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精于隶篆,放浪行草——专访著名书法家杨建民先生

时间:2014-12-02 19:19来源: 作者:张行方 点击:
杨建民,笔名杨锦志,网称休闲乐,河南鄢陵人,生于1956年1月,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华书画艺术家研究院理事,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会员…… 杨建民自幼酷爱诗赋书画,30年多年来没有间断

杨建民,笔名杨锦志,网称休闲乐,河南鄢陵人,生于1956年1月,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华书画艺术家研究院理事,中国当代书画研究院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会员……

杨建民自幼酷爱诗赋书画,30年多年来没有间断对古体诗词的欣赏和名家书画艺术的探究。其书法艺术,以篆、隶见长,兼书行、草,尤擅小楷和小篆。其书法作品被北京、郑州、广东、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广为收藏,每平尺价格在1500—3000元,在全国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2004年5月第四届“黄山杯”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赛中,获银奖,其作品《与时俱进》被录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博览》(P32)一书;2006年1月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第三卷.下1061页);2013年入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展;2013入编中国未来研究会主编的《走进大家》一书;2014年入编《推动中国领军人物》一书。2014年入编《中国美术编年史(1949-2014)》一书。2013、2014年在中书协考级中心组织的书法考级考试中分别取得专业一级和专业二级证书。

杨建民髫年即好篆、隶,篆宗石鼓、钟鼎书,隶法汉碑,亦工行、楷,尤擅小楷和小篆,力充气足,俱有韵致。

初见杨建民先生是2013年中书协考级中心在郑州举办的书法考级考试培训班,晚间闲暇我们几位初次相识的朋友在酒店雅聚,在推杯换盏中,探讨书法的现在和未来,其乐融融。杨建民先生举杯喝酒,豪气万丈,耿直率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他当时还预备了二幅书法篆书斗方送了我。

观其挥洒泼墨,洋洋洒洒,驰骋自如,淋漓尽致。篆书的古朴,隶书的恣肆,行书的洒脱,草书的狂放,都在其运筹帷幄之中,精到、厚重、稳健、优美。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很多,大多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象等写法都是很多的,分布结构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写一个人字,可以表现弯腰劳动,也可以表现成跪着的人。甲骨文字的部首形状及位置也是很散乱的,到了秦代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文字经过整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是还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形文字。  

小篆体正势圆,形体要凭、要正,横画逼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小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天。而形成很自然的椭圆形。小篆的字势,凡方折处都是弧形线,少量的在刻印用的缪篆和秦诏版上也有部分的房型体势,但细细观察,仍多是方中有圆,与隶字体势的以方为主,大不相同。  

篆字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书体,左不见撇,右不见捺,不像楷体字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其基本组字的方法,有用点、直、弧三者,笔画粗细一致,起止都要藏锋,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笔弧线结字。

隶书起自秦朝,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指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也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草书艺术的欣赏,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草书艺术的美在哪里。有人说草书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也有人将草书艺术的美概以十点:曰点划飞动,曰笔情墨趣,曰结体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总之,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全唐诗》中没有吟咏楷书之作,而竟有五十七首诗篇美赞草书。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仅有“草圣”而无“篆圣”、“隶圣”。在现代书法展览中,草书(或行草)作品往往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启示似在告诉我们草书的成熟地位和淋漓酣畅的艺术表现力。草书艺术的审美,包含欣赏与剖析两层意思,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欣赏以直觉感受为主,而剖析带有理性分析的过程;不过欣赏总要加以剖析,而剖析又含有欣赏的成份。“观书如览胜”,草书艺术的妙趣未必能一目了然,历险至深者始见奇观。草书艺术之奇伟瑰丽,不在其表而在精神,需要心领神会,方入妙境。一般说来,我们对一幅草书(行书)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是这样的:最先“宏观”,欣赏全幅的整体气势,领略总的印象;然后“中观”,推敲全幅的结构美、章法美;最后“微观”,品味全幅用笔美、点划美、意境美。自远而近,由快渐慢,三者相辅相成,不宜或阙。

通过以上篆、隶、行、草书的技法分析可见杨建民先生在篆书、隶书的书写上是何等的投入,不然怎么会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市场上,其作品都受到热捧和欢迎。加之其更加擅长行草书的研写,也顺应了新时代人们对行草的审美需求,故而使杨建民先生的书法作品更加广为流传。

我们期待着杨建民先生在以后的书法生涯中,广取博引,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暂停时间的手表: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情书

作者:高博洋

主人公伊布是一个不断折腾的男屌丝,离婚一次、失业无数,学过厨子、开过快餐、做过编导,投过资,最后,因合伙人逃跑…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