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瘟疫,千百年来人类始终摆脱不掉的噩梦(节选三)

时间:2012-02-03 14:47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杨黎光 点击: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细菌或病毒感染人后,主要是破坏人的免疫功能,而激素也是抑制人的免疫功能的。那么,激素是帮助了敌人还是帮助了自己呢?所以,对用激素有不同的意见。但在抗击非典当中,医生们发现,一旦使用了激素,肺部炎症很快就开始吸收,病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
  
  细菌或病毒感染人后,主要是破坏人的免疫功能,而激素也是抑制人的免疫功能的。那么,激素是帮助了敌人还是帮助了自己呢?所以,对用激素有不同的意见。但在抗击“非典”当中,医生们发现,一旦使用了激素,肺部炎症很快就开始吸收,病人缺氧症状马上得到改善。改善了病人的供氧,消除了炎症,病人也就慢慢地进入了恢复期。
  
  钟南山对此看法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科学的态度是看利大还是弊大。使用激素确实存在着弊端,但现在病人生命危险,而我们又没有找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抢救办法,那我们就要先救命,命都没有了,免疫功能还有什么用呢?问题在于慎用激素,严格地把握剂量,不可乱用。广东省在这次抗击“非典”中,虽然最早遭遇、感染人数最多,但死亡率却是世界最低的,这与慎用激素是不无关系的。
  
  实践证明,正是稳妥地使用了皮质激素,挽救了不少“非典”患者的生命。后被钟南山院士总结为“三早三合理”治疗方案,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合并症。
  
  1月23日,广东省卫生厅火速以粤卫办2号文件,将《调查报告》印发地级以上市卫生局和省直、部属驻穗直属医疗卫生单位,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掌握“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对类似病人严加观察和诊治。于是,广东省有了一份关于“非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的指引。
  
  同时,这份文件也抄送给卫生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里要说一说,何为“非典型肺炎”了。
  
  其实,“非典型肺炎”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于“典型肺炎”而来的。“典型肺炎”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而“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例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军团菌”。“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主要是为了与“典型肺炎”相区别,英文名称为Atypicalpneumonias,简称为“AP”,是指一组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和对抗生素治疗有反应的肺炎。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以上所提到的非典型肺炎与我们今天所谈虎色变的“非典”异同在哪儿,它们的症状好像相差无几。但传统的非典型肺炎病症过程较轻,死亡率也很低,最重要的是对抗生素治疗有反应。而今天我们提到的“非典”起病急、病情重,对抗生素治疗没有反应,因此相对死亡率要高。还有一点,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原因是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弄明这一点相当重要。
  
  我们已经知道引起典型肺炎的是细菌,引起传统的非典型肺炎的是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而今天我们所谈的“非典”,已经弄明白了是由变种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与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是不同的病原体。
  
  我们已经知道细菌是单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它们既非植物亦非动物,而且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不同,它们没有包含一定数量染色体的细胞核,相反,保存细菌遗传代码的物质,仅是一个染色体,自由漂浮在细胞中。
  
  细菌在足够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独立完成代谢活动,并以分裂的形式进行繁殖,有时每20分钟左右就分裂一次,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存活。有的需要空气,有的则只能在无氧环境下才能存活。说不清有多少细菌在人体内或体表生活着。一个人身上和人体内的细菌比地球上曾经有过的人还多。例如,表皮葡萄球菌生活在人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便有15万个左右,大体上使其他有害菌无处存活。绿灰链球菌生活在我们的口腔中,全凭数量来阻止带来感染的入侵者。相对而言有害菌的种类很少,但是这少数细菌导致的破坏却是惊人的,它们感染人后所引起的症状很严重,因之而死的人数很多。
  
  中医治疗有一种说法叫“调理”,即人体的内部失去了平衡,就要生病了,需要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达到新的平衡。其实,如果说人体的内部失去了平衡,那么主要应该是菌种数量失去了平衡,人体便会出现疾病,这种失衡正是有害菌导致的。如,葡萄球菌与健康人体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但当细菌数量增加得太多时,就会感染人体,细菌将一种毒性酶排出细胞壁之外,它能够杀死为身体供氧的血红细胞,这叫做“外泌毒”;细胞壁内带毒称为“内毒素”。
  
  这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开始行动了。被称作巨噬细胞的白细胞,担任着整个身体组织的警卫,它们会穿过组织去帮助其他的细胞与感染作斗争。这些“自杀的细胞”会与来犯的细菌及其毒素同归于尽,感染会因此被阻止。如果入侵的细菌数量太大,巨噬细胞将会被压倒,更多的细菌将会突破它们的防线,继续去侵蚀血红细胞。在一场全面发动的进攻中,血红细胞消耗巨大,便会导致躯体开始因缺氧而窒息,有时是致命的。
  
