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猎奇的盛宴,也是民俗的传承 探秘华夏古文明的小说《灯下黑》 《灯下黑》不是志怪小说,它是一场对华夏千年民俗的探秘之旅。 中国向来不缺异闻怪事。 被确定的事,叫历史;不确定的,是异闻。从先秦、两汉到晚清、民国,从曹丕、干宝到蒲松龄、鲁迅,从《逍遥游》《山海经》到《聊斋志异》《鬼神志怪》,几千年的文明传承,点亮了波澜历史中的一盏老灯。 常理之内的事,永远都是理所当然,只有那些常理之外的,才会为人们津津乐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因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便代代相传,渐成体系。于是有了神话,也有了异闻。 这便是民俗,就像抑扬顿挫楚辞汉赋,也像平平仄仄的唐诗宋词,都是我们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很显然,民俗的异闻怪事,在我们周围拥有更多的受众。 《灯下黑》当然不是志怪小说,它是一场对华夏千年民俗的探秘之旅。 在这本书里,“悬疑怪才”羊行屮,带领我们从充满异国情怀的泰国、印度辗转回到国内,开始探秘我们身边流传千年的民俗背后的故事。 羊行屮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风景名胜也好,山里野村也罢,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缠着当地人,请他们讲老故事。他也喜欢学习,看过很多东西,史书、演义、评话、笔记乃至国内外的电影都在他的“食谱”上,他至今已经收藏了近十万册图书和上万张光碟。 他把所见、所听、所想、所得都记下来,再整理加工,于是便有了笔下离奇曲折的“异闻录”,甫一上市,即畅销数十万,一举成名。 《灯下黑》又名“中国异闻录”,是“异闻录”系列的新篇。它理所当然地没有多深的学术水平,也没有多高的文学造诣。它仅仅是在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有你熟悉的,也有你不熟悉的,更多的则是你听过,但不了解真相的传说。 纹身源自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原始人用白泥或染料在身体和脸部画出图腾纹路,既美化形象又恐吓敌人,这是最早的文身。到了后来,纹身多用于触犯刑法之人,工匠用针蘸墨水把图案刺在犯人脸部、身体的显眼部位,相当于给犯人纹刻“犯罪档案”,称为“墨刑”。因为只有黑色,时间久了颜色会发蓝发青,又叫“刺青”,这便是现代纹身的雏形。中间有多少不得不说的故事? 兰陵王高长恭骁勇俊美,堪称“富二代”的楷模,他生母不详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贫家女和帝王子的爱恨情仇? 根据记载,乐山大佛在历史上曾经有6次闭目流泪,这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那么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村里的老人说,出事故的人,如果脚上的鞋子掉了,人也就救不活了。老人不知道原因,我想大概是说:人生是一场远行,鞋子掉了,应该就到了终点了吧? 因为反常,所以离奇。 因为离奇,所以有异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