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论文学的“误读”接受 日期:2010-01-14 22:16:29 点击:21 好评:0

    文学接受中读者“误读”作品有两种基本形态:正误与反误。正误强调变革与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阅读形式,它追求的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意义的某种契合以及契合后的某种自由性的创造;反误则崇尚以自我已有的先在观念为主,结论先行,是一种主观化、随意性和非文学视...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兼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出路 日期:2010-01-14 22:14:54 点击:574 好评: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自王国维提出以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一种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学说,许多文学史都以该命题为依据编写了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建构中贡献极大,但是其局限性日益明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中国文学研究陷入了狭...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测绘创新基地记 日期:2010-01-14 22:10:05 点击:216 好评:0

    【文 摘】 测绘建局五六年,居无定所心不安;五十三载一瞬间,苦尽甜来喜笑颜。...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试析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精神 日期:2010-01-10 00:19:44 点击:180 好评:2

    摘 要: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歌德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历经辗转,直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 日期:2010-01-10 00:17:39 点击:329 好评:4

    摘 要: 于连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社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带有个人奋斗者那种维护自我、追求人格尊严的特点.在其性格体系中,反抗性也即平民的自尊居于支配地位,同时在他强烈的自尊背后又隐藏着深深的自卑.这一形象的形成,离不开那个特定的社会...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何只“自强不息”!“浮士德精神”的反思 日期:2010-01-10 00:15:25 点击:1075 好评:0

    摘 要: 我国几代前辈学者仅以自强不息诠释浮士德精神,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浮士德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它丰富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这虽是历史语境使然,并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进步的作用.却仍然不能不说失之于片面。对浮士德精神予以重新认...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试论美人迟暮、伤春悲秋的文化心理内涵 日期:2010-01-10 00:09:58 点击:1604 好评:0

    摘 要:美人迟暮、伤春悲秋是感伤文学中最重要的两种抒情模式。这是因为这两种抒情模式抒发了他们光阴虚掷,岁月蹉跎,老而无成的感慨。蕴涵了时光的飞逝,情感的孤独,仕途的坎坷,死亡的恐惧等文化心理内涵。 关 键 词:感伤文学 抒情模式 文化心理内涵 中国...

  • [人文社科论文推荐阅读] 命运的悲歌:从命运观看《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的悲剧意识 日期:2010-01-10 00:00:35 点击:1198 好评:0

    摘 要: 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可以说是希腊命运悲剧中的翘楚,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四幕悲剧《雷雨》,作为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代表作,亦可以称做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部中国式悲剧剧作的典范。本文试从命运观的角度并通过对乱伦关...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