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学术对话: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学习汉字的启示

时间:2010-10-29 10:55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汉字网 点击:
中国文化中,儒道佛的思想博大精深,一个人学习汉字的修养至少有三个层次:① 物的层次。就是对象物、体量、尺度、形式的把握力,这是对学习汉字“功底”的基本要求;② 事的层次。隐藏在一个个汉字背后,其实是人与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经济等关系的把握;③ 理的层

  张学栋,字易罡,汉字网学术顾问,山西祁县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其著作《图·像思维——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一书,200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充满灵性而神韵的108个图、像与文字,表达了他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图·像思维理论(易·像学说)荣获2005年美国加州、内华达州政府奖。2006年获得国际设计与流程科学学会(SDPS)“世界创新大会”乔治·科兹梅茨基奖,以表彰其在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思维创新所做出的贡献,2008年获得该会院士称号。日前,汉字网(www.hanziwang.com)责任编辑徐蕴峰在京与张先生就知识时代通过“图·像思维”学习汉字,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对学汉字的启示进行了对话。
  
  兹摘要录之,以飨读者。
  
  (徐蕴峰,以下简称“徐”;张学栋,以下简称“张”。)
  
  一、“图·像思维”与汉字源流简说
  
  徐:张先生,您的《图·像思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张:《图·像思维》又名“心灵风水学”,108个图·像和108个文字,每个字又形成4字三解,比如:第一个图·像为“势呈态生”,可以三解,曰:①“势呈态生”;②“势”者“呈态生”也;③“态生势呈”。其余108个图·像依此类推。目前,《图·像思维与佛学》(易罡、智宣著)、《图·像思维道学》(易罡、梓宁著)、《图·像思维与哲学》(易罡、严放著)、《图·像思维文学》(易罡、阿东著)、《图·像思维与水》(易罡、国岭著)、《图·像思维与人生》(易罡、刘坚著),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陆续出版。简言之,图·像思维讲的是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共融“关系”的整体感悟。
  
  徐:据我了解到,您在2005年颁奖会上的颁奖感言中谈到:“易·像—认识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用图·像进行思维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自身的必然选择。由此,人们可以在物质、心灵与理性等多个层面沟通和交融。回顾过去几十年,我有幸透过殷墟的甲骨文字,感受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子仰观苍穹、俯察大地的智慧与博大;在修读《易经》、《道德经》和《金刚经》的日日夜夜,东方先知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无时无刻不在启迪着我的悟性;华夏大地浑厚奇绝、博大精深的山水人文,涵养孕育心物交融、凝炼积淀聚合升华,进而生成108个图·像。图·像可使过去、现在、将来融会,可将心灵与历史、文化贯通,把宇宙与心聚合在同一个时空下,实现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融观的整体感悟”,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图·像思维(易·像学说),称之为现代易学呢?
  
  张:简而言之,易者,变化也;易学者,变化及其规律之学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易”的研究,就象“易”本身一样,生生不息,随研究层次不同、视角不同,研究者境界不同、心量不同而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图·像思维,也可以称之为现代易学之一吧。
  
  徐:我们都知道,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其流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古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慢慢生成语音的进化。远古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那么,“图·像思维”对知识时代学习汉字有何意义?
  
  张:仓颉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说文解字》中,“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汉字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用“图·像思维”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简单的图·像和初步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意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复杂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数”向易符方向演变,逐渐从文字中分离,形成八卦,并在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形成《易经》(《连山》、《归藏》、《周易》)。
  
  徐:基于东方文化的创立图·像思维学说,可以看作与古代智慧与现代思维的一种心灵与理念的“对接”。同时,也是一种对汉字“声、形、象、数、理”发展历程新的表达方式的某种探索,人们能解此中奥妙吗?
  
  张:事实上,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图·像思维不过是把存形于天地之间的万有,回归到肇始一念间罢了。在今天看来,图·像思维既是思维的觉醒,又是思维的回归。以图·像思维看,中国传统造字思维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由此,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汉字,必然会融会贯通,势如破竹。
  
  二、觉醒与回归:知识时代“图·像思维”学习汉字
  
  徐:图·像思维来源于对天地山水、对大好河山及其博大精深文化“基因”的整体把握,源于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不断探索,古老的东方智慧给你以无限的启迪。我注意西方人的视角评述图·像思维道“我们发现由张学栋先生创立的图·像思维(易·像学说)以独具东方神韵的108个图·像和简约的文字,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融关系,形象地展示出来,这种开创性的整体感悟式的思维方法,正引起多个领域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认为:“108个图·像与文字,整体感悟宇宙与人的奥秘”,你以为其评价如何?图·像思维(易·像学说)对知识时代学汉字的启迪意义是什么?
  
