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陕西两地陷高考错题风波,6月9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情况通报会,就6月7日高考语文作文题中的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向广大考生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日,陕西高考命题组就英语B卷第36题选项重叠向考生致歉。
高考出现错题,今年不是头一遭。早在2003年,江苏省就出现错题风波,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现在看来,各地的考试组织者、命题人员并没有从以往的错题事件中,吸取教训,当然,与当年江苏教育考试部门在12位院士的“纠错”声中一直未作回应不同,浙江和陕西及时承认错误并道歉。
在影响如此重大的考试中出现错题,首先反映出题者、审题者缺乏责任心。像陕西的错题,是一个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可以防患的问题,而浙江的错题,可能需要审题者此前读过相关着作,但从审题要求出发,审题者是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复查的,而不能简单相信出题者提供的材料,就绝对可靠。
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缺乏责任心的错题事件会一再发生?这就有必要分析我国的考试组织机制了。我国的高考,是行政主导的考试,这一考试由行政赋予其权威性,所有考生必须参加这一考试,所有学校必须用这一考试成绩进行招生。由于考试独此一家,哪怕考试质量不高--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就一直被网友“吐槽”,评“坑爹”题、“奇葩”题--考试安全问题频出,诸如考试作弊、考题泄露,但来年所有考生还得参加这一考试,所有高校录取学生还必须用这一考试作为唯一依据。
有人建议,应该构建国家题库,来解决考题质量和考试安全问题,可问题是,题库的出题和审核,不还是来自现在这批人吗?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提高考试评价质量,以引导基础教育改革,要做好考试安全防患,甚至花巨资建设国家考试题库,可是,事实表明,行政部门的要求,并没有要求出高质量的考题来,却出现低级的错误。
要提高考试出题质量,必须引入考试竞争机制--如果考试的评价质量不高、考试安全问题频出,学校在招生时不再认可这一测试,考生不再选择这一考试,那么,这一考试就将被淘汰。在竞争和淘汰的压力之下,考试组织者才会重视考生的权益,真把考试质量、安全当一回事高度重视,这是促使考试提高质量,加强安全防患的最基本机制。
举例来说,我国学生要出国留学,90年代主要考TOEFL,近年来,除了TOEFL,还有雅思和SAT等测试,这些考试,都是社会化考试,其权威性不由行政部门赋予,而是由市场竞争确定,TOEFL和雅思就是竞争关系,雅思的出现不是否定TOEFL,但却促进TOEFL改革,以便能得到更多高校、考生的认可。
推进考试社会化,是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高考改革内容之一--《纲要》指出,要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模式--而问题在于,行政部门一直主导考试,并没有给社会专业机构生长空间,这导致虽然大家知道考试机制存在问题,却无法找到成熟的有公信力的社会专业机构来命题,于是,只有继续采用行政主导方式。所以,要推进考试社会化,行政力量要逐渐退出、淡化,以给专业机构生长的空间,这样,才能形成新的考试机制,提高我国的考试评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