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浦东陆家嘴:白领煎熬“拼生活”

时间:2010-09-29 11:04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雨天 点击:
金融城的白领们过得如何?吸引金融人才,留住人才,浦东还能做些什么?日前,作为多家媒体的特约撰稿人,笔者走近浦东陆家嘴的金融白领们,零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以期为金融城“人才战略”谋一剂良方。

  每天早上,在高楼林立的上海滨江区域浦东陆家嘴地区,你总会看到这样一群人:步履匆匆,旁若无人,在熙熙攘攘的上班人群中尤为显眼。他们或是外资银行的职员,或在证劵公司就职,也可能是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
  
  这些人,有个共同的名字——“金融白领”。截至今年一季度,陆家嘴地区各类金融机构数达到了616家,在此上班的“金融白领”近15万人。
  
  陆家嘴是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在去年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陆家嘴金融城”。今年4月18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又被定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
  
  从“区”到“城”再到“板块”,名字的改变似乎透露出这样的信号:这里不单单是金融大厦钢筋水泥的堆砌,而将集聚更多城市人文要素。
  
  这些要素,有人气、人脉。处在浦江“福地”的陆家嘴,人脉早已触及全球,人气更不用多说。如今,金融城如何健步迈向“国际金融中心”,尤其是作为浦东“7+1”板块的一块,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到了人才——金融白领身上。
  
  金融城的白领们过得如何?吸引金融人才,留住人才,浦东还能做些什么?日前,作为多家媒体的特约撰稿人,笔者走近浦东陆家嘴的金融白领们,零距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以期为金融城“人才战略”谋一剂良方。
  
  打拼在金融城:环境“基本满意”
  
  陆家嘴金融白领的总体月收入水平呈“橄榄形”,3000元以下和5万元以上的均为少数,大都集中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透过洁净的窗户,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高耸的东方明珠。今年25岁、西南航空航天大学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徐楠,两年前独自一人来到陆家嘴,成为“深发展证劵”的一员。在未来资产大厦27层的办公室里,小徐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着陆家嘴的现代化与高度。
  
  穿上黑灰色的“白领装”,打拼在上海乃至全国最现代的CBD地区,徐楠觉得“很有自豪感”。现在,她是营运管理部的业务管理专员。在父母眼里,女儿是有出息的——能在上海陆家嘴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言谈中,记者明显感受到她喜欢这里的职业生活,也享受着这一职业赋予的优越感。“一个月的收入有1万吧?”笔者问李楠。她露出了默认式的微笑。
  
  目前,像徐楠一样在陆家嘴上班的白领中,80后正成为主力军。学历水平大多为本科或硕士,分别达到了54.3%和39.2.%。博士所占比例并不高,只有0.7%。陆家嘴金融白领的总体月收入水平呈“橄榄形”,3000元以下和5万元以上的均为少数,大都集中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像李楠这样工作了2年左右的白领,工资一般在1万元上下。
  
  近年来,陆家嘴正逐渐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代名词,不少“海归”也慕名而来。申恒就是在结束海外留学生涯后,考入了汇丰的“银行家培训生计划”。经过3年打拼,如今他已是汇丰中国信贷风险管理部的副经理。对于陆家嘴的工作、生活,他的感悟也更加深刻:“陆家嘴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海外留学生回国发展的首选地就是陆家嘴。毕竟经过这些年发展,陆家嘴在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
  
  今年年初,陆家嘴人才金港、陆家嘴金融城HR俱乐部联合发布《2009年度陆家嘴金融城人才生态环境调研白皮书》。调查显示,白领们对陆家嘴社会环境的感受为“基本满意”。在设施建设、工作环境方面,白领们的满意度最高,尤其是“陆家嘴金融城”概念的公认力,达到了98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多数白领对能在上海最具现代气息的陆家嘴上班,非常自豪。
  
