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历史,多变的手法
时间:2012-06-08 19:29来源: 作者:晋忻生 点击:
次
青年历史学者月映长河先生的新著《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日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给学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部书的选题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个选择本身却是一种挑战,太平天国史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镇,不同时期的研究
青年历史学者月映长河先生的新著——《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日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给学界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部书的选题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但这个选择本身却是一种挑战,太平天国史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镇,不同时期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蔚为大观,要想在这样一方已经深耕细作的土壤上再立一家之言殊非易事,然而月映长河先生并不愿重复他人的写法,其新著的创新之处俯拾即是。
首先,行文采取了近年来流行的写法,以言语置换的方式重新解读历史文本,按照当代语境重构出真实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之一即晚清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当时占全国人口约20%的地主占有全国80%的土地,而占全国人口约80%的农民仅仅占有全国20%的土地,对此现象,该著采用现代“二八定律”予以概括。作为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关键性转折点的“永安建制”,学界对其重要性多有论述,月映长河先生的着墨点却在于引入了现代公司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作为分析范式,重点剖析了太平天国核心领导群体——“六王”的组织结构。这种使用现代理论说明旧有问题的写史模式,穿透了时代久远与原始文本隔阂给当代人造成的理解障碍。
其二,该著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于广泛应用心理学理论,解剖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之间的深层次关联。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后所颁布的纪律的本质、周锡能叛变案、太平军攻克武昌城后杨秀清的城市管理工作等等关键史实,在心理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下,展现出了完全迥异于传统历史描述的迷人色彩。特别是论及太平军一路向南京挺进,越打越众的原因时,作者引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理论,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证。
其三,综合使用多种分析框架。作者力图从人性视角出发来分析太平天国,但并未局限于心理学理论,在论述时代的剥削关系、太平天国是否邪教等问题上,都以马克思经典论断为依据;在分析太平天国战史、政治史时,综合应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洛克的理性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保证了本书的质量。举例而言,在分析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后颁布的纪律的本质时,作者以心理学理论和人性理论来解释其矛盾之处,又以马克思理论分析该纪律的积极作用,这种交叉使用分析范式的特点饶有兴味又极具作者特色。
其四,对学界聚讼已久的一些公案提出了一家之言。拜上帝教到底是不是邪教?作者条分缕析地给出了精彩的论证——拜上帝教的核心教义本身并非纯粹的宗教宣言,而是一个革命的纲领,目的在于除尽人间不公、建立人间天堂。太平天国重点文献《原道觉世训》的创作时间,作者经过严密推理论证,将其时间范围缩小至1848年11月到12月之间。再有,作者指出太平军北伐失败的根由在于“有将无帅”,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俱属能将,但却无一帅才,这构成了北伐军的致命缺陷。
最后,月映长河先生的文采保证了本书的阅读趣味,如在描述杨秀清永安被封东王后表演多次“天父下凡”、北伐军对阵清军对手讷尔经额等处,采用剧本的写作手法,极具喜感。另有“地主地主,土地的主人;农民农民,干农活的人民”等等幽默睿智的语言,也不胜枚举。
总之,月映长河先生的新著无论行文还是内涵,俱属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读来引人入胜,掩卷叫人多有思索。我向读者推荐本书,也期待作者的后续作品,毕竟《欲望是把双刃剑》的内容,只涵盖了起自洪秀全身世,终至北伐失败的这段太平天国历史。
书名:欲望是把双刃剑——太平天国的人性透视
作者:月映长河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价格:28.8元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