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召开干部大会。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宣布中央对于任命苗圩任工信部党组书记、免去李毅中党组书记职务的告诉,李毅中仍担任工信部部长一职,苗圩担任工信部党组书记兼任工信部副部长。
在人事变动发布前两周,李毅中曾召开过一次工信部全部大会,历数工信部成破三年之不易,语言中颇有生逢多事之秋的含意。
汶川地震、经济危机、手机黄毒、绿坝事件、毒奶粉事件,直到信息化领域接连涌现的3Q之战、联通i-phone协约、天价手机微博事件。刚成立三年的工信部,在大众尚未完整看明白其面目之时,各种考验和质疑已经相继而至。
而掌舵工信部的李毅中履历丰盛,自2003年出任安监总局局长的五年里,外界习惯称他为“救火队长”。进入工信部后,李毅中仍本质不改。
救火队长
工信部网站信息显示,李毅中出身于1945年3月,到今年3月已满65岁。根据国家划定,65岁是省部级干部退休的年纪。
“有为才干有位”,这是李毅中屡次在工信部大会上说过的话,这句看似鼓励工信部700多名干部的话,暗含2008年景立初期的工信部所面临的为难。
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造计划,工信部整合了国家发改委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能,国防科工委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以及信产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此外还管理着国家烟草专卖局等机构。
有人评估说,工信部最强的班底在信息工业,本来的信产部基础被吸纳入工信部,然而在工业治理范畴,除局部司局来自国度发改委等部门外,工信部须要从新搭建一些详细的行业管理部分。实现这一过程,李毅中耗时近两年。
不过,紧随而至的汶川地震跟经济危机始终在打乱这个进程。当年年底大批产业企业订单丧失、事迹下滑,工业增幅一路走低。全国工业增幅在经济危机前为16.1%,到2009年年初,降至3.8%。李毅中在接收新华社专访时形容当时的心境说,“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据新华社的报道,2008年12月初中心宣告实行四万亿刺激打算后未几,李毅中接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电话。温家宝问李毅中,美国政府出200亿美金,拉动三大汽车公司,德国提前报废一辆车补助5000马克,咱们怎么办?
随后,工信部决议在全国实施小排量汽车购买税减半、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来提振经济。此后,十大工信部又接踵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危机当中,李毅中亲身向中央要来150亿资金,拉动了6326亿元技改投资总额。也就是说,中央拿1块钱拉动了28块钱的投入。
但中国工业的问题远不是150亿技改资金所能解决的。依照国务院宣布的文件,中国产能过剩的行业超过了10个。2009年李毅中许诺最迟到2010年年底前,完成重要行业的淘汰落伍产能目的,至今年11月底已经提前完成。不过却有人开始质疑,因为地方上报企业掺假,工信部实际上打了一场刚开始就已经成功的淘汰落后产能之战。
2009年年初,在工信部的推进下,中国步入3G时期。年中,工信部为打击在互联网和手机上泛滥的黄毒事件,推出“绿坝”规划。恰是这一方案为工信部招来了各方质疑,尔后3Q之战、联通iphone协约、天价手机微博事件,加上此前的毒奶粉事件,作为这些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备受指责。今年11月中旬,李毅中接受新华社采访形容成立三年来的工信部说,“迎难而上,不辞辛苦”。
工信部人士说,行业管理听起来权力很大,但实际上是最难管理的,管得过多,说你是行政命令,但是不论又不行。此外,还需要发改委、财政部等各部门的踊跃配合,否则仅靠工信部而其余部门不配合,政策即使出了,也很难落实。一旦出了问题,大家又都是责备工信部。
将来考验
2009年12月21日中午,京西宾馆二楼的一个食堂内,李毅中在秘书的陪伴下宁静地坐下,从他西装的口袋里取出药瓶开始吃药。
在两个小时前,李毅中刚在全国经济和信息化会议上做完讲演,他讲到了调构造、推进技改、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两化融会等一系列大的问题,也讲到了工业管理权利疏散、工信部要管好不轻易;工信部办公前提是国务院所有部委里最差的单位等渺小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当前的时光里,仍需要由他和坐在他身边的苗圩等人来解决。
工信部材料显示,苗圩诞生于1955年5月,北京市人。曾先后担任中国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副经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出产部副经理、生产司副司长,春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工信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工信部有人对苗圩这位新任党组书记评价说,年青有气魄,管理教训丰硕,最难得的是不仅有企业管理经验,还有在处所政府担负要职的经验,是众望所归。在中组部宣布人事任命之后,在工信部网站上,苗圩的排名位列李毅中之后。
工程师出生的苗圩是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兴产业的推动者,同时他还主意工业领域的节能环保技巧。他曾对媒体说,假如算上企业、科研和政府等各方面的投入,为新能源汽车投入1000亿并未几。
不外,跟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业内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开端呈现不同的声音,这个正在工信部主导下发展起来的行业会是另一个泡沫吗?
苗圩和工信部需要面对的未来挑衅远不止新能源汽车。目前,中国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钢铁、建材、纺织服装等7大类行业范围名列寰球第一,设备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水泥、汽车、家电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工业可能走出“扩张——产能过剩——淘汰——再扩大——再产能过剩”的怪圈吗?
工信部第一份“十二五”计划行将出台,如何管理好行业产能多余,同时又能实现结构进级,由大变强,将是对工信部的重大考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