  张:西方学者对图·像思维(易·像学说)的某种认可,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某种认同,是对蓬勃发展的一个东方大国文化的认同,因此,外国人对中国学者在人文与艺术方面的创新成果很感兴趣,高度关注,学汉字仅仅是一种体现方式。其实,今天学习汉字,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好具备三个方面的基础:①热爱生活。有对宇宙、人生不懈探索的精神。一个学汉字的人,就是一个探索者;②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力求整体把握。深入感悟孕藏于中国古老建筑与园林、山水与城市中的虚实、图像、色空、阴阳关系。吾以为“虚即实,实即虚,亦虚亦实,即虚即实。色即空,空即色,亦色亦空,即空即色。图即像,像即图,亦图亦像,即图即像。阴即阳,阳即阴,亦阴亦阳,即阴即阳。”(见易罡、智宣著《图·像思维与佛学》序)。③对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有感应。图·像思维的三大要素用道学里的思想概括就是“恍惚兮明明,吐呐兮白白。道至玄至明、至奥至白,冲太上而贯八极,盈虚空而福万物。”(易罡、梓宁著《图·像思维与道学》)
  
  徐:学习汉字,怎么才能运用图·像思维,人们怎么才能具备图思维、像思维的能力呢?
  
  张:汉字不仅仅是线条艺术,而且汉字本身蕴含着能量和神韵,汉字的点划之间自然展现出书写者的境界和修为。无论是毛笔、钢笔、铅笔……,无论表达什么内容汉字都客观的表征着书写者的心量、修养。因此,用“图·像思维”学汉字时,必须不断增进四种素养,即“纵情于山水,感天地之灵动;畅意于田林,会日月之精华;舒心于草花,通星辰之微妙;贮心于鱼虫,达土木之神化。”(易罡、阿冬著《图·像思维与文学》)。图·像思维要求学习汉字时要极端严谨,在细微末处下大工夫。即“感于芥末,微其微;怀于峦尖,揽其揽;藏于蚁穴,渺其渺。”(易罡、梓宁著《图·像思维与道学》序)
  
  徐:图·像思维在整体、宏观、中观、微观方面对学习汉字提出很高要求,现实中能够很好地实际运用吗?
  
  张:图·像思维讲的是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变知化,观化知动;观动知静,观静知心。势山呈水,势水呈金;势金呈器,势器呈形。心形相照,相悖相生;形心相应,相与相共”(易罡、严放著《图·像思维与哲学》序)感悟中国传统建筑的真谛,力求物我同一,达到“领五台之灵颖兮驻文殊,处峨嵋之伟慧兮颐普贤,安九华之敦祯兮雍地藏,妙普陀之旷阔兮融观音”的境界。
  
  中国文化中,儒道佛的思想博大精深,一个人学习汉字的修养至少有三个层次:①物的层次。就是对象物、体量、尺度、形式的把握力,这是对学习汉字“功底”的基本要求;②事的层次。隐藏在一个个汉字背后,其实是人与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经济等关系的把握;③理的层次。学习汉字的人心量和境界不同,反映在成果上的意涵和风貌必然不同。那么,宽阔的心境,广博的知识和超强的创造力来自何处?
  
  楚人的跨越式思维,“离骚”式的思维,对今天的学习汉字很有借鉴意义——“借巴山之雾霭兮笼崂山,领壶口之巨浪兮泽九华,换昆仑之伟躯兮挡狂飙,取西域之美玉兮雕宇宙,经北国之广漠兮济天涯。所欲随心逝,欲所离灵在。怡情感物,乃真本性也。”(易罡、阿冬著《图·像思维与文学》序)
  
  徐:真是学习汉字无止境、追求目标有层次;学习汉字无定势、身心和谐有境界。
  
  张:的确如此!
  
  三、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看“图·像思维”学习汉字
  
  徐:一谈起中华传统文化,必然会讲到“汉字”,从“图·像思维角”度,怎么看“汉字”承载的文化?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名人的磨难:伟大的精神

作者:冯俊科

 《名人的磨难》选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名人的生平事迹,着力刻画了他们面对人生种种不幸依然奋斗不已的生命历程。作者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