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时5个月谋划编制的《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实施。《指标体系》对应《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文7700多字,包括8个部分共60条具体指标。(四川日报2014年10月13日) “《指标体系》力求实用管用,不做空架子,不做空壳文件。”该负责人称,为便于操作,指标的表述尽量采取定量形式。如明确要求“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实施5年内,负责实施的政府部门或机构进行立法后评估。每5年对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行清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加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部署。这充分展现了中央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遵循。 四川法治建设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努力,依法治省工作取得积极进步,助推了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不少、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加之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多。没有法治作保障,犹如坐在“火山口”,社会稳定就没有根基,改革发展也难以顺利推进。实现四川长治久安,加强法治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而重要。 法治省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讲,仅有《纲要》是不够的。从今年3月起,四川用半年时间制定了《依法治省指标体系》,从8个方面确立了60项具体指标,为推进依法治省工作提供了方向性依据,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度量衡”。我们还对接《纲要》,制定了《2014年工作要点》,逐一明确了今年要做的7项重点工作共29项具体任务。打出这一系列制度“组合拳”,指向只有一个,就是确保依法治省工作实质性推进,行之有效且行之久远。 实现依法治省宏伟目标,群众的参与是核心。《纲要》着力于执政为民、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以贯之的内容。《指标体系》的出台,要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建立覆盖城乡的群众权益保障体系。 从干部思想层面强调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自觉性、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良好法治环境,又从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层面强调贯彻落实法治理念、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巩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法治基础;既对党委、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公共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又对公民遵守法律规定、理性有序表达诉求提出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依法治省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