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武汉:残疾男子沿路乞讨帮患精神病妻子寻亲

时间:2011-02-10 03:38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林余 点击: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 陈杏兰)罹患精神疾病的郑德云跟家人失去联系20年,早已在安徽结婚并生下一子一女。丈夫李志凤拖着残疾的身体,为妻子寻找娘家人,也已找了20年。 安徽到武汉,千里之遥,但那一根亲情之弦,总也割舍不断。20年里,李志凤三赴武汉,一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 陈杏兰)罹患精神疾病的郑德云跟家人失去联系20年,早已在安徽结婚并生下一子一女。丈夫李志凤拖着残疾的身体,为妻子寻找娘家人,也已找了20年。

  安徽到武汉,千里之遥,但那一根亲情之弦,总也割舍不断。20年里,李志凤三赴武汉,一路散发传单,一路问询路人。而当李志凤花了几年的积蓄买回一台电脑之后,寻亲之路出现了最大的转机。

  丈夫一路乞讨三赴武汉

  李志凤、郑德云夫妇所住的李楼村,是皖北最偏远的小村庄,距离合肥300多公里。几个月滴雨未下,到处尘土飞扬,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灰雾之中。

  一间狭小破烂的房屋,虽然连一张完好的椅子也找不出来,破旧的书桌上却立着一台崭新的电脑。四肢残疾的李志凤正聚精会神地坐在液晶显示器前,用蜷缩成一团的手指,艰难地敲打着文字。李志凤说,感谢网络,感谢志愿者,他为妻子寻亲才能成功。

  从认识郑德云的第一天起,李志凤就有一桩心愿——寻找亲人。1990年,他第一次陪同郑德云前往武昌寻找“五姐”,却在街头被当作三无人员双双遣送回老家。这次遣送,促成了他们的姻缘。结婚以后,郑德云生了两个孩子,可她还是经常念叨着“我要找五姐”,找不到就容易动怒打人。“五姐一定是她最重要的人,找到家人,或许可以帮她治好病。”李志凤帮妻子寻亲的愿望更加迫切。可“五姐”到底是谁?她在哪里呢?

  事情慢慢有了转机。一个偶然的机会,妻子住院后病情有所好转,居然若有所思地说出,“我叫郑德云,五姐叫郑德容,住在武汉。“听到这些话,李志凤又惊又喜,他带着这模糊的线索,四处乞讨寻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碰到与武汉有关的人,他总缠着对方问是否认识郑德云和郑德容?他还和其他乞讨者结伴到武汉,在街头张贴传单寻亲,但都无功而返。

  20年了,李志凤说,记不清自己发了多少传单,问了多少路人,只记得曾拖着残疾的身躯三赴武汉。

  买回电脑网上发帖求助

  人海茫茫,郑德云的亲人们到底在哪里?一次次失败并没有令李志凤丧失信心。相反,随着一双儿女长大、妻子病情逐步好转,李志凤更加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在长期治疗和家人的照料下,郑德云的病情逐步好转,她不再打骂人,不乱跑,生活能自理,还能帮着做点家务活。“我要治好她的病,让她陪我好好走完下辈子!”李志凤看到了希望。

  这些年,为给妻子挣医药费,李志凤长年在外乞讨。郑德云好转的病情让全家惊喜。李志凤的女儿小满回忆,几年前,她正在家中写作业,母亲突然拿过她的本子和笔,在纸上写下了“兴兴公社”、“四川曲县”、“五大队”、“张家嘴”等地名,又写下“郑文全、张家义、郑平安、郑平阳、郑德清、郑德笔、郑德容、郑德云”等名字。

  妈妈记起了老家的人名和地址!小满惊喜地把这张纸拿给父亲看。“有希望了!”一家人百感交集。此后,郑德云又多次写下这些地址和名字。根据郑德云写下的地址,李志凤打听到四川有“渠县”,但是没有“兴兴公社”,叫“张家嘴”的小村也比较多,寻亲的事一时又陷入僵局。

  有一次,李志凤在电视上看到,有一户人家在网上发帖成功寻找回了孩子,他顿时心里一动:“我也买一台电脑,上网寻亲!”

