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刘超:清华学派及其终结──谱系、脉络再梳理

时间:2010-11-05 23:27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中国思想论坛 点击:
一缘起与内涵 自二十世纪末以降,随着「联大热」的兴起,对晚近大学教育的研究渐成显学;加之对知识分子的研究的继续升温,「清华学派」亦渐为人所关注。陈平原、赵敦恒、黄延复、齐家莹、徐葆耕诸先生在其大作中均已提及此点1,且都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大多

  一缘起与内涵
  
  自二十世纪末以降,随着「联大热」的兴起,对晚近大学教育的研究渐成显学;加之对知识分子的研究的继续升温,「清华学派」亦渐为人所关注。陈平原、赵敦恒、黄延复、齐家莹、徐葆耕诸先生在其大作中均已提及此点1,且都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大多是一笔带过,未及深究。究其缘由,也可理解:一是时间跨度大,史料太多;二是人物谱系庞杂多变,牵涉到的院校甚多,不易把握;此二点为直接的、学理上的原因,而第三点则为隐在的学理之外的原因,特别是涉及到某些政治历史的因素(如「清华学派」的最后嬗变就很难从文化层面获得完全合理的解释)。
  
  但是,要研究晚近学术史和教育史,这又确实绕不过这一重要的历史存在。因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变迁、政治文化嬗变的一个特写和缩影,这不仅与清华有关,而且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一流名校和一流文人学者。而没有相当的史料爬梳、史实考辩,要知其大略已属不易,要有所创获更是难上加难。笔者对此关注有时,略有陋见,现就教于方家。
  
  有学者认为,所谓「清华学派」是指清华文科的教学和学术风格2,此一说法自有其道理;但若质言之,它可能有着更丰富多义的内涵。笔者以为,所谓「清华学派」,至少涵盖了如下层面:一、一个特定的学术(文化)流派;二、一种治学为文的风格(取向)和文化气质;三、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理念。在「老清华」中,许多理工科学者亦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如华罗庚之擅诗文、顾毓秀之精文理),善文科、有人文精神者绝不限于文科专业者,那么,所谓「文科」也就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种素养、识见意义上的标尺。因此「清华学派」确以文科为主,但又不绝然限于文科。就此而言,「清华学派」也就隐然标示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通才教育)和教育理念(精英培养)。
  
  二脉络与谱系
  
  鄙意以为,「清华学派」不是一个学籍教职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思想(知识)上的谱系。此派人物也就不止于清华师生,还包括与之有关联的一大批人,比如某些北大人士,以及西南联大的人物。如胡适虽是长期执教于北大,却是清华出身,且与清华研究院深有缘源;周一良虽是燕京出身,却常在一墙之隔的清华听课,受教于陈寅恪,且日后亦曾受陈及胡适之指教,归国后更是就任于清华,自是跻身此中;汤用彤先生长期就职于北大,但早年为清华留美生,也与清华深有渊源;浦江清等虽出身于他校,后来也结缘于清华。──因此,对此派的外延也就不能仅从学籍教职层面去理解和框定。在「清华学派」的发展历程中有几个重大事件,与之相应的则是几个关键性的年份:
  
  1925年,清华学校研究院创立,吴宓亲主其事,王、梁、赵、陈四大导师先后登台,清华研究院开始运作;同年,朱自清离浙北上,落户清华。朱于五四前后(1920年)在北大毕业,仅有本科学历,且主事新文学创作,而无突出学术成果。朱以中学教员身份出任清华教授(年仅二十七),足见清华不以门户、学历为限,勇于吸收新鲜血液,接受新文化的熏陶。自此,「儒林」与「文苑」开始携手,并存于清华。
  
  1928年,罗家伦出长清华,力行「四化」(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清华脱离外交部而直属国府管辖,扩大了办学自主权。至此,清华初具现代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其文科建制日臻完善。此后,大批文科名师持续涌入清华,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教职,如杨振声、蒋廷黻、潘光旦,黄节等等。其中多数是甫入清华便径评为教授。而按惯例,教授受聘他校后最初只能是副教授。其气魄之大,冠居全国3。
  
  1937年,日寇横行,抗日军兴,众校西迁,清华与北大、南开三强合一,组成西南联大。
  
  1952,全国院系大调整,地处天子脚下的清华首当其冲,由一个综合性大学改造成一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建制的根本性嬗变,极大地紊乱了其文化生态;失去学科支撑的「清华学派」元气大伤,颓势日显。
  
  文革期间,「清华学派」不仅学科建制荡然无存,且一大批「老清华」大受冲击,离开文化岗位,或老死或病逝,或被边缘化或被卷入政治,如陈梦家自杀(1966)、李广田去世(1968)、吴晗自尽、陈寅恪逝世(皆在1969年);冯友兰、周一良等加入「梁效」,等等。
  
