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就在大众忙着准备过年时,京城开发商正经历着一场“破冰之旅”,所开发项目顺利取得预售证。据统计1月19日至31日,北京共有8个住宅项目取得预售证,其中3盘预售价格每平米超过4万元。此举标志着北京价格超过4万元/㎡的高端项目解禁确已成事实,同时普宅“限价令”也悄悄的“变脸”,当前已有楼盘以高于上一期成交价格成功取得了预售证。 自从房地产实施调控以来,北京作为首都,理所当然的起着带头模范的作用。每当出台调控政策,北京相比其他地区,总是时间最早、频率最快和力度最大,2010年出台的限购政策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限购政策被称为史上最严,但2013年初,北京房价上涨的压力巨大,而北京当年的房价控制目标是“新建商品住宅与2012年价格相比保持稳定”。为了稳定房价这只“猛虎”,北京或明或暗的出台了比限购还更加严苛的“限价”政策。 “限价令”分为两种:一种针对普宅项目的“两个不高于”。2013年4月,市住建委提出,新取证项目报价不得明显高于之前成交价,也不得高于周边同质楼盘价格。此令一下,京城不少楼盘放慢了入市节奏,尤其是有意图涨价的楼盘干脆推迟了入市时间。另一种是针对高价楼盘的。去年11月,市住建委专门召集开发商开会,明确年底前大幅涨价项目不批预售证,单价超过4万元/㎡的项目不批预售证。 限价令的推出,客观上对稳定房价,完成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限价令”出台后争议不断,被诟病为北京房地产重回“计划经济”时代,该政策出台的目标就是“维稳”房价,好让相关领导年底顺利交差。但该政策并未改变北京楼市的供需矛盾,房价上涨的动力依然存在。被迫停止涨价房企肯定心有不甘,所谓上面有政策,低下必然有对策,开发商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有开发商为了取得预售资格,通过报低售价获得预售证件。等到实际开盘销售时,购房者要想买房,必须和开发商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为正常的买卖合同;另外一份是装修合同。比如一套房屋装修,开发商的成本可能是10万元,但收取客户30万元,通过装修款的“补贴”,开发商实际上变相提高了售价,等于绕开了“限价令”。面对这种不义手段,购房者并未反抗,道理很简单,你不这样买,照样有别人买。 马年刚一开年,北京放开对高端楼盘的预售价格审批制度,到底有何寓意?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就是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楼市也将遵循这一准则,未来房地产调控思路将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手段,来取代现有的“非市场化”的行政命令手段,这就意味着过去七八年头疼医头、脚痛疗脚、单纯以控制房价为目标的,强制性手段很有可能慢慢退出调控舞台。 “限价令”松绑标志着调控思路的转变,未来几年京城楼市将遵循高端要放开、中端加大供应、低端有保障的原则。4万元/㎡的高端项目完全放开,价格完全有供需决定;而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为中间阶层购房提供便利;而廉租房和公租房为低收入阶层保驾护航。市场手段为主,行政调控为辅,唯有如此,楼市才能真正走向市场化的健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