在我们体内
JK罗琳仿佛一夜间,就从一个贫困潦倒的单身妈妈,变为享誉全球的畅销书作家,创造了一个现代版“灰姑娘”的童话。
JK罗琳的成功给世人诸多启示,其中最有警世价值的是:不怕失败,持之以恒,每个人都有创造奇迹的机会。2008年6月,JK罗琳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便总结了她这方面的人生感悟:
“为什么我说失败是有好处的?因为失败将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剥离了,我不再伪装自己,我找到了真正的我。我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我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工作中去——写小说。如果我此前在其他方面成功过,那么,我也许永远不会下这样的决心。我自由了,因为我最大的恐惧已成为现实,而我依然活着,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一台旧打字机和一个大大的梦想。我生命中的最低点也是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我们不需要改变世界的魔法,我们自己体内就有这样的力量”。
易中天:名人就像被围观的猴子
记者:我知道您正为新书《品三国》被盗版而烦恼,也对出名后频繁的邀请难以招架,您认为这是成功者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吗?
易中天:我在武汉演讲时,我弟弟陪了几天,然后深有感触地说,你这哪是人过的日子!说我是峨眉山的猴子,大家围着你,喂你点东西吃,就为了照张相。又说我是熊猫,带着墨镜也会被人认出来。
记者:我理解您的苦衷。但作为一个海内外闻名的学术明星,您的成就感总要大于挫折感,快乐总要大于苦恼吧?
易中天:我觉得自己已经麻木了!(此时,易夫人李华做了一个精当的比喻:我觉得他就像一个陀螺,被人拿着鞭子不停地抽;要不就是一个被抛在漩涡里的小船,根本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和命运。)所以没感觉了。你问陀螺有什么感觉,陀螺会说吗?你问小船有什么感觉,小船会说吗?
阎崇年:凡人怎样成圣贤
记者:您从一个人如何成才的角度,解读少年时代的康熙,在今天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那么您认为康熙能从一个幼时不幸的孩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主要是凭借哪些因素呢?
阎崇年:为什么一般人成不了圣人、贤人,主要决定因素是两个字:一个“志”,一个“学”。立志,立大志,为了志而克服困难,不懈努力。历史上有的皇帝,一生吃喝玩乐,庸碌无为,而康熙则不同,他从小立下了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为达目的就勤奋学习。他的思想比别人深刻,有大国之君的远见卓识。经史子集他会,满文他会,拉丁文他会,自然科学他也会。除了中国的九章算术,西方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甚至地图学和测量学,他都有所涉猎。他对西方科学文化不但不拒,还主动学习吸纳并在有些领域达到了专家水准。他每日凌晨4时起床,先学习一个时辰。历代皇上没有这样的,多数喜欢睡懒觉,该上朝了还不起,太监不敢叫,太后叫:起来,上朝了,赶紧梳洗一下,坐到龙椅上(笑)!有八个字可以概括他的学习精神:“寒暑无间(同闲),手不释卷”。一个胸怀大志又肯于学习的人,一个不断吸收中西文化成果,用于治理国家的皇帝,能不成为一代明君圣主吗?
海岩:我是未来的曹雪芹
记者:我常常感到困惑不解的是,您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催生了一种青春偶象剧“海岩剧”,同时又身兼多重社会角色。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您怎样分配时间、打理头绪繁多的工作呢?
海岩:没有分配或科学使用时间,你怎么科学每天也只有24小时,科学不出25小时(笑)。我的本职工作是锦江国际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有40家店一两万员工。而且我们是大型国企,对高管的管理非常严格,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事可以写小说的(笑)。特别是有一次一位“大师”给我算命后,我就什么事业心也没有了(笑)。为什么?他算我以前和正在发生的事,准得不得了;算未来,说我的“运”不是官运,不是财运,也不是桃花运,我走的是“出名运”。何时出名?92至102岁。这十年,想不出名都难。从那时起,我的心态特别好,不再计较什么成败得失,也不跟人争什么。因为我现在是张恨水,写通俗小说的,可能92岁就成曹雪芹了(笑)!最近我参与创作了一部电视剧《独家披露》,希望高希希执导,起初他还犹豫,我马上提醒他:高导,你要清楚,我92岁以后就成名了,我就是曹雪芹了;未来的曹雪芹给你写剧本,你多牛呵(笑)!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