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苦菜花香-杭锦后旗三道桥永跃小学苦菜花文学社团

时间:2011-11-14 18:03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刘文忠 文越 点击:
一九八四年春夏之交,杭锦后旗三道桥永跃小学的刘文忠老师和越玉柱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名曰苦菜花。 取此名缘由: 其一、有地方特色,苦菜是我们这里的一宝,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沙罗圈有三宝,山药、苦菜、破皮袄。 其二、别看这小花不起眼,灾年它

  一九八四年春夏之交,杭锦后旗三道桥永跃小学的刘文忠老师和越玉柱在学校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名曰“苦菜花”。
  
  取此名缘由:
  
  其一、有地方特色,苦菜是我们这里的一宝,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沙罗圈有三宝,山药、苦菜、破皮袄。
  
  其二、别看这小花不起眼,灾年它是人之食粮,丰年它是畜之美味啊。
  
  苦菜花成员一开始有杭锦后旗三中王慧民,潘福春,张建芳等,后来那时在光荣公社的农民刘秉忠,墨于等。苦菜花在巴彦淖尔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媒体唱响时,成员遍布全国【港台除外】。
  
  闲暇之时,劳作之余,握粉笔头又惯握锄头犁杖的手拿起笔来舞文弄墨,涂涂抹抹,用我们的汗水和激情书写对苦菜花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赞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油印月刊《苦菜花》,开辟了《瘠土地》、《人生.》、《爱河》、《大千世界》等五、六个栏目。《苦菜花》成了沙罗圈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一丝清新的气息,一点鲜艳的色彩。我们耕耘《瘠土地》,畅游《爱河》,思考《人生》,感受外面《大千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涂满金色的阳光。我发在小诗报上的第一首诗就是写苦菜花的:“记得这树/记得这沙/记得这沙罗圈满地的苦菜花/记得挖苦菜/篮子不满,不敢回家/记得妹妹/用小手扯断苦根当奶吃/满眼泪花花/记得祖母用你拌玉米面捏壳壳/一家人等着下锅/眼巴巴……/啊,苦菜花/你的苦汁还在我血管里流/见到你呀,我不知有多少话/我还是采几朵吧/珍藏着,留给我的儿子/告诉他,这就是爸爸的童年/——在开遍苦菜花的地方/有咱们的家……诗是稚嫩的,但我的爱是由衷的。
  
  “苦菜花诗社”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近百首诗歌被报刊转载,我们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和诗稿,区内外十余家文学社团和我们有联系。
  
  老诗人《花雨》杂志主编杨若飞老师对我们诗社投注极大热忱,他经常写信来从理论上指导我们创作,并在报刊上介绍、评点我们的诗作。
  
  著名作家王富林老师写信鼓励我们:“埋头耕耘,不问前程。你见入土的种子可曾大喊大叫过?”
  
  《巴彦淖尔报》副刊编辑阎纪文、李明升二位老师从百里外来到我们诗社热心指导我们创作,鼓励我们办好诗社。
  
  内蒙古著名剧作家西贝、广文二位老师专程到诗社看望我们,并给我们送来油印小报的纸张。
  
  《内蒙古日报》记者瞿成荫老师对我们诗社进行了专访,写出报导《苦菜花诗社访问记》、《苦菜花开清且香》,分别发在《内蒙古日报》副刊《北国风光》和《巴彦淖尔报》副刊《黄河》上。
  
  内蒙古广播电台,杭锦后旗广播电台以苦菜花诗社的事迹制作了专题录音报导《苦菜花开绽清香,只因植根沃土中》,旗电台开办文学欣赏栏目,大量播出我们的诗作。
  
  苦菜花啊,这朵苦涩的小花终于在沙罗圈这块瘠土地上放射出光彩,溢出清香。它给我们这些劳作者以慰藉和信心,使我们的挚爱没有空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
  
  后来玉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了,刘文忠也退休了。《苦菜花》月刊刊印了56期,现在大部分还珍藏着。
  
  近年,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苦菜花又在网上发出芬芳。刘文忠和越玉柱分别在一起写网创建了《苦菜花》和《苦菜花文学》,被评为最佳期刊,金牌写手,点击率上百万,发表了近百万字的小说诗歌散文。
  
  物转星移近三十年过去,我们的苦菜:
  
  纤细的叶儿紧贴着大地/淡蓝色的小花不亢不卑/默默迎接每一个晨曦/当你品尝或度荒/当牛羊饱食后反刍/只会微笑/没有半点怨意/从不迷离花团锦簇的春季/从不畏惧刀霜剑雨的寒秋/哪怕只剩几片残叶/也要化作肥沃的新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无尽藏:南唐烟雾缭绕的历史迷宫

作者:庞贝

  一卷谶图,一首谜诗,一座迷宫般的园林。《无尽藏》集禅意、诗意、悬疑于一体,通过破译一幅《夜宴图》,讲述了南…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