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季羡林先生的婚姻苦旅

时间:2011-01-13 19:15来源:半壁江原创文学网 作者:人间 点击:
季羡林先生的情感历程,令人唏嘘不已。季羡林先生是否可称之为国学大师,目前学界尚有存疑。但称其为一位国宝级的大学者,则是毫无疑义的。他精通十二国语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留下《季羡林全集》等诸多文稿,可谓

 

  季羡林先生是否可称之为国学大师,目前学界尚有存疑。但称其为一位国宝级的大学者,则是毫无疑义的。他精通十二国语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留下《季羡林全集》等诸多文稿,可谓著作等身。

  

  可就是这样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家,在婚姻问题上却郁郁一生,称之为爱情苦旅亦毫不过分。

  

  季羡林先生从小寄居在叔父家。一九二九年届满十八岁时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妇彭德华结婚,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一九三五年生下季承。他不愿与不爱的女人共度一生,但又不敢亦无力反抗这沿续千年的旧式婚姻,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家出走。恰好这时有一个留学德国的机会。他适逢在彭德华刚生下季承之时出走,客观上给人以急于摆脱不爱婚姻之口实。就是这一走,给长大后得知此事的季承心里抹下阴影,从而为长达十多年的父子反目埋下祸根。其实,彭德华是个很好的女人,心地极其善良,一生从未对人发过脾气。无论对人、对季承、对季羡林以至整个家,她都是无可挑剔的。季羡林先生这一走,就是十余年。期间全靠他的婶母摆地摊、拾废品、替人看病的收入维持,这也加重了季承对父亲的怨恨。

  

  季羡林先生一九三二年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一九三五年考取该校赴德国留学的交换研究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巴利文、梵文和吐火罗文。一九四一年获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回国。

  

  哥廷根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郊外有着一望无垠的大山林。每到秋天,放眼望去,一片耀眼的绚丽色彩,从淡黄一直到深黄,参差地抹在秋林的梢上,给这座城市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在这里,季羡林先生邂逅了德国姑娘伊姆加德,演绎了一段凄美的恋情。

  

  在季羡林先生住所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一户善良、好客的德国人家。男主人名叫迈耶,夫妇俩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大女儿伊姆加德金发碧眼、修长苗条、活泼善良,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好姑娘。他家有多余的房屋对外出租,季羡林先生的好友田德望先生就成了他家的房客。由于季羡林先生经常去探视好友,一来二去,就成了迈耶家的常客。当时的季羡林先生年轻英俊、身材颀长,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很得迈耶一家喜爱。

  

  季羡林先生与伊姆加德的走近,与他撰写博士论文有关。论文需要誊清或打印后方能交付导师。恰好迈耶家有一台打字机,伊姆加德就自告奋勇地替他打印论文。这一方面固然是她热情好客的性格使然,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这时她已经对才情横溢的季羡林先生产生了朦胧的感情。那期间,季羡林先生几乎天天都要去她家,两人的关系开始升温。据说有一次季羡林先生开玩笑地说,我是个穷学生,你打字的报酬可不要太高哟。伊姆加德回答说,我不要什么报酬,只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一个角落。自那以后,无论是雨后初晴的黄昏、布满落叶的小径、或是繁华的市政广场、抱鹅女郎的铜像旁,都留下了他们如影相随的行踪。

  

  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季羡林先生又留在哥城任教四五年,期间亦经常去找伊姆加德打印文稿。迈耶家凡有聚会,都会叫上季羡林先生。特别是遇上伊姆加德的生日,她总要打扮得漂漂亮亮。迈耶一家也总是把他安排在她的身旁。有意无意间已把季羡林先生看作了他们的女婿。季羡林先生也很喜欢这位德国姑娘。但他毕竟是位有责任感的青年,加上祖国传统道德文化对他的影响至深,他要对自己的妻儿负责。他必须果断地结束这段恋情。

  

  让正在燃烧的爱情之火熄灭,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件痛苦的事。那天,当季羡林先生把回国的决定告诉伊姆加德时,她长久地沉默。当知道事情无可挽回时,大义的伊姆加德含着泪水打完了最后一页文稿。文稿的最后,多打了一排字: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

  

  季羡林先生离开哥廷根,转道瑞士。此间同伊姆加德有过几次通信,回国后就断了联系。一九八三年,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曾去原址寻找。住在一楼的人家说没有这个人。其实,伊姆加德当时正在二楼。他们此生唯一的一次重逢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

  

  一九九一年,八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留德十年》一书中不无伤感地写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心里是什么滋味,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据说,香港一位电视台女导演2000年在拍摄关于季羡林先生的传记片时,曾专程前往哥廷根打听伊姆加德的下落。还是那个房间、还是那块洁白的桌布、还是那台银灰色的打字机。已然满头银发然而风韵犹存的伊姆加德还是单身。她说,一切都没改变,我还在等他回来。……我似乎还能打字。关于伊姆加德的下落,还有很多版本。不过,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笔者还是愿意相信这个版本。

  

  季承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冷漠,主要是觉得母亲受到冷遇。在其母去世前夕,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互不来往,时间长达十余年。直到季羡林先生去世前不到一年,他们才冰释前嫌。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季承向父亲磕了三个头,说:父亲,我向您请罪来了。父亲则哽咽着说,你何罪之有啊》这些年,我何尝不是天天想你啊。

  

  如果到此为止,事情也算圆满。孰料季羡林先生去世后,又陡起风波。季承一本《我和父亲季羡林.》的出版,又把季羡林先生推向了风口浪尖。公众所熟悉的那个宽厚、平和、博爱的长者在书中被演绎为孤独、无情、自私的形象。一个公众心中的偶像被如此颠覆,自然会引来舆论的抨击。笔者以为,他们父子俩隔绝十余年,加上季承临近父亲去世前夕才与父亲言归于好,可能引起舆论一些无端的猜测,故而写书以还原事实’.。但笔者以为不妥。一是季羡林先生已经为道义和责任,牺牲了可能给他带来一生幸福的异国之恋。纵然对家庭还有不足之处,作为血缘亲情,当以宽容为上,不可再去伤害逝去的亲人;二来家庭历来不是用来讲理的,而是只能讲感情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一生孤独,家中的三只猫咪伴随他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生活给他关上了一扇窗,却为他打开了一道门。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事业,这才有了我们所熟悉的大学者季羡林先生。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爱玛:热情不等于激情

作者:简·奥斯丁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爱玛》创作于1815年,是奥斯汀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最成熟的一部。小说…

发布者资料
人间小道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11-18 23:11 最后登录:2011-03-13 22:03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