  90年代前后,大批「老清华」年事渐高,政界、文界的「老清华」大都渐然淡出历史舞台,如政界之姚依林、蒋南翔和文界之王瑶、俞平伯、吴祖缃、曹禺、季镇淮、钱锺书、韦君宜等均告去世,「清华学派」走向终结。
  
  大致而言,「清华学派」始于20年代中叶,终于90年代末叶,时间跨度达七十年余年。其最主要的载体乃是清华国学院和清华文学院;文学院中,尤以文史哲诸系为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清华学派」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谱系,而这一谱系又以特定的学思传承而形成了精密的网络。只是,在既有的研究中,对这一谱系的代际界分尚不明朗;而没有对基本谱系的把握,就无法对其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出于研究需要,笔者对此做了初步的梳理。
  
  一般认为,朱自清先生的入教清华揭开了「清华学派」的序幕。只是朱氏「但开风气不为师」,入得清华后才开始学术起步。因此,「清华学派」的开创并不始于朱,而是肇始于国学院的建立,其第一代掌门人当为王、梁、陈、赵四子。四人年龄相差甚大,年岁最长者为梁(1873年生),最少者为赵(1892)。其时,王、梁年约知命,而陈、赵均逾而立──这在一般学人当是治学起步期,而早慧的陈、赵二子则已进入学术丰收期(陈虽述而未作,但已然是气象煌煌)。细言之,四人大致出生在1870-1890年前后,在清季度过了至少约二十年时间,而这二十年,一般就构成其学思的启蒙期。他们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中,完成了各自的「童子功」训练。这样一个成长背景,决定了其无一例外地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国学训练,具有相当的国学根柢。此外,四子均有游学经历,广读西书,识见甚广,这就奠定了其西学造诣。这样,学贯古今、才兼中西的一个文化格局,就在晚近的中国标举了一种全新的治学路向,从而基本奠定了「清学派」的文化格局和学思境界。
  
  这些学者虽然为数甚少,但影响极大,在1925-29年的数年中,又熏陶了一批优秀学子,从而为清华(乃至中国)后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其中,王力、吴其昌、浦江清、赵万里、蒋天枢、罗根泽、刘节、姜亮夫等,均在后一时期成为「清华学派」的悍将。至于其时的李济、吴宓则在学术上也已初具气象,其学术上的大丰收将于后一阶段到来。
  
  如果说「清华学派」第一代成员寥寥,那么紧随其后的第二代则声势颇壮。此时,吴宓、李济等人已硕果迭出。另有众多极具水平的名师,在1930年前后都已云集清华,且大都处于学术上的丰收阶段,「清华学派」的学术丰收也就此开始。其中代表人物极多,中外文的有杨振声、杨树达、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黄节、吴宓、钱端升等;历史学中有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等;哲学方面则有金岳麟,冯友兰、邓以蜇等,甚至梁漱溟等人也被邀来兼课4;社会学则以陈达、吴景超、史禄国为翘楚(稍后有潘光旦、李景汉等)。这些学人,学术成型于1930年前后,而其出生时期则约为1890-1900年(黄节、刘文典略长,生于分别生于1873、1889年,学术成熟亦稍早,但调入清华时间较晚,因此,尚未跻身第一批队)5。这代人大都在「五四」前后完成了大学的基本训练,学术的奠基、思想的取向也在这一阶段初具雏形。「五四」前后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转型时期:武昌首义,清廷崩溃;民元之后,社会文化基本处于激进化的转型中,在这向左转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尤为激进,大都体认出「激烈的反传统」取向。在此背景中,他们接受了国内的学术训练,获得初步启蒙后,又负笈海外(多为欧西)接受系统训练。经数年之酝酿,学术已开始起步。因此,他们大都专心治学,有相当的专业素养,亦不乏公共关怀,其中一些人构成了二三十年代「新月派」的骨干6。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年龄段限,并不排除年青后生的崛起。此中,有一个异数,便是张荫麟(1905年生)。此公属于早慧的天才,年仅十六便入清华,此后几年中在《大公报:文学副刊》、《清华学报》、《学衡》等一流刊物上发表大量文章,并于1925年前后初露大家气象,开始了其学术丰收期。在「清华学派」的谱系上,他也与冯、金、朱、闻诸子同属第二代。可惜的是,此君家境贫弱,用力过勤,不善惜身,为情所伤7,天不假年,在第四代学人硕果渐丰之时,不幸病殁8。
  
