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和厂家,永远有说不尽的话题。厂家从消费者身上攫取利益,消费者从厂家手中得到自己需要的产品,自然也就应该享受到合法的保护权益。何况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手中唯可倚仗的仅有法律这把武器。但是当消费者和厂家同时举起法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才发现,这把武器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当黄静和周成宇举起“维权”的宝剑,却遭华硕“勒索”的当头一棒。到底是这柄剑是“误伤”,还是“被人利用”?
事情的来龙去脉已不用提及,经过众多媒体、法律专家、热心网友或批斗或平反的激烈争论,事情的真相却仍未可知。在等待权威部门作出最终裁决和事实真相水落石出之前,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仅仅提出几个疑问,也许能够拨开迷雾,不使清者蒙冤,浊者误人。
最初的疑问
早在2006年4月10日,华硕就刊登了一篇“关于‘测试版CPU‘事件的严正声明”。在声明中,华硕认为这起事件是敲诈勒索而不是普通维权的证据有三:(以下三点引自该声明) 1、 涉案人员在实施敲诈过程中一直以“其背后有强大的媒体资源,可以将华硕的负面报道形成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巨大影响”为要挟手段;
2、 涉案人员曾写好“华硕假CPU欺诈消费者、磐石神话即将破灭”的不实文章对我公司进行威胁,并且已经有不明身份的人在网络上散布这篇不实文章。
3、 更有自称其家属的人一直以短信的形式对我公司及工作人员进行威胁,表示将利用大量的媒体资源对我公司进行报复。
笔者上网搜寻,确实能找到“磐石神话”这篇文章,然而所说的以短信方式进行威胁,却无从查起。而在10月27日此事件突然风云突变为“陷害门”,此后华硕却变得一再沉默,缄口不语。华硕唯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就是进行一些媒体公关。那么由此带来第二个疑问。
证据的疑问
从2006年到2008年,事件足足过去两年;从2006年3月7日到2006年12月26日,黄静度过了10个月铁窗生涯;从2006年12月 26日到2007年11月9日,法院才做出了不起诉的决定。到底是因为什么让这个事件变得如此迁延时日?是执法部门效率问题?还是有人从中作梗?此时不由得想起一句老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现代版本的“花点银两把牢底坐穿”的惨剧难道已经悄悄在我们眼前发生?
此外,如果这个事件是普通的维权,执法部门当初又何以会对黄静进行拘捕?是否依据的就是华硕当时所说的上述三点?如果有关部门当时觉得此事确有嫌疑,那么应该是华硕拿出了很有力的证据,然而,这些证据却从没有浮出水面。
比较蹊跷的是,黄静得到的不起诉判决的理由就是:证据不充分。不充分也许是官方的说法,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证据? 旁观者的疑问
作为一个此事的旁观者,设身处地的想,无不十分同情黄静的遭遇,然而,冷静下来,却仍不免觉得此事并不止以上几个疑点。
2006年,黄静买笔记本、维修、与华硕谈判的时候,均使用的化名。为什么使用化名?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未免不使人有所疑问。但是考虑到黄静其实只是女大学生,也可以认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日后受到舆论的打扰。但是想到此处,却不免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买笔记本和第一次维修的时候黄静就开始使用化名。那么难道她买笔记本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会受到媒体曝光的准备?何况之后无论是去维修,还是与华硕交涉,无不精心准备:维修单据,再三追问工程师姓名,录音机,摄像机…作为一个普通的维权者来说,黄静和周成宇告诉我们维权应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周成宇的疑问 周成宇:“重申一遍,500万美元是黄静在华硕交涉了一个月之后提出来的。”
周成宇曾经说过,他们只是在最后才提出500万美元的赔偿。那么一开始又是怎么交涉的呢?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如果确实是最后提出赔偿500万,那么肯定一开始是一个比这个要小的数字,并且不至于小到不假思索的赔偿,也不至于大到不可协调的地步。笔者猜测,可能是6位数或以下的数目。至于为什么逐渐涨价到500万美元,那么就只能猜测了。但是想来想去不外乎“既然见到华硕就范,那么就不如索性捞足一票”这个理由。当然,这只是猜测。
说到周成宇,这个人身上疑点可不少。他的身份是中华网前笔记本频道总监。相信他的业务水平肯定是相当高的,而且对于业界的内幕应该也是了解的相当深刻。而且周成宇素有前科,他就是传说中的“大陆互联网卷包案”第一人。2005年5月曾为中华网笔记本频道总监的周成宇突然失踪,有报道称,当时他还欠着笔记本频道员工两三个月的工资,总计约20万元,造成投资人损失约30万元。后来因“帮助”黄静向华硕索赔,与黄静一起被警方逮捕,最终因另一事件的其它罪名获刑两年。
黄静买了笔记本三天内,周成宇就适时出现了,并且以多重身份(有男朋友之说,也有代理人之说,更有律师之说)参与到谈判之中来。这里说参与可能不是很准确,很可能他是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女大学生把事情考虑的这么周到,且深通笔记本技术、相关法律,张口就是五百万美元的赔偿,看来非常不可思议。而且还在谈判中提出了成立基金会的条件。
基金会与论坛
可能周成宇也觉得自己提出的500万美元多了点,并且以后难免会受人追问,所以索性抛出成立基金会的条件。这样,别人一听就会冠冕堂皇了很多:我可不是光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普天下华硕的受害者。咋一听,真有武侠小说里大侠劫富济贫的风范啊。不,其实更像以前的农民起义军。哪个起义军不是为了自己做皇帝?更何况,基金会并不完全是慈善组织。基金会拥有的资金也完全可以投放到股票等市场。而且不用投资,利息每年就不少了。
还有,“华硕315”网站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立起来。这更应该是早有准备,而且资料之全真是无一遗漏。而且众多博文和论坛都大肆宣传这个论坛。这倒完全符合文章开头所说的“握有大量媒体资源”。
是否幕后有人操纵?
这件事情,处处都有刻意经营的痕迹。从初次的维修、谈判,到笔记本专家的初现,再到最后的500万美元和基金会,处处透露出玄机。
根据周成宇的说法:“我感觉我们是在巨大的全球商业利益链条面前被灭口的人,只不过来灭口的人不是黑社会。”
而且在证明和黄静的关系时说:“维权之前我和黄静不认识,她母亲是河北的一个企业老总,我之前和她母亲认识,因为我懂电脑,所以她母亲就让她来找我帮助诊断一下,没想到发现了这么一个能捏住对方命门的问题。”
到底是预先谋划,还是偶然发现的机遇?真的不得而知。
不是结尾的结尾
这件事情还远没到结束的时候。黄静在等待着国家赔偿。其实很可能黄静确实是受害者,的而且确并不是受益者;而华硕肯定是吃了黄莲的哑巴这个角色了,华硕当然绝对不会受益。看一件事情,看看最终谁受益,往往能够水落石出。但是此事如此扑朔迷离,完全不弱于时下流行的网络奇幻小说。至于这件事情最后如何结束,套用一句评书术语:请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