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因“禁令”而离职的公务员越多越好

时间:2014-01-14 08:42来源: 作者:马龙生 点击:
  同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答案。站在大众角度来说,上述现象给人带来的最大欣慰,当属多年来屡禁不止的官场作风顽疾,终于随着“禁令年”而得到了遏制。中央实施铁腕治理,终于让一些“忘记党的宗旨,拿着不是当理说”的官员有了后顾之忧。至于有

  据《新京报》1月9日报道,去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公务员称为“禁令年”。近日,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禁令之前本可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2013年后没有收到者占到了79%。表示工资外收入减少的公务员有92位,一些公务员接受采访时坦言“为官不易”,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转型。


  同一件事,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答案。站在大众角度来说,上述现象给人带来的最大欣慰,当属多年来屡禁不止的官场作风顽疾,终于随着“禁令年”而得到了遏制。中央实施铁腕治理,终于让一些“忘记党的宗旨,拿着不是当理说”的官员有了后顾之忧。至于有公务员因“禁令”而考虑离职,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不应该动摇中央整顿的决心,甚至连“副作用”都算不上。换言之,如果有公务员因“禁令”而离职,那绝对不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所有“禁令”,都是对于公务员的最基本要求,根本不存在高不可攀。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禁令”,原本就是一场拨乱反正——现在才是“正”,过去都是“乱”。如果因为工资外的“油水”少了而想离职,那就应该将这种人视为早该“拨”去的“乱”,早走早好,根本不值得可惜。


  二是公务员待遇原本不低,大可不必担忧效仿者众。公务员待遇是高是低,一直争论很大。一些科员级别的公务员,认为自己的待遇并不高,也并非不可信。但是,判断公务员待遇高不高,也存在着一个跟谁比、怎么比的问题——民众认为公务员待遇很高,参照点是放在当地普通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上;而一些公务员认为自己待遇不高,参照点都是放在“成功人士”、经济发达地区的同行、机关各部门之间、个人之间收入结构的某些不均衡上。


  然而真正客观的标准是:经济收入仅仅是待遇的一部分。公务员职业的稳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健全的组织体系,良好的社会声望,哪一项不是待遇?换言之,与社会上众多在市场“找食吃”的体制外生存相比,“体制内生存”又值多少钱?争论待遇时如果对这些无形利益闭口不谈,那也肯定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不用说别的,只要想想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之壮观,争论公务员待遇的高低还有意义吗?对于这些,所有公务员都心知肚明。所以,“因‘禁令’而离职”的鼓噪,也就不可能成了气候,大可不必担心他们会轻易抛弃体制,因为把自己扔到市场上找食吃,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什么底气的。


  三是当前的诸多禁令,对于整顿吏治的长远目标来说,尚属“踩急刹车”式的治标之举,是为从体制、机制高度来治本赢得时间,有些矫枉过正难以避免。随着对整治效果的不断检阅,对一些禁令做出必要调整,同样不会令人奇怪,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是效果的根本保障。比如,有些基层公务员认为,“禁令”过于一刀切现象,如果经调查认为的确不合理,就当在调整之列。这一点,身为公务员既应予以理解,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此外还应该看到,“禁令”被禁掉的,除了一部分灰色利益,也有此前身心俱疲的人际应酬,也不能说全是坏事。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唐盛世:阅读中国

作者:王鹏

这本书带您和名家一起看大唐的起落盛衰,复杂的政治统治,这里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唯一女皇的风采,也有韦…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