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散谈

时间:2016-10-18 09:21来源: 作者:王来青 点击:
此文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后的一篇随想

今年10月13日傍晚时分,鲍勃·迪伦成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新科状元”,一下子在全世界出了名,此时我才知道,这位大咖还是一名早已红透美国歌坛的年逾古稀的音乐人,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缘由,就旨在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其实,平日我也习惯看点闲书,关注一下文坛动态。对前两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跟着乐呵了一阵子。至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到底花落谁家,并不是很上心。按说,今年咱中国作家也有诗人北岛、小说作家阎连科被提名了,但我觉得,瑞典人不会这么快就再给中国作家这个殊荣。至于其他哪个国家的作家获得大奖,获就获呗,有机会浏览一下他(她)的代表作,能产生共鸣再仔细品读便是了。 

然而,鲍勃·迪伦的这次获奖,对国外可就不那么平静了。据媒体消息,捧迪伦的,对他捧得也特别高,比如,瑞典文学院的一批权威,就把他比喻为像荷马一样的“最伟大的在世诗人”;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祝贺鲍勃·迪伦荣获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还表示这位歌坛传奇人物是他最喜爱的诗人之一;时常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印度裔英国小说家拉什迪也说:“这是很棒的选择。因为歌和诗向来紧密相连。”但法国小说家阿索利纳就迪伦获诺奖一事却直言:“他们的决定是蔑视作家。”

咱们国内呢,一拨对鲍勃·迪伦估计不大了解的文学爱好者,只能是对他的获奖感到“意外”,还有人调侃,“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不是好歌手”。另有人对中国作家没评上今年的诺奖倒不咋遗憾,却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到猴年了还没获得这个大奖委婉地鸣不平:“村上的树,是春天的,所以与秋天的诺贝尔文学奖无缘。”

中国的作家文学评论家们呢,也因鲍勃·迪伦获奖颇为在意。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在回答对迪伦获诺奖的提问时就明确地说:“是的,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诗。你以为文学是什么?”评论家、诗人叶匡政也对音乐人迪伦的获诺奖持赞赏观点,他认为:“诺奖终于想起了文学的另一个伟大传统——声音。” 

但是,也有中国作家对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嗤之以鼻。有位诗人直言不讳地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给了个鲍勃·迪伦,眼镜真是碎了……瞎颁!” 

那么,说了大半天,大家可能会问我:“你对鲍勃·迪伦这次获奖,又有啥感想呢?” 以旁观者的平常心,我觉得,就被提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言,无论哪一位获奖,都不应太惊奇。因为能够获得提名资格,就已说明,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已有突出成就了。更何况,鲍勃·迪伦今年获得诺奖之前,已数次获得提名资格。再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向来都是见仁见智的,迪伦这次获奖之后,公众对他的作品出现大相径庭的评价,缘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在文学领域影响最大的奖项。得之,对作家本人乃至他们的国家,都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得不到它,也不是塌天陷地的大事。一则因为其获奖名额有限;二则呢,没获此奖,抑或没获此奖的提名,也不能说明一个作家的写作水准就达不到顶尖程度。著名作家刘震云就曾在一次中外文学获奖者论坛上说:“莫言获奖之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好多人问我的感受。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烛夜,别人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祝他愉快。”而刘震云还补充说:“莫言能获奖,表明中国至少有十个人,也可以获奖。莫言获奖,很正常,如果是阎连科获奖,也很正常。”

照着刘震云的话来说,莫言获奖了,其他有资格获奖的中国作家没有获奖,那也是“很正常”的。因此,我们对众多优秀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也应以“很正常”的心理来看待。

鲍勃·迪伦这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许多人对此有所诟病,其理由就是他没有写出像样的长篇小说或者有多少诗集之类的文学成就。这种观点,好像忽略了他在歌词创作中取得的成果。但细论,又有谁能说歌词创作就不是文学创作呢?就单说我们的宋词吧,原本就是可以歌咏的唱词。假若李清照、苏轼、辛弃疾们健在,咱的翻译又能达到让瑞典文学院那帮老先生很容易品味出其意蕴的水平,他们又有哪一位不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资格呢?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在文学样式上分出个高低来,认为小说是阳春白雪,歌词就是下里巴人。其实,在文学这座百花园里,既要有牡丹、玫瑰、郁金香这类“大花”,也要有迎春花、满天星甚至牵牛花这样的“小卉”。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给了一名歌词作者,实乃“跨界式的创举”,我们应用包容的心态,来接纳更多的文学创作形式,而不是厚此薄彼。

据媒体介绍,鲍勃·迪伦现已75岁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美国乐坛有了名气。几十年间,除了专注于音乐事业外,还曾获得过格莱美奖、普利策新闻奖、奥斯卡金像奖,甚至还获得过金球奖等。由此看来,迪伦应是一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但除了金球奖好像与文学有点不搭界,他所获得的那几项大奖,都是顶尖级的,跟文学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也提醒我们,文学女神照样眷顾那些对其穷其一生的追随者。尽管一个作家的写作,其终极目的并非为了获什么奖,但他把文学创作当作终身事业的专注于坚守,必定是他成功乃至赢得文学奖的前提。这又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仅凭三分钟热血;人生要认准前行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往前走,即使“跨界”发展,也最好在相关的领域尝试扩展成长空间。假如迪伦做了几年音乐人,又想着去做一名医学家,恐怕就不会有今日的传奇了。

最后,再回到瑞典文学院对鲍勃·迪伦的获奖评价:“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这就明确地告诉大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民族的传统也需在继承上加以创新,且这创新还要富有诗意般的美感。这句评语,不仅对文学艺术创作富有启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在其他领域应如何传承与创新也有很强的启发。它提示我们,创新要立足于继承之上,那些看轻传统或忽视传统,一心想搞出“颠覆性”创新成果的志向,其实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摒弃浮躁心理,汲取传统的经验,又不受其局限的创新,才是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时力争做到的“新的诗意表达”。

顶一下
(1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教育

作者:付述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财商教育应该从小培养。《20年后,孩子靠什么养活自己》针对如何培养青少年“财商”的管理…

发布者资料
远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8-28 16:08 最后登录:2018-04-02 19: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