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首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会是谁

时间:2013-10-10 07:31来源: 作者:李子迟 点击:
  京城最近的一个新闻热点,就是世界各国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科学文化届的大腕巨子们前来参加主题论坛。还有就是每年到九十月份,金秋来了,收获的季节来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要一一揭晓了。呵呵,都是与诺奖有关,本文谈的也是诺奖。

  京城最近的一个新闻热点,就是世界各国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科学文化届的大腕巨子们前来参加主题论坛。还有就是每年到九十月份,金秋来了,收获的季节来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要一一揭晓了。呵呵,都是与诺奖有关,本文谈的也是诺奖。


  那就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会是谁呢?


  我这里说的是当下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身份的科学家们,谁会是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不包括海外的华人。华裔科学家历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可多了,据我统计便已经有8位:杨振宁(1957年,物理)、李政道(1957年,物理)、丁肇中(1976年,物理)、李远哲(1986年,化学)、朱棣文(1997年,物理)、崔琦(1998年,物理)、钱永健(2008年,化学)和高锟(2009年,物理)8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本文只谈自然科学方面的奖项,经济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不谈。


  说起来,诺贝尔奖的确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比起咱们国内这些大大小小、多如牛毛、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各种评奖来,那还是权威得多、光荣得多、好得多了。那些对诺贝尔奖采取冷漠、鄙视、不屑、忽略、逃避甚至气愤、敌意、仇恨的态度的人,都只不过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罢了;倒不如态度积极一些,正视它,并尽量努力,争取尽量早日拿到、多拿几个。


  先来说说时间表。中国人要想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究竟还得多少年?这个不好猜,也许短则3-5年,也许长则8-10年。


  记得早在 2006年3月22日,应中国教育部的邀请,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首次来华访问。当时大家问来问去,都是在“拷问”对方咱们中国离诺奖究竟有多远?甚至,多少年能摘取桂冠、哪个领域会开花结果?在这种软硬兼施的“诱供”、群情激荡的“逼供”之下,招架不住的诺奖评委给出了5到10年的中国诺奖“时间表”;甚至还“猜测中国人获奖的第一个领域应在医学和生理学科”,而清华大学学子“40年内就会有人获得诺奖”。


  某报社记者曾采访过多年来致力于科学史和诺贝尔奖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杨建邺。他认为,中国人最早会在生理学或者医学、经济学上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勋章”的到来也许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这个时间也许就在未来的20年!


  再说说最有可能获得诺奖的项目,我们就一一来分析吧。其实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我觉得都有希望;尤其生物医学——我最看好中医,简直是曙光在前、为时不远、咫尺可达。自然科学一方面没有政治因素的干扰,且不像社会科学那样标准难以确定,另一方面我们在这些年所做出的成就确实很巨大。


  第一,诺贝尔化学奖。


  1965年9月,我国首先成功地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例用化学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溶性的蛋白质胰岛素,当时就震惊了全世界科技界。这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又跨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这项研究达到诺贝尔奖的水平绝对没有疑问。1966年底,诺贝尔奖委员会化学组主席到中国访问时,认为这项成就完全可以角逐诺奖。可惜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使得这一成就最终并没有登上诺奖的领奖台。1975年,杨振宁再次推荐这一成果,但由于同样原因仍不了了之。


  此外,中国科学家还研究出了人工合成核酸。目前,中国在准晶生成的晶体研究、非线性滞弹性理论上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后者由于葛庭燧的优秀成果而获得了国际材料科学最高奖“梅尔奖”。


  以色列人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曾因发现准晶体而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上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表示:我国的准晶体研究已位居世界前列,相同的发现只比谢赫特曼晚了两三年,也对此项学术作出了不小贡献。他们说:“应该说,这次是中国科学家离诺奖最近的一次。”其潜台词是说:中国在化学科学方面已经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是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摘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的。


  再说,中国已有两位华人科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说明中国人并非没有素质、实力和成就。


  第二,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物理学上,当年王淦昌、赵忠尧、吴有训等人都有实力争取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赵忠尧曾因为中微子的研究,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可惜他当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交流极其不便。后来,诺奖委员会还为此表示过不安和遗憾。


  1965年,中国理论物理学家首先提出“层子模型”(美国称为“夸克模型”)这一解决基本粒子困难的非常关键的理论,当时就得到了国际物理学家的肯定。只可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现在,中国物理学家在高能物理方面仍有很强的实力。


  1988年,咱们中国在经济还比较困难的时候,就建成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后来又在对撞机上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华裔科学家丁肇中说:“在21世纪,中国人在科学上会有许多重要的贡献。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是世界一流的,无论理论和实验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李政道也说:“中国已具备一切条件,21世纪物理学的领袖人物将会出现在中国。”


  2010年9月,“汤森路透”首席分析师大卫对媒体说,中国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已受到国际上的很大关注。从2005年到2009年间,中国在所有科学领域的着作成果已占据全球的9%;特别是材料科学的着作占据了全球的22%,甚至超过美国同期全球份额水平。因此他说:“我预计中国的首个诺贝尔奖将会在这些领域中产生。而在2017年到2025年间,中国将捧得首个化学或物理学奖。”


  中国的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都已经具有了世界领先水平。


  再说,中国已有6位华人科学家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中国人并非没有素质、实力和成就。


  第三,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


  在生物医学上,中国在基因研究领域有骄人成果,如白内障基因研究、鼻咽癌基因研究等,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克隆技术上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是全球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个国家之一,充分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具有一流水准。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杨焕明、于军早在2002年就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五十佳”,还获得“年度科学领袖”,而当时全世界只有3人获得这一极高荣誉。


  还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的科研成就和生产实践,其成就和影响,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巨大的,就是拿10个诺贝尔奖也不算过分。一个袁隆平,养活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十几亿人口。而且他非常低调、朴素、憨厚、清廉,他是最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但也是极个别真正的科学家。(只是在他身上也有许多负面因素,比如杂交水稻的亩产能否无限增长下去?又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不断迅速增产的杂交水稻,其营养和味道是否能够保证?)


  2011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有报道称她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也许在不久之后,诺贝尔医学奖会颁发给这位非凡女性的。(屠今年已83岁,我衷心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如愿以偿。)


  我个人认为,中华数千年历史文明最大的国粹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伟大科学成就——中医,是中国在诺贝尔科学奖“0”的记录上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项目。毛泽东当年把中医、《红楼梦》、麻将称为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我则把中医列为中国古代八大发明之一(除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另加瓷、茶、中医、中国菜)。毕竟健康是人类的第一大需要,而且健康对人类越来越重要;毕竟光靠西医是解决不了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而且西医治疗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毕竟诺贝尔医学奖至今还没有颁发给中医过。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卓越的中医学家,以及他们卓越的科研成果(暂不透露),包括屠呦呦女士,是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米罗山营地:最真实的抗战记录

作者:陈河

二战时期,为了反抗日军的侵略暴行,在马来亚丛林深处的米罗山,驻扎着一支由英国、中国及马来亚三方组建的秘密部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