  其时,曹云祥、罗家伦、梅诒琦等相继主事清华,从全国名校网罗名师(多为全职),并吸纳大量归国留学生。此等气魄,在南北各国立、私立名校中,绝无出其右者。
  
  以年度计,主要有:
  
  1922:梁启超、陆懋德
  
  1924:钱端升、吴宓
  
  1925: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1928:杨振声、刘文典、俞平伯、陈福田、钱稻荪、冯友兰、邓以蛰、马衡9
  
  1929:黄节、蒋廷黻、叶公超10
  
  1930:傅增湘(沅叔)、溥侗11、罗常培、徐耀辰、杨宗翰、许地山、张崧年(申府)、商承祚、顾颉刚12
  
  1932:闻一多、雷海宗、许维遹13
  
  1935:潘光旦14、李景汉15
  
  以学校计,则为:
  
  北京大学:梁漱溟、刘文典、邓以蛰燕京大学:杨振声、冯友兰16、顾颉刚
  
  南开大学:蒋廷黻、刘崇鋐、雷海宗、李济17
  
  北师大:杨树达18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吴宓、叶企孙19、顾毓琇20
  
  这表明,其文、哲二系主要借师于北大、燕京诸校;史学系班底主要「搬」自南开,而理工科则假手于东大。在此后二十来年中,吴宓为清华培养了万千英才,而叶企孙则为清华栽培了近百名院士(学部委员、外籍院士),开创了中国数理学界的半壁江山,这定然冠绝中国21。
  
  至此,大批中坚人物悉数到场,清华文科的基本格局基本奠定,其特征为:大师办学,名师执教,文理兼顾;国学与西学并重,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举。「清华学派」的气象日渐呈现出来。
  
  此后的第三代人则在1935年前后起步,他们大都生于1900-1910年(集中于1905年前后),20年代就读于清华,多为清一色的清华留洋归国生,如王力(1900年生)、贺麟(1902年生)、雷海宗(1902年生)、陈铨(1905年生)等。另,俞平伯、萧涤非、余冠英等也与清华深具渊源。此代人年岁略近前代(如俞与朱自清素有交谊,且仅小二岁),但仍属后一批队,主要是因其学术成熟稍晚,且受教于前二批队,与之有师承关系。此时身为陈寅恪门生的浦江清、吴其昌等人开始学术丰收,受教于赵元任的王力、吴宓门下的贺麟、陈铨已学有所长。同属清华出身的林同济(1906年生)此时尚在海外,但后来也与贺、雷、陈构成「战国策」派四骁将。与之相应的,在文学方面,则有「清华四子」(朱湘、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22、李健吾23和曹葆华等24。
  
  稍后的第四代则为全新的一代,他们大都于30年代在清华园受教育,如文学院「四才子」之三钱锺书(1933届)、夏鼐(1934届)、吴晗(1934届),以及「清华四剑客」李长之、林庚、季羡林、吴组缃,另有曹禺、杨绛、杨联升、费孝通、王瑶、冯契、史国衡、赵俪生、何炳棣,另有出身他校的吴于廑、张岱年、陈梦家等25。清华资深教授吴宓的「龙虎豹」之二(钱锺书、曹禺)都涌现于此时,共和国史上鼎鼎有名的「二乔」(胡乔木、乔冠华)「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也出现于此时。此派人物,大多生于1910-1915年间,成长于一个急遽变革的时期,但受过极好的训练,并未荒废学业。其学术多起步于40年代,正逢动乱。此后数十年社会不稳定,这对其研究不免有负面影响,多少滞缓了其学术收获期。26所幸其中不少学人,天假其年,得享高寿,因此在晚年仍梅开二度,重焕「学术第二春」,如钱锺书、季羡林、费孝通、王瑶等27。这批学人对此后新中国数十年的学术产生重大影响,1978年后最初的一大批学界领袖、资深教授,多是这批人(80年代最初的一批「新生代」学人也多为其门生)。这也是清华历史上大家涌现最多的时期之一。此后,学术界在数十年中专家甚多,但再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有原创性(有开创性和总结性)的大家,此后数十年都再未走出「后大家时代」。
  
  其间有一批人深受「新启蒙」影响,在「一二五」前后走上了社会政治革命的道路,成为数十年后中国政坛的明星,如「二乔」、姚依林、蒋南翔、于光远等。当然,以学-政二分的眼光看,这与规范意义上的「清华学派」已有距离。
  