  体面背后的无奈:想说爱你不容易
  
  房价、户籍、税收、子女入学、就医等问题,成了世界各地金融人才步入陆家嘴的“拦路虎”;九成多的金融白领觉得陆家嘴商业布局“有缺陷”。与光鲜体面的工作相比,陆家嘴白领在生活方面的压力往往被人忽视。在吸引大批人才的同时,也有人才不甘“幸福指数”的降低,选择了“不来”或“离开”。
  
  “很想在浦东成家,但工资追不上飞涨的房价”。说到房子,徐楠颇显无奈。去年上海房价一路飙升,尽管工作“很体面”,但她还是好几次动过“回老家”的念头。
  
  没有房子,只能租房。徐楠在中环线附近的海阳路租了一间房,虽然合租,但每个月也要1500元。申恒也在陆家嘴租了房,他表示,即使像他这样的中层管理者,也大都买不起房。
  
  张海平是陆家嘴某基金公司的人事副总裁。他告诉笔者,去年,公司里的一名员工放弃在陆家嘴的发展机遇而“卷铺盖走人”。主要的原因还是房子。这位员工临走时说,在陆家嘴工作压力太大,虽然收入高,但还是觉得不值。高房价让他“在上海落地生根”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回到成都从头打拼。
  
  除了房价,户籍和税收两大门槛,也让很多金融人才对陆家嘴望而却步。
  
  徐楠说,户口方面,浦东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有海外留学经验,又被浦东金融机构录用的,能申请上海户口,但受惠的对象一般为高端和中层金融人才。对于刚毕业的外地大学生,要想“入户”则很困难。因此,不乏有工作后无法申请到户口而最终离开上海的例子。而在税收方面,对基层人才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中层,尤其是高层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往往一个月的收入有三成左右要作为税收上缴。
  
  子女入学也是问题。一些中高级人才,由于在上海没有房子,只能办理居住证,他们的子女只得“借读”,尤其是重点公立学校,“交再多的钱都不能入学。”有些“海归”拖家带口来到浦东,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尤其看重。如果解决不了孩子入学这一后顾之忧,高级人才往往“三思而不行”。
  
  除此之外,陆家嘴在相关配套方面的缺陷,也降低了白领们的“幸福指数”。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缺乏商业配套设施,大多数人觉得“吃饭、买东西、上下班不方便,缺少城市要素。”一项调查表明,九成多白领觉得陆家嘴商业布局“有缺陷”。
  
  一名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表示:“从比例上看,目前在陆家嘴工作的金融从业人员选择离开上海的还不是很多,但这个趋势确实存在,一些人才为追求生活质量,无奈离开体面的陆家嘴,‘转投’内地的一些城市。”
  
  陆家嘴的明天:“留人”还须努力
  
  今后几年内,陆家嘴将通过多种途径,为各类金融人才提供人才公寓1万套,其中既有20多平方米一间的青年人才公寓,也有200多平方米一套的银行家公寓,惠及不同层面的金融从业人员。按照“7+1”的战略定位,未来陆家嘴金融城将扩展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面积也将从1.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拓展至31.78平方公里。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无疑成为浦东金融建设攸关成败的重中之重。
  
  浦东一直在为此不断努力。去年5月启动的陆家嘴人才金港,便是“留人”的一大举措。一天,笔者来到位于浦东龙汇路上的陆家嘴人才金港。在一幢人才公寓里,见到了在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班的李梅。“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待遇”。小李是深圳人,英国留学归来后,今年3月份在陆家嘴找到了工作,同时也得到了6个月的“优惠套餐”——免费入住陆家嘴人才公寓,早、晚餐食堂供应。笔者看到,小李住的房间就像宾馆的双人间,两张床,有卫浴、宽带。这样的房间在“金港”里大约有100多个,每个星期有专人换床单、打扫卫生。有关负责人介绍,符合硕士学历,并在陆家嘴金融行业工作的职员,在工作之初均有机会入住3至6个月,解决就业之初的后顾之忧。
  
