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读书〉十年》增补本首发式在北京模范书局举行,本书作者扬之水与主持人祝晓风,嘉宾杨早、郑雷、曾诚面对众多在休息日专程赶来的读者,共同畅谈读书与《读书》。 到场嘉宾 左起:祝晓风、杨早、扬之水、郑雷、曾诚 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致辞,祝贺新书出版和《读书》杂志创刊40周年。 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致辞 《〈读书〉十年》是根据扬之水在《读书》杂志工作的十年间(1986—1996)所记录的日记整理而成的一部书籍。担任新书首发式主持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人文》学术集刊主编祝晓风回忆起自己大学期间一直在读《读书》杂志,可以说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自己打下了文学基础。他首先问到扬之水是怎样从一名王府井果品店的卡车司机,成长为知名学者的。扬之水讲了自己因为爱读书、喜欢研究名物史料,所以转行进入出版社,又如何到了著名的《读书》杂志编辑部的。“读书是照亮我生命的一束光”,一句话道出了读书对扬之水人生的影响。 主持人祝晓风(左)向嘉宾提问 这次新出版的《〈读书〉十年》增补本加入了扬之水与吴小如、辛丰年、徐梵澄等众多文化名家的书信,无论是日记还是书信,都展现了当年作为文学刊物编辑的扬之水,是怎样与老先生们交往的。扬之水说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稿件,作为编辑要努力为作者们服务,包括帮老先生们借书、买茶叶等。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誊抄稿子,虽然辛苦,但也因此能够最早读到老先生们的作品,抄起来也是很开心的。 扬之水(右)与记者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为《〈读书〉十年》增补本撰写了序言,他对这套书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真实、全面、有文采”。对于这样一部根据日记整理的图书,他认为“记日记的时间、地点和人”是衡量日记价值的三大标准。而《〈读书〉十年》所记录的1986—1996年正是中国文化层面和社会心态转型的重要十年。日记的落脚点北京自改革开放以后在许多方面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就拿书中频繁提到的“吃”来说,扬之水每次在外就餐后都会记下——在哪儿吃、跟谁吃、好不好吃,可以说在无意中绘制了一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美食地图。至于记日记的人,扬之水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将日记记得有想法、有感情、有文采,使这部《〈读书〉十年》成为我们回望那十年的窗口。 本书序言作者杨早(中)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郑雷表示,《〈读书〉十年》中记录的虽然是扬之水个人的生活史,却也能勾起我们许多人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人文生活的记忆。在岁月的流转中,很多人和事乍一看变化很大,就比如扬之水从卡车司机到名物学者,但如果有人能够沿着人生轨迹细致观察,又会发现许多转变其实是顺理成章的,这也正是日记这种独特的文体带给我们的收获。同样重要的是,借助这套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扬之水的个性特点和治学态度。 嘉宾郑雷(中)发言 扬之水在《读书》杂志的后辈,编辑曾诚将《〈读书〉十年》视为对自己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套书,借助书中的文字,可以了解到许多至今还活跃在杂志社周围的编辑、作者们。书中记录的十年是《读书》杂志的黄金年代,当年杂志中有大量关于新书的资讯和评介,实用性很强,对当时刚刚经历过书荒,对好书如饥似渴的广大读者来说犹如甘泉。而书中展现出来的爱书之人读好书、读书交流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那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和从中感受到的读书的快乐,是值得今人羡慕并为之再现而付出努力的。 嘉宾曾诚(右)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