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源于我对农民的感动。是农民给我强烈和积极的印象,让我对农民的同情和热爱停不下来。虽然我刚从分管“三农”的岗位走出来,就又想用笔耕的方式走进农民的事业。2007年6月,这本书稿准备出版,得到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王占生总编的热情支持。当时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相关读物热浪滚滚,于是想在最热的时候冷静自己,更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神圣的主题,想放一些时间,检验书稿的价值和生命力。越往后拖,新政越多,农村变化越多,需要不断修改,赶上时代节拍。不过,实践中的“三农”还是相对缓慢的,两年多后,感到书中的论述和观点,如同昨晚和朋友们讨论一样充满着新鲜和独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伴随共和国60华诞这个神圣的时刻,将这本书稿奉献给尊敬的读者,奉献给农村基层干部,奉献给农民,奉献给想要了解农民农业农村的人们。当读者翻过这几页,将要阅读本书的时候,我想把促使我写这本书的三个念头写在这里。 一是我的农民身份。我先后有学生、农民和干部三个身份。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农民。虽然曾有一个时间有人包括城市里我的个别朋友及其晚辈们,用“农民”来形容一种低俗,但越是他们用这个词开玩笑的时候,我越发庄重地认识这个词的份量。我不容他们亵渎这个神圣的职业和群体。上世纪70年代我的四年农民身份,一边连着我最初的学生身份,一边连着我现在的干部身份。 农民身份让我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中学毕业回乡后,我运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正确施药上肥管理农作物,掌握新技术运用新农具,当生产队会计记工分算账,用基础文化知识反映农民要求,用通俗政策做农民的思想工作。进而发现课堂外的经验更新鲜,知识更丰富,于是除了学习书本,还注重向农民学习,向社会学习。四年农民身份的实践让我感受到知识的价值,感受到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力量,感受到对知识需求的迫切。以至于后来我又上学、再深造,学习动机纯正,学得如饥似渴,这都与我的农民身份密不可分。 农民身份对我做公务员终生受益。公务员或者说干部身份,是人民的勤务员,工作就是服务。广大农民自然是我们需要服务的主要对象。当我们真正认识了农民,对农民有了深厚的感情,就会带着感情去服务,就会针对性地去工作,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就不会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就会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他们办实事。制定文件,起草讲话稿,给基层打电话,到基层去调研,尽可能想到他们的处境,尽可能用他们的语言去交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作风去工作,用最快的速度去办实事,这样服务效率就高,工作成绩就突出。虽然,自己怎么做是微不足道的,但大家长期坚持,就保持了党的优良作风和群众工作方法,就坚持了党代表群众利益的本质。 农民身份让我感受到了光荣。在喜庆建国六十周年,感叹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时候,我想到了与伟大的工人阶级结为天然联盟的中国农民的光荣。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的农民如汪洋大海,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农民的力量,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农民,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方式组织农民,才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使中国人民走到重新站起来的时代。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进而由农村改革推进到城市改革,给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机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和建设的成果令世界瞩目,其中,农民的作用功不可没。 二是我对大地的眷恋。人们常把大地比作母亲,母亲有博大的胸怀,有无私的奉献,有不竭的力量。如果用大地来比喻一种产业,农业最为贴切。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是最基础的产业,也是奉献的产业。正是这个广大无比的地方承载着生命、承载着自然、承载着事业。 大地的胸怀让我开阔视野。纵向上,古老的农业就是人类较早的历史,农业最初的发展就是人们最早的文明史。许多产业正是在农业的发展基础上,经过一次次社会分工,形成了现代产业的格局。横向上,博大的农业拓展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识,平原、山川、沙漠、草地、河流、树木、牲畜、禽兽,这些以及还有许多等等,让我感受着地大物博。虽然到现在,许多原本是农业的东西已经分离出去,但是,这个最为基础的产业仍然含盖着广大的内容。仅从我曾任职的江西九江市的农业机构,就可以看到它的范围,如农工部、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产局、移民办、综合开发办、农垦局、扶贫办,这每一个机构里又有许多职能分工,会涉及到更多详细的内容和工作方面。从事这些工作是实践,是学习,让我们认识着大地,认识着人类,认识着社会。 大地的奉献让我学会关注身外。大地那样纯粹,它在生长着纯粹的饱满、纯粹的富足、纯粹的恬静、纯粹的许多东西,又在养育着它生长出的这许多东西。当人类享受了这些东西的有用之处,那些未被使用的东西又归回大地,经过漫漫净化,又同大地一起产生新的纯粹的物质。古老的农业正是这样,一边在孕育着新的产业,一边为新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着基础支撑作用。共和国60年的发展历程,多数情况呈现着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为发展工业和其他新型产业,农业奉献着吃穿用的生活资料,奉献着各项产业发展的生产原料,长期的默默奉献,以至形成城乡差别和二元结构。