  紧接此后的是西南联大。联大八年,三强合璧,傲视海内,人才出炉率亦奇高。有一大批生力军为日后跻身「清华学派」做好了必要的训练,学术中有殷福生(海光)、邹谠、王浩、季镇淮、任继愈、黄楠森、王永兴、张世英,以及朱德熙、王栻、袁方、罗荣渠、李赋宁、许国璋、杨周翰、王佐良等;而文学一途,亦有卞之琳、汪曾琪、马识途、穆旦、郑敏等,他们都已先后完成了其学术或文学上的准备,正走向成名成家之路28。此代人大致生于1915-1925年间,但是,天不遂人愿:1949年,他们年约而立,而这本该是一个学者的起步阶段;1957年他们多近不惑,这本该是一个学者的丰收时期;1978年后,他们已渐入暮年,这是文科研究的成熟期,却是个体生命的衰老期。幸有一批人堪称顽健,在1978年后再度出山,与前一代连手,演绎「夕阳红」(文人如汪曾祺等亦如此)。
  
  此为末代「老清华人」,他们与前一代共同构成了三十年后中国知识界的元老。不同的是,他们大都囿于时势,命运多舛,接受过最好的「童子功」训练,但极少有缘留学深造29,且在生命中的几乎每个重要关头都未逢其时,屡遭磨难,蹉跎岁月。执是之故,此代学者后天不足,专业造诣略逊前代,基本上难以出现真正的大家,且在此后基本上长期被「改造」,其成长困难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仍有一大批人经过卓绝努力而有所建树,实属至为不易。细言之,此「末代人」有几大特点:
  
  一、在学思境界上,一般都多专家而少大家。原因如前所述。
  
  二、在学科分布上,基本集中在人文学科(与文史哲、语言学),而社会学科则寥寥无几,鲜有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人才,相对而言,作为法学家的肖蔚云与作为社会学家的袁方,当为其中有数的社科名家。其原因不在联大之培养,而在50年代社会科学的被取消,使年青学人学无所用,久费成荒。作为资深学者的陶孟和、陈达、费孝通(社会学人类学)、钱端升、楼邦彦(法学)、罗隆基、王造时(政治学)、陈序经、陈岱孙(经济学)等人(多为清华人),大都处境不佳,或被边缘化(相当一部分沦为「右派」)。这与出身延安的红色文化人的境遇适成反差30。相反,虽为民主人士却转事左翼的马寅初(经济学)则境域颇佳。
  
  三、此代学人中留在大陆者与留学海外者差别甚大,如王浩、邹谠,以及此前的杨联升、何炳棣等,大都较多地发挥了各自的学术个性和专长,而留在大陆的学者则一度困于时势。同是主事哲学的联大人,殷海光与何兆武、黄楠森就差别甚大;极具诗才、颇具气象的穆旦也沧桑历尽,最后英年早逝。
  
  四、此批学人中为以后培养和保留了一大批外语人才,如王佐良、李赋宁、许国璋、杨周翰等。这为三十多年后中国西语人才的培养保存了火种。
  
  三源流与变迁
  
  如人所言,老清华的美化程度甚高,海归派占相当比重31。清华学派确乎深有西学背景,但与国内其它名校关系亦颇密,其中主要是北大、南开及东大南高(中央大学)及私立的无锡国专。清华与北大、南开关系之深自不必说;与东大亦较有瓜葛,领导如罗家伦、顾毓琇、吴有训,教授如吴宓、梁实秋、浦江清、陈梦家等均结缘二者。清华与中山大学也关系甚密,如王力兼长中大文学院,从而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语言学系;后来陈寅恪亦南下转事中大。
  
  因此,所谓「清华学派」,就不只是「清华的学派」,而是中国大学体系(知识界)中的「清华学派」。
  
  既然「清华学派」不完全是学籍、教职意义上的概念,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概念呢?这要对其谱系做一细察。从其谱系来看,该派成员来源主要有三:
  
  一、出身清华的文人学者。此中多为「老清华」,少数是在他校读完本科(或同等学力)后转考清华研究院(特别是东大、北大和无锡国专的毕业生),32但这为数甚少,因国学研究院前后四年仅七十多名毕业生33,仅半数于其时清华每年所招本科生;也有极少者为他校转学到清华读本科的(如在北大预科毕业后考清华)。
  
  二、在清华(含联大)供职的文人学者。事实上,这一批教师约有半数出身于清华;另有一些是他校毕业后任教于清华的,如北大、南开、东大(南高)等。其中,有一部分外籍教师也可跻身此列,如吴可读(Pollard)温德(Winter)、噶邦福(Gapanovitch)等。
  
  三、与清华学人私交较密、因缘较深的其它学者。此一部分只占极少数。
  
  因此,「清华学派」成员的主体仍是清华学生与教师,易言之,清华本身即是「清华学派」的人才基地,而北大、南开、东大、无锡国专等则构成其基本的预流。如是一来,「清华学派」便有源有流,有「派」可「流」。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