  2010年,李志凤用攒了几年的钱买了台电脑,接上了网线。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用蜷曲的手指,摸索着上网、敲打文字。他说,发一则几十字的寻亲帖子,至少要花费2个小时,但他乐此不疲。

  寻亲志愿者们出手相助

  1月13日,北京网友、打拐志愿者“幸运者”正在网上浏览时,一则寻亲信息映入他的眼帘,标题是《离家20多年的郑德云紧急寻找渠县的亲人》,帖子里写着:郑德云,女,现年约45岁,于1990年4月在福建福清汽车站迷路,精神不清,被现任老公收留到今。一直帮助治病和寻找亲人,现已清醒,知道老家是四川渠县,家人名叫郑文全、张家义、郑德清、郑平安、郑平阳等,还说过“兴兴公社(音)”和“张家嘴五大队”。

  热心的“幸运者”当即电话联系李志凤,询问了详细情况和寻亲经过,并于第一时间将这条信息告诉其他志愿者。“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帮可怜女子找到亲人!”

  不久,郑德云的相关情况被发到了广州“打拐我们在行动”、北京“大爱寻人网”等公益寻人网站上。据记者了解,目前这几家公益寻亲网站在全国有10多个义务寻亲志愿者群,群成员多达7000多人,几乎遍及全国,搜索力量强大。

  接到帮郑德云寻找家人的“任务”后,各群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展开分析与讨论。

  四川本土网友接力搜索

  “得寻求本土志愿者的帮助,准确率才大一些。”网友“海涛”、“仔仔”、“小禾”等随后将信息发布到四川“达州贴吧”、“渠县蒙山论坛”,一些志愿者还申请加入了渠县本地的10多个QQ群。当地网友们纷纷热情提供线索,据介绍,渠县以前没有“兴兴公社”,但有一个“新兴公社”,现在已改为“青神乡”。

  “新兴公社”是不是就是郑德云所说的“兴兴公社”?目标指向青神乡。当地志愿者向该乡政府求助,得到了该乡金蝉村鲁姓支书电话。

  1月16日晚上,一个好消息传来!鲁支书证实,该村确有“郑平安”一家人,住的地方是叫“张家嘴”的湾子,郑德云当年被拐走。鲁支书简要介绍了郑家的情况,志愿者喜出望外:就是这家人!

  从“幸运者”发现网络线索,到寻亲取得重大突破,时间仅仅过去了三天。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天涯海角变成近在咫尺。

  全家成功相认即将团聚

  好消息迅速传给了苦苦等待多年的寻亲者。志愿者们连夜给李志凤、郑德容,以及远在广东的大哥郑平安打了电话。郑德容、郑平安两兄妹震惊不已,在电话中哭成一团。“哥哥,你们多次去找六妹没有找到,一直不知她是死是活,这回有好人帮助,总算找到了……”

  “六妹,我们一起回家吧!”19日,从武汉蔡甸赶到安徽的姐姐郑德容,温柔地呼唤妹妹。“回到爸爸妈妈那里吗?”已是满面沧桑的郑德云问这句话时,仍像一个受姐姐宠爱的小女孩。最后,郑家兄妹商定,春节后,全家人都来安徽看望他们,一家人在这里大团圆。

  寻亲的故事圆满落幕,志愿者们特别高兴。“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之一、“反拐我们在行动”公益寻亲网站负责人之一“仔仔”告诉记者,此次寻亲,多家网站和公益团体紧密合作,仅3天就取得了成功,为民间公益寻亲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

  而受爱心感染,郑德容的女儿徐丹,已申请成为一名公益志愿者。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电影大师:顶尖导演的人生视角

作者:文月

一部影片不仅是讲述一个故事或一种现象,更是影片导演对人、事、物所持观点的艺术体现。《电影大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

发布者资料
林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12-02 02:12 最后登录:2010-12-02 02:12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