为了共和国的整体和未来,为了民富国强,农民在物质上付出了牺牲和代价,在思想上服从着一盘棋的大局观念。大地只作奉献,不求回报。然而共产党的事业致力于消灭三大差别,按照事业的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有条件以工业反哺农业、用城市支持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正是在统筹城乡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大地的力量让我无所畏惧。从大地对万物的承载,到大地生长和贡献万物,无不体现它宏大的力量。它的力量在基础在深厚在根本。最广大的农民群众,是社会建设、发展和变革的力量。农业作为最基础的产业,既古老又永恒,力量源源不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地的力量既造福人类,也可为害人类。因此,要善待大地,真诚感恩基础的产业。没有三农作基础,很难发展到现代化的新型产业。因此,要尊重三农,要支持三农,要反哺三农。记得有一则希腊神话,说安泰是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一旦离开大地,就失去生存能力。后来,他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斯举在空中扼死了。进行伟大的事业,需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特别是建设现代农村的思路和办法,要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我们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有可能在农民那儿已经有了经验,有了答案。接触大地,深入基层,我们就能获得无比的力量,我们的事业就发展,我们的力量就强大。否则,我们就会萎缩,就没出路,就会被群众抛弃。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说,我们的执政地位,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要长治久安,要建设好农村,就要永远和农民群众在一起,永远代表包括他们在内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永远为他们服务,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我们的力量就无比巨大,我们就无往不胜! 三是我的乡村梦想。中国是农耕文明,梦境总难摆脱山川农园、绿林井田。有梦想才有希望,有梦想才去奋斗。 割不断的梦想。历史上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以至东汉的五斗米教、东晋陶渊明“世外桃源”、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如同西方城邦文化的乌托邦理想一样,把我们带进梦想的天堂。如老子设计的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社会蓝图;南宋康虚构的“计口授田”,人人耕桑,自食其力,劳动成果平均分配的社会景象;近代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纲领。中华民族不仅描绘美丽的乡村图景,还在为梦想执著奋斗,献身理想。东汉末年五斗道首领张鲁在汉中立“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食。以至上世纪二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这些改良主义的知识分子,为着他们的理想农村,践行着乡村建设运动。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过去了,今天仍然有一种生活理想在许多人中不绝于耳,或者退隐山林、解甲归田,或者到农村找地建房、圈地自耕,许多人已经付诸实践。 一个村庄的梦想。1975年我在山西一所九年制学校毕业。当时,全省讨论全国学大寨,大寨在山西,山西怎么办?正在这个时候,我以村团支书身份参加了县里的三级干部会,同乡村干部一起定来年的盘子,梦想着正在展开的事业。按照粮食产量达纲要、跨黄河、过长江的发展目标,我在发言中抒发自己的畅想,想在田硬上种更多桑树,发展蚕桑事业,农民得到更多收入;想搞基础的科学种田,增加产量,为国家多打粮食;想利用沁河资源,通过水轮泵引水上山,建水池,挖水渠,发展灌溉农业;想通过农药或生物结合的办法治理棉花病虫害,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想建图书馆、宣传队、青年蓝球队、板报组,活跃乡村文化。带着这些想法很快卷入了农村实践。凭着不完全的印象,当时流行深翻土地,农田建设,大兴水利,以粮为纲;注重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提倡先治坡后治屋,强调发展农村水利化、机械化、电器化;憧憬着层层梯田,排排杨树,机器隆隆,麦浪滚滚……心中的梦及其有意义的实践停留在1979年9月我上大学的季节。 陶令故里做新梦。2004年2 月我到九江市委任职,分管三农,与那里的农村干部、广大农民广泛接触,走进了那儿的土地、山河、森林。这里是水乡泽国,山青水秀,鱼米之乡,历史上曾经是全国三大茶市之一、四大米市之一。“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好耕田”。东晋陶渊明任县令所在的九江市彭泽、星子一带,激发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深迷恋。我真的想在这里追寻那令世人梦幻的地方。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争,人们处于和平、宁静和温饱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对外界王朝废兴、社会动乱一无所闻,真乃一片人间乐土。我不想说世外桃园是虚幻的,宁肯相信它就在历史上九江某个地方,怪不得九江条件得天独厚,有长江、鄱阳湖、庐山、共青城、京九线……虽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九江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距人间梦幻差之还远,由此也产生了构筑梦想的动力和欲望,这本书就是借助鲜活实践的平台,展开了自己奔向和谐新农村的思路。 注:《走向和谐新农村》一书,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