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有一群热衷于文学创作的年轻人,他们对文学前景的思考,对文化的探寻引起了各家媒体的关注。10月11日,安徽三位“80后”作家许多余、余一、左桂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文学作为永恒的主题和时代的印记,每个时代都有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着对文学乃至文化的清醒认识,虽然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涌现,文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广泛关注,但是坚持者和思想者仍在不断涌现。
1983年出生的许多余,2011年出版了《笔尖的舞蹈》和《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两本新书,他表示文学写作不能仅仅为吸引大众眼球,更应该点亮人们的心灵之光。
许多余表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文学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在如此变幻多端的社会里逐渐走下坡路,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商业文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商业文学的“急功近利”正好吻合了当前的快餐文化和短期的市场经济效益。
1985年出生的余一,2009年出版了《当代大学生诗歌创作一瞥》,研究方向:大众文艺、当代诗歌研究及五四思潮研究。他对记者说,随着文化多元化的逐渐明显,诗歌已经很没落了,现如今的状况已经不再是诗歌“养”着诗人,而是诗人一直在“养”着诗歌,这似乎也在印证着目前人类精神的贫瘠。
不过余一坚信,现在我们的诗歌文化是在“上山下乡”,在接受一种非常考验,等到考验结束,我们真正的诗歌文化还会归来,那个时候诗歌又会迎来一个新时代。
1988年出生的左桂,2010年出版了商战小说《突围》,目前致力于“80后”职场小说的创作。他认为,“网络文学在现阶段非常火热,更多的人由书本阅读转向了电子阅读,网络小说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他认为,以穿越、盗墓、言情等题材为主的网络文学,除了给人们娱乐之外,其余的功能都丧失了,有些甚至还起着反作用,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甚至会“戕害”着我们的心灵。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制度去约束。
文学作为对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进行观照的艺术方式,它也担负着培育新的人类精神的责任。中国当代文学需要以崭新的精神品格出现,来推动并引导这一时代的进步。
这些“80后”作家认为,他们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