  为更大程度上解决金融人才的安居问题,目前,陆家嘴杨东青年金融人才公寓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今后几年内,陆家嘴将通过多种途径,为各类金融人才提供人才公寓1万套,其中既有20多平方米一间的青年人才公寓,也有200多平方米一套的银行家公寓,惠及不同层面的金融从业人员。
  
  陆家嘴白领的就餐难等问题,也有望缓解。浦东正积极推进金融楼宇商务配套建设。今后陆家嘴商务楼宇里将备有独立的员工餐厅、便利店、银行(ATM机)、咖啡店(茶座),乃至书店、药店、服装定制店等。而陆家嘴正在实施中的二层步行连廊,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白领们的“串门难”。
  
  在政策优惠方面,浦东推出了《浦东新区集聚金融人才实施办法》,至今已有数千名金融人才得到奖励,逾千人获得了上海户籍。据相关人士透露,浦东可能将试行居住证与户籍对接制度,凡是满足一定条件的人士,可在工作一定年限后转为上海户籍。
  
  那么,对于浦东金融人才战略的推进,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其实,无论是安居工程,还是生活配套设施的跟进,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陆家嘴“留人”的“远渴”。子女教育、住房、个人所得税等一系列日常生活问题,依然是海内外人才选择陆家嘴的掣肘。有关专家指出,浦东还需多管齐下,帮助金融人才进一步降低综合生活成本。
  
  不少海外华人向记者表示,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创业的软环境,这其中就包括了子女教育、住房、个人所得税等系列问题。
  
  有专家建议,能否在陆家嘴区域推行中小学教育试点,教学内容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并获得这些大学的认证。又比如,能否针对金融人才出台住房扶持政策,如购房优惠,租房补贴等。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留人”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广开“才路”。
  
  采访手记:拿什么献给你?
  
  有朋友从美国归来说,华尔街和陆家嘴相比,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建筑,都“没啥看头”。
  
  朋友不是搞金融的,他当然不知道,看城市金融业的实力,关键在于内在而不是“外表”。内在在哪里,在于人才。
  
  外表不很光鲜的纽约,有77万金融人才,金融业“年产”GDP达6000亿美元。仅1.54公里长,占地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便集中了300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达28万,全球深谙国际惯例的各类金融顶级人才在此汇聚。
  
  陆家嘴金融白领是多少?不满15万。随着浦东“7+1“板块的划定,相信不久的将来,30余平方公里的金融板块会“更好看”。但金融专家却纷纷担忧,光鲜外表不难搞,最难的是人才,如何吸引人、留住人,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和核心专业人才,是一道难啃的题。
  
  采访陆家嘴金融白领,第一印象也是“很好看”——工作体面,穿着挺括。第二印象是“不容易”。他们中外地来沪的多,海外的也有。有的孤身一人,也有拖家带口的。
  
  一个人打拼的,要解决房子、肚子问题;一家几口来的,还要考虑就业、就学问题。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不能克服,往往无奈“出局”。
  
  陆家嘴白领,光鲜背后有艰辛。可喜的是,作为地方政府,浦东正从多方入手,解决白领诉求。一系列举措,如建造人才公寓、出台优惠政策等,都透出信号:来吧,来吧,开放的浦东欢迎你。可忧的是,有人还是不愿来,有人来了还是走了。
  
  有专家称,速度将是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性问题,如果陆家嘴不能在3—5年内有效地引进、造就与活用金融人才,国际金融中心将“软”在起跑线上。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的版图已绘就,浦东金融业的二次跨越已箭在弦上。箭利不利,快不快,取决于人才。我们还能做什么,还能拿什么献给金融人才?这是浦东急需且长期需要研究的课题。
  
  

顶一下
(1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历史是大舞台

作者:秦明月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长的大河,那么历史中的每个事件、每个人物就是这条河流上的珍珠。我们走在这条大河的边沿,静静地…

发布者资料
雨天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8-24 01:08 最后登录:2010-10-10 02: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