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些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往事和回忆。它不仅反映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还承载着一代人的喜怒哀乐,折射着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闻香流连的农村往事系列散文,正是抓住这样的独特视角,通过描写柳罐、纺车、风箱以及锔盆锔碗、缚笤帚等,记录农村中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农具、炊具及生活方式,在古今观照中透视生活变化,在轻吟低唱中抒写乡土情怀。 “往事”系列散文,形象生动、语言风格朴素平实。譬如:骑一辆自行车,大梁上挂一个帆布兜,装着用于切削的简单刀具和一个勒子,一卷麻绳,后车座上夹着一个板凳、一个围腰;当然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用来引人注意的“甩子”,那是一串铁片用铁丝穿成,大约有十来片,用木棍做成手柄,甩动起来“哗哗”作响……“二嫂子,让缚笤帚的给你家小子缚个漂亮的,省了再费心说媳妇了。”“你还是给你自己缚一个吧,省得你想媳妇想得睡不着觉。”嘴快的二嫂把小伙子说的脸上挂了红光。(《黍糜笤帚也关情》)。语言形神兼备、风趣幽默、自然流畅,毫无做作之感。读来畅快淋漓,如见其物、如闻其声。 一篇篇厚重的如昨往事,是作者情感最直接的裸露和宣泄,是自由心性的抒发和心灵悸动的展现。“我的记忆深处,粗瓷制的棉油灯,铺着苇编炕席的土炕,岁月的烟尘熏透了的墙壁,纺车的嗡嗡声,窗外小溪的潺潺水声和蟋蟀的鸣唱,将那些岁月的温馨和美好结构成了一组独特的画面……伴随这种画面和声音所积淀起来的家乡情思就像那长长的棉线,从小就缠绕在心头。”(《手纺线线心纺情》)。作者以朴实的笔触,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在不事张扬中流溢出对家乡的爱,对农民的情。而有些文字,看似是一种怀旧情结,其实早已跳出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在表达更高层次的人文呼唤,是在反观现实之后对优良传统道德的再现和弘扬。“我倒是觉得,家乡的打夯号子虽然旋律简单,但是那种演唱者的机巧和智慧更加值得赞赏。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还有没有人能够记得这种旋律和场面了。于是,只好杞人忧天般将这种感觉粗略记录,以备钩沉吧……现在从农村到城市,地基夯实都是用机器了。工效明显,省人省事那是无庸置疑,可是没有了劳动的号子,也仿佛没有了那种乡情。”(《夯声号子动乡情》)。 优秀散文作品讲究语言美,情感真,表现新,而闻香流连的“往事”系列恰恰给了我们语言和情感上的新享受,给了我们一个观察生活的新视角,也给散文创作带来了新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