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给基层公务员更恰如其分的回报

时间:2014-12-05 07:00来源: 作者:央视评论员 杨禹 点击:
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新闻稿里短短一百多个字,激起了舆论场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叫好,认为这是给基层公务员办的好事。也有人认为“不当官也能享受官的待遇”,似乎是在给

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新闻稿里短短一百多个字,激起了舆论场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叫好,认为这是给基层公务员办的好事。也有人认为“不当官也能享受官的待遇”,似乎是在给基层公务员整体上变相提供过分待遇。

怎么看待“职务与职级的并行”?本质上,就是怎么公正评价基层公务员群体的问题。

我国的公务员队伍700多万人,近七成在“县以下”。要看清给他们的回报合适不合适,先要看清他们的现状。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中有“老虎”和“苍蝇”,也有“一杯清茶两张报纸过一天”,但也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付出远大于回报者。在互联网舆论平台上,对“老虎苍蝇”总是放大传播,对“一杯清茶”则是习惯性嘲讽,而对“兢兢业业者”很少有兴趣传播,更谈不上放大。久而久之,网络舆论中心地带里的“基层公务员”,就被塑造出了一个扭曲的画像。要看清他们,得越过网络舆论场这道“选择性传播”的“坎儿”。

近500万“县以下”基层公务员的真实现状是什么呢?可以归纳成五句话:

其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很辛苦。千条政策、万件部署,最终归于一处,要由他们来具体落实。

其二,他们干起活来很纠结。要落实的事很多,手里的钱有限。既要发展经济,也要改善民生;既要追求效率,还要构建公平。

其三,他们受到的约束越来越严格。“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政的法规约束在加码,党纪政纪愈发严格,公众监督逐渐有效。

其四,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大多人的月收入在两三千元,在本地不同人群中属于“中低收入”,而承担的责任又属于“中高责任”。

其五,他们中的一些人被“官场生态”所累。个人事业面对着“金字塔式”越缩越窄的晋升空间,很容易陷于迷茫。部分地区一旦“政治生态”扭曲,更会转变为对基层公务员的沉重心理压力。

有旁观者可能会轻松地说一句,“别抱怨,不想干你自己走人啊”。这种评说可以有,但显然,一个国家不能用这种观念来对待基层公务员队伍。他们是一个13亿发展中大国“政令畅通、执政有力、行政有效”的重要底座。这个群体可以有进进出出,但需要总体稳定、发展可期。这个群体不见得必须汇聚整个国家的精英,但它的组成,应该体现整体较高的文化水平,并凸显“守法、负责、端正”的群体气质。这个群体不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中的高收入者,“想当官就别想着发财”,不当官、当个基层公务员,也不应该发财。但“不发财”不等于漠视他们应得的合理回报。

怎么制定并落实“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个很严谨的具体操作问题。而怎么看待这个制度,则体现对这个群体的价值判断、现状判断和主流预期。中国社会的主流舆论应该杜绝两种极端态度——要么以一些负面事例为依据、认为整个基层公务员群体都“萎靡、低效、滥权和失职”,要么只凸显一些正面事例、而忽略对公务员队伍的正风肃纪和制度要求。这两种态度都属于盲人摸象,都是用“局部真实”简单代替“全局真实”的看问题方法。

关于“职务与职级并行”的作用,昨天以来各媒体已做了大量报道,无需本文赘述。事实上,用全面、理性、均衡的眼光来看待基层公务员群体,极其重要。给他们实事求是的责任压力,也给他们实事求是的合理回报,才是国家正常健康前行的需要。若不能形成理性的舆论氛围,这个好制度可能执行不下去,或可能在很多公众非常“拧巴”的一种注视下执行。中央深改小组昨天所言“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其深意,恐怕就在于此。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群蜂飞舞: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

作者:阿来

《名家经典自选书系:群峰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