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昨日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财产公开,囊括了政坛至澳门版事业单位、国企等约400名公职人员。由于仅公布不动产数目、公司股份,财产公开数据库焦点是房产。特首崔世安共有3套房、3个车位。主要官员中审计长何永安房产最多,共7套;最穷是海关关长徐礼恒,报称无房产。(《南方都市报》)
中国官员财产公开咋就这么难?
澳门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何能实现官员财产公开?此消息不禁令网友们惊呼:“今后拒绝官员财产公开,不宜再拿国情当挡箭牌了”。为什么当下中国反腐倡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章汗牛充粱,并且时不时地干掉几个实在盖不住台的“倒霉蛋”,表示反腐决心,以儆效尤,结果却是,越反越腐,前腐后继?看来关键问题就在于,中国式的反腐,没有实行官员财产公开。
在国外,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或“终端反腐”,早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反腐举措。全世界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将“官员财产申报制”入法。在这些国家,不管是通过竞选还是首长委任的政府官员,其个人财产信息是必须要公开的。官员的家庭财产,从政前后个人财产增长幅度的变化、增长渠道的变化,以及配偶、子女所从事的行业等等,也都必须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然而,令人遗憾和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条好的反腐经验,却“不适合中国国情”,起码短期内无望施行。因为有关方面曾明确表态:“官员财产申报,牵涉面很广,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不是短期内就能办到的。”
官员财产公示为何不与国际接轨?
时下官员们遇事常称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外的什么奢靡铺张和穷奢极欲的污七八糟的“轨”,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拿来”,如中国各大商业银行收费多如牛毛,理由是“接轨”。居民日常必须的能源价格每次上涨,原因也是“接轨”。老百姓就是闹不明白,怎么一说与国际接轨,就是让百姓掏钱呢?怎么一到了官员给自己戴“紧箍咒”的“轨”上就不愿意接了呢?比如,为何在财产信息公示上却不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看来,还是攀比享受的“轨”好接,限制权力的“轨”难接。
对此有网友篇了段子:我说油费太高,他说瑞典更高;我说瑞典公路不收费,他说日本收费;我说日本工资高,他说俄国不高;我说俄国全民医保,他说印度没医保;我说印度没强拆,他说伊拉克还挨炸。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养老金领取年龄推迟到60岁以后,他说要与世界接轨;我再问他为什么不能官员财产公示,他说是中国特色。在这个神奇的国度有两大万能挡箭牌,一曰国际接轨,一曰中国特色。
官员财产公示还在等什么?
今天,腐败已经发展到令人窒息的程度;发展到超越国人容忍底线或突破社会公共心理底线的地步!一些官员抛出“时机不成熟论”,恐怕是自我感觉还没有“捞”过瘾,尤其是一些正在寻找贪腐“机会”的官员,更不想“阳光法案”公布太早,以免丧失“捞”财的“良机”。
所以,尽管人们吁请呼唤已经二十多年了,大概嗓子都快要喊哑了,可是,某些治国者对此不仅无动于衷,于心能忍,楞是不给。曾几何时祭出“国情论”来应对,如今又祭出“技术条件论”来忽悠中国老百姓。不过这只是打马虎眼而已,而保住手中的权力,永享由权力所带来的荣华富贵无上风光才是目的。邓小平不是说过“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治国者如果明智的话,赶紧改弦更张,因为历史留给的机遇已经是月明星稀了。
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官员财产公开恐怕永远只能是在“条件尚不具备”和“正在研究论证”的借口中蹉跎岁月。决心从何而来,靠自动自发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拿出一个时间表,把自己置于公众监督的压力之下。时间表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上后下、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明确每一步的进展、时间点和责任主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审视。只有以政府的公信力倒逼,用群众的监督力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才能冲破压力阻力,早日拨云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