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市场化之后,票价肯定会涨,这个连据称是末代铁道督办盛宣怀的曾孙盛光祖都已经承认。涨价我们能理解,毕竟18年没涨价了嘛,毕竟燃料、人工,新建铁路和机车成本等都在涨,但究竟能涨多少?我为此选取了北京——郑州这段为标本进行案例分析。 选取这个线路为标本的理由:首先这段路线上高铁、动车、特快、大巴都有,且都已发展成熟;其次,这4种交通方式,3个线路(高铁、动车用一个线路)的长度基本相同;最后,长度比较适中,都可当日到达,不存在过夜和卧铺等特殊情况。 由于大巴已完全市场化,所以可以大巴价格为基本价进行分析。 现在的情况是:大巴平均180元,平均用时9小时;特快平均7小时,但由于大巴发车密度大,且出入站用时短,故时间上基本可打平;舒适程度上,大巴略胜硬座,但安全和准点率,后者摇摇领先。因此综合来看,既然二者性能接近,如果自由定价的话,价格自然应该接近。但目前硬座特快仅仅93元或,根据盛光祖的市场定价论,特快硬座至少应180元,即涨价100%! 我们再以特快的“市场价”为基准动车的“市场价”。现在京郑动车票价214元,用时4.7小时,比特快快2.8个小时;但考虑到动车站(郑州东)较偏远,因此较之特快仅有2小时的优势。动车乘客的人均gdp应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约1.2万美元,平均每天30多美元,即200元,每小时约值25元,因此两小时可加价50元,同时由于动车在舒适程度上有明显优势,这7个小时每小时值8元,因此动车价格应该265左右,比现在的214涨价23%(50元)! 去年我从郑州回北京,车站售票口卖的动车票只有站票,黄牛在车站门口光天化日之下卖去北京动车票(河南人管理确实差)普遍加价50,刚好等于264,这也是动车市场价的真实反应! 然后我们再以动车票为基准,计算高铁票价。高铁现在价格309元,其它性能和动车完全一样,只是少用两小时,根据以上公式,加价50即可,即315元,与现在的309基本相当。 目前大多数时间,高铁票价都有富余或基本平衡,因此看似现在的价格已经超过市场供求均衡点,但如果特快和动车分别涨价100%和33%后,必然使更多人选择高铁,那时原价高铁会基本卖光,原价也就自然成为市场价!所以现在高铁票不好卖,不是高铁价太贵,而是动车、特快太便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以上对高铁、动车和特快的定价,最终都是以大巴为基准,如果特快和动车都大幅度加价,着必然使得更多人改坐大巴,会不会进一步推高大巴价格?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大巴车的运力绰绰有余,增加多少乘客就会增加多少车,这个铁路受制于运能瓶颈刚好相反。结果是大巴发车密度更大,而价格不便,老百姓负担未增加但出行更便利了。 而特快和动车由于提价一方面使得短途旅客更多选择大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铁路经营者增加班次和增加新线建设的动力,必然使得火车票紧张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火车来说,主要矛盾是买不到票而不是买不起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