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篇小说创作是标志一个国家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而“中国长篇小说之父”的诞生地能够颁发此奖,其意义更大——弘扬中国长篇叙事文学的传统艺术方法,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必须延续和保存的精神文化遗产。
二、近三十年来,中国的长篇叙事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每年均以千计的产量增长,仅仅依靠一个“茅盾文学奖”来囊括全部,显然是杯水车薪,此奖的设立有利于扩大受众面;同时也可以弥补许多茅奖留下的遗憾。
三、作为与许多长篇小说奖项有所区别的是,定位于“长篇叙事文学奖”,有效地弥补了长篇小说以外的许多新文体,诸如,长篇报告文学,长篇传记文学,长篇纪实文学,文化大散文等。为倡扬被边缘化而又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新文体作出贡献。
四、就当下中国长篇小说,乃至于整个长篇叙事文学的整体状况而言,数量多、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此而言,施耐庵文学奖倡导的遴选优秀文本入奖理念,无疑能够改善和提升此类文体的创作,引导长篇叙事文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组成队伍庞大,单提名委员就有50之众,涉及面广,有助于全面遴选优秀作品;其评委的人员结构合理,照应到了创作、评论、文学理论、文学史各路的专家、作家、学者,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发挥各种优势,力避褊狭,博采众长,公平、公正地评出一流作品来。
六、面对一个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面对一个读图时代的到来,遴选出几本一流的优秀长篇叙事文学提供给人民大众,作为文化素质提升的营养品,是有利于引导民族精神向真善美发展的有效途径。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此项奖一定不能辜负兴化市政府的良苦用心;一定不能辜负156万兴化人民的希望;一定不能辜负在天之灵期盼着我们的施耐庵先生;一定不能辜负在这个光怪陆离时代里兢兢业业创作长篇叙事文学的辛勤创作者们;不能辜负关注此奖的所有的人!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相关链接
施耐庵生平
施耐庵(约1296—1370)名彦端,字耐庵,元元贞二年(1296年)生于兴化一个船民家庭。元末明初文学家,《水浒传》作者,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起兵,兴化一带社会动乱,施耐庵举家赴浙,定居钱塘,在那儿度过了壮年时代。及至世事平定,他回到故居兴化今新垛镇一带,著就鸿篇巨制《水浒传》。明洪武三年(1370年)卒于淮安,归葬兴化施家桥。施家桥为施氏后裔族人聚居地,每年清明节,其后人皆在施公墓前举行祭祀仪式,缅怀先贤。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是1903年在法国设立的。早在1874年,法国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为了纪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在遗嘱中规定用他们的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由他们的生前好友10位著名作家担任院士,每年评选出一本当年出版的最佳小说,颁发龚古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在法国文学界的影响非同小可,甚至超过法兰西学院的小说大奖。例如杜拉斯的《情人》(1984)本来售出25万册,获奖后销量就上升到100万册。总之只要是获得龚古尔奖的小说,法国人都情愿闭着眼睛掏腰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