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学期前,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宣布在该校成立首个“终身发展实验班”。该班学生一到六年级免除全部书面作业,同时增加六项“素质作业”。
转眼三个学期过去了,这个曾让家长倍受鼓舞、又饱受质疑的“试验品”又发育得如何呢?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实验小学探访,张基广笑称:“可以说,这个班既保护了儿童的天性,又抓好了孩子们的学业成绩。”
回眸:“无作业班”做的是“加减法”
2009年下学期开始,武昌实验小学首个“无作业班”开课。
张基广介绍,开办这个班完全遵守自愿原则。家长自愿选择报名,班级的老师也自愿报名。
同时,学校还会给家长讲清楚:一旦学生进了“实验班”,将完全按照计划进行,以后不能额外给孩子布置任何书面作业,配合学校完成孩子的素质作业。
其实,“无作业班”并不是一味地减少作业;准确地说,应该是做“加减法”:减去的是书面作业,但增加了相应的“素质作业”。第一项素质作业是“劳动作业”。在“实验班”,学校将不再安排生活老师,扫地、擦桌子等所有的劳动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晚上孩子回家后,家长要安排做适当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等。学生做完了,家长要签字由孩子带到学校。此举以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
第二项是“锻炼作业”。一般小学生都会在早上上课前20多分钟左右到校,这个时间孩子们基本都是在嬉闹中度过的。“实验班”的孩子,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这段时间做早锻炼。晚上回家后,孩子也要做一些如跳绳、仰卧起坐等锻炼,家长同样要签字。此举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第三项是“阅读作业”。学生平时在校期间看了中英文的书籍,要能演讲出来。晚上回家也要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节目。此举以培养孩子的阅读演讲能力。
第四项是“思维作业”。上课时,老师要专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晚上在家,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多思考,多提问。此举以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五项是“组织作业”。在校期间,“实验班”的学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另外,平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等。此举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
第六项是“鉴赏作业”。以美术课为例,以往小学生六年间,可能要学习水彩画、国画、油画、钢笔字等很多表现手法,学生学习了很多,但每个表现手法顶多只能学两到三个课时,学生什么都学了,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好。“实验班”的课程可能一年只学习一种手法,但是学生学好了,一辈子都受用。另外,每个学生六年期间,争取都掌握一门乐器的演奏。此举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这六项“素质作业”并不是要求学生每天都全部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班主任:我的学生不会输给其他孩子
蔡青是一位打扮入时的“潮男”,也是“无作业班”的班主任之一。
“可能有些人认为孩子们不做作业,可能学业成绩跟不上,可事实恰恰相反。”蔡青说,“学生成绩好不好,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作业,而是看老师如何教。”
蔡青介绍,虽然小学不排成绩,但各班级的总体学业水平分析,在实验小学一直在延续。“第一学期我们班在全年级中,学业水平排第二,第二学期也是第二,但本学期就升到第一了。”
蔡青所说的“学业发展水平”,除了分析班级总体语数外的成绩外,还有各班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取得的成绩,如学校举办的汉字书写大赛,普通话大赛等。
“进校的时候,我们班所有孩子都是家长自愿报名的,没有经过筛选。也就是说,进校时候他们和其他班级同学都是一个起点。”
不过,蔡青并没有认为目前的学业发展水平高就能说明什么,“低年级还看不出来什么,他们学习成绩还主要靠老师和家长帮助。但从长远看,我的孩子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肯定不输于其他孩子。”
蔡青说,虽然孩子们不做书面作业,但他们在阅读等很多方面都绝对超过了同龄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利用固定时间集体阅读。光这学期我们就一共读了9本书,如《福尔摩斯全集》、《木偶奇遇记》、《你问我答》等。”
家长: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
孩子不做书面家庭作业,很多家长都经历了从“担心”到“理解万岁”的阶段。该班学生戴继贤的妈妈纪萍就是其中之一。
同样身为小学老师,纪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开始我们报这个班的时候,矛盾了很久。因为既想让他学到更多的知识,又不想让他学得很累。”
不过,进校不久,孩子的表现就让她放下心来。“在这个班上,他觉得很开心,因为没有了书面作业,孩子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年多里,只要有空余时间,纪萍就带着孩子学习相声、武术、游泳等课程。因为这些东西孩子都很喜欢,学起来也很开心。在妈妈看来,孩子首先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体魄,才能应付以后的学习压力。
“放假的时候,我们亲戚孩子的作业特别多,只有我的小孩没有作业。不过也好,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看看感兴趣的书。”纪萍说,“孩子的天真本性得到了保护,这一点我最满意。”
校长:孩子不做作业符合人性
“很多人都问我办无作业班有什么奥妙?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想让教育回到人的本质上来。”
张基广说,现在很多教育现象都明显违背了教育规律。“民国时候办得最好的学校就是这样的,他们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学习有张有弛。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你让他每天做那么多作业干什么?不是压抑人性吗?”
张基广认为,很多人都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对“冤家”,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是必然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达到高分数。”
张基广举例说,比如一个人学文科,光靠每天写汉字是永远不行的,只有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才能真正学到文科的精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张基广说:“孩子考得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出题者水平低。”
专家:为“零作业班”鼓掌!
“无作业班”不但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一大批教育专家的肯定。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老师姚国华就是“拥趸”之一。
姚国华说:“做习题只是辅助性的学习环节,并不需要太多。有些习题一看就会,何必一遍又一遍写出来给老师来检查呢?过多的作业、考试、评分、排名,恰恰把学习与探索的乐趣掩盖了,让孩子们淹没在无休止的竞争与成败得失之中,这反而成了孩子智力成长的藩篱。”
姚国华建议:要大幅缩短讲课时间,减少书面作业。在目前中国的学制下,老师应当把所有的练习安排在课堂内,剩下的时间交给课后阅读,让孩子每天都在好奇和求知的渴望驱使下读书,形成阅读习惯,作为终身性的学习方式,这才是小学生智力发展和知识丰富的关键。
记者翁晓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