  这就是细菌的感染过程。
  
  当人的自身免疫系统不能战胜入侵的病菌时,人就病倒了。这时,医生主要是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感染人体的病菌。抗生素抑制和杀灭细菌,主要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它的代谢功能。
  
  “典型肺炎”和传统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由病菌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所感染的,所以抗生素治疗有效。
  
  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非典”,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疗效不大。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和病菌感染不同,治疗的方法当然也就不一样。
  
  病毒,完全不同于细菌,不仅仅它比病菌要小得多,一般只有细菌的十分之一,有的病毒甚至只有细菌的百分之一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形态和病菌也不同。
  
  细菌由一个完整的细胞包裹着,它依靠自我分裂而繁殖,一般认为生命体的基本存在形式就是细胞,因为所有的生命活动,如代谢和遗传,都必须在细胞体内才能得以完成。所以说,细菌虽然既非植物也非动物,但它是一种生命体。
  
  可是,病毒没有一层细胞膜将自己包裹起来,也就是说,它不是以细胞体的形式存在。病毒只是一小段核酸,外面再有一层蛋白质,当它单独存在的时候,它无法完成生命活动,因此都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病毒,只有侵入其他的细胞体内,才能行使生命功能。病毒外包裹的蛋白质的任务是帮助病毒附着到细胞膜上,这种附着必须精确到位,亦即与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嵌合。不同种类的病毒通常只能侵入特定的细胞,因为它们无法在一个陌生的细胞上找到配对的受体。例如,乙肝病毒只侵入人体的肝细胞,普通感冒病毒只感染人的呼吸道细胞。
  
  病毒一旦附着在细胞膜上,它就会为自己打通一条进入细胞体内的途径。这时,进入的是核酸,蛋白质则在大功告成之后留在外面。病毒核酸进入细胞体内之后,它们即开始行动,夺取细胞的控制权,这有点像是在细胞内搞了一场“政变”,入侵者令细胞反复合成病毒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从而组装出更多的病毒粒子,从细胞中释放出去,再去感染新的细胞。
  
  人被病毒感染后,人的免疫系统也会立即投入战斗。人的免疫系统不但能战胜病毒的入侵,而且还会牢记这些病毒的“模样”,当它下次再入侵时,立即认出它来再次发起进攻,这就叫产生了免疫力。但,同样也有人体免疫力战胜不了病毒的时候。由于病毒感染人体和细菌感染不同,病毒藏在人体内的正常细胞里,不具备独立的代谢功能,而抗生素主要是破坏细菌的代谢功能,对病毒感染就无能为力了。同时,人的免疫系统在进攻入侵的病毒时,同时也把人的正常细胞杀死了。所以,治疗细菌感染和治疗病毒感染是不一样的。
  
  治疗病毒感染更困难。
  
  这也是治疗典型肺炎和传统上的非典型肺炎与治疗今年发生的“非典”不同的地方。因此,卫生部在向下发文时,为了以示区别,将今天的“非典”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广州发现了第一例本地“非典”患者
  
  广州发现的第一例“非典”病人并不是像人们担心的那样,由外地转来的“非典”病人传染的。我从采访中得知,这时广东全省已有佛山、河源、中山、顺德、江门、深圳等地,先后发现了“非典”病人。这些病人大部分都是散发的,相互间并没有接触史。
  
  目前,我们还没有弄清楚“非典”的最初传染源,我们还无从知道最初感染人上“非典”的冠状病毒何时、何地、从何种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结论是能“复制”的,即可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论。我们有待于流行病学的专家寻找到真正的“非典”传染源。这需要世界医学界的通力合作。
  
  其实,冠状病毒并不是刚发现的一种新病毒,早在39年前就已经被国外的医学家发现了。它的存在远比发现它时要早得多。
  
  1965年,国外的医学家在感冒病人身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在高倍数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这种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因而称其为“冠状”病毒。冠状病毒通常直径在60微米—200微米(1微米是1米的百万分之一)之间,长度约为20微米,它是导致人类感冒的主要病源。在这次“非典”发生之前,医学家已经发现了十几种冠状病毒,但是其中只有两种可传染于人体,其他冠状病毒多数只存活在猪、牛及鸡等禽畜及哺乳动物身上(后来发现有冠状病毒的果子狸也属于一种哺乳动物)。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手机阅读请扫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