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在渭南市富平县任副县长时,利用职务之便,让正在上学的儿子“吃空饷”,一年多时间“白吃”4.5万多元。任教训被人举报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被平调到邻县当副县长,履新一个月后才被通报上缴“吃空饷”所得,仅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身为国家干部副县长的任教训,利用手中权力,让还在读书的儿子就占有了工作编制,白吃起“空饷”来。不工作而享受“空饷”,无异于是任教训利用手中的权力搞另类腐败。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处理结果却毫发无损,继续当他的副县长,这如何让群众信服? 吃空饷的现象由来已久,并不算甚新鲜。比如,山西静乐县委书记女儿5年吃空饷10万元;陕西延长县教育局局长夫人在“一直不上班而领工资”情况下“吃空饷”3年……如此多的吃空饷事件发生,难不成吃空饷真成了“顽疾”? 梳理近年来各地的吃空饷事件,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吃空饷者跟领导沾亲带故,而领导又在单位都掌握绝对的话语权。这些共性,正说明因为权力被装进了个人的口袋,职权范围之内变成法纪边界之外,所以才有用公共的职权牟一己私利,“老子握着章子,儿子、女儿甚至三姑六姨占个位子”的乱象丛生。 吃空饷,不是一个人能够只手遮天的,需要编办、财政等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这背后,既有部门敷衍塞责,更折射的是权力之间的“勾肩搭背”、“沆瀣一气”,是典型的“官官相护”,只要不捅破这层纸,吃空饷者很难为体制外的人发现。 “吃空饷”是严重违背公平公正价值观的权力腐败,是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不得”分配原则相背离的。试想:一边是普通家庭子女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即失业;一边是官员的子女“吃空饷”、未毕业已就业,这不是畸形的“拼爹”游戏吗?这不仅破坏的是公平正义,更影响的是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防止一些人用身份特权将人员编制变为自家的“自留地”,堵住吃空饷的漏洞刻不容缓。既要将权力锁进笼子,斩断为所欲为的特权之手,更要扩大监督渠道,公开人事编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要“挖出萝卜带出泥”,追责时别放过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配合”部门。(文/涪江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