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年财政收入仅5.5亿元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湖北房县,耗资8000多万元建设豪华办公楼,投资超批复且面积超标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如此大手大脚和大兴土木,表面看似乎是为了振兴当地面貌,但实际上是与官员打造政绩脱不了干系。由于眼下各地官员实行轮岗制,乡镇领导人都将管辖基层作为仕途一站,大多抱着过客心态,缺乏长远考虑,只希望留下所谓的地标性建筑物,以凸显“为官一任,流芳百世”,为此不惜举债上项目。 豪华的办公大楼,摆出的是官威,隔离的是民心,拉开的是距离。看到四处破烂不堪,惟有办公楼鹤立鸡群,群众会怎么想?而没有实力却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建一栋大楼的话则更不可取了。不仅政府将背负沉重的经济包袱,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后遗症,如最终无力支付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等,这不仅会增加当地百姓负担,更损害政府自身形象。 值得拷问的是,一座座华丽丽的大楼,浪费资源,引起民愤,竟还坚挺挺地屹立在那里,相关责任人甚至还升职了。前面的豪华办公楼没被查处,产生了示范效应,就难挡住地方官员给自己制造豪华福利的冲动。可以说,正是因为豪华政府办公楼很少被查处,相关责任人没被问责,违规违纪成本太低,才有了政府办公楼豪华榜单的不断延长,奢靡之风的不断蔓延。 要扼住地方官员建豪华办公楼的冲动,当然不能只凭权力自觉。一个个豪华大楼的出现背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管失职,监督真空的问题。从大楼的审批到建设,几乎没有一个环节能够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事后被媒体曝光,也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查一下,不疼不痒,难以发挥有效的震慑作用。 缺乏力度的查处,在一些地方官员的眼里就是“变相的激励”,建豪华办公楼的风险太低了,明晰的法规条文都成为被挑衅的对象。若要有效医治基层政府办公楼的“豪华病”,对相关责任人不能放纵姑息,须进行有力的惩处,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可以想见,倘若建超标豪华办公楼具有高风险性,影响到官员的升迁和乌纱帽,也就自然没人敢触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