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余春晖,生于1980年,湖南桃源人,湖南金融文学湘军 “少壮派”,系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方正证券总部办公室,业余从事散文及报告文学的创作。自19岁公开发表作品以来,余春晖迄今已在《创作与评论》《湖南作家》《散文诗》《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百篇,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选萃》《中国新诗110+1》《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等选本,并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散文诗》杂志曾将其列为封面人物专题推介。2014年9月,余春晖出版的散文集《暗香初袭人》(团结出版社),在淘宝、微店等电商平台发售,并在天涯等论坛转载,引发“80后”群体“怀旧潮”,受到广泛关注。 每天清晨,当一缕阳光照进卧室,余春晖就早早起床,安排一家人洗漱吃早点,然后驾车送孩子上学、送爱人上班,之后赶往公司处理案头的各种文件。下班后,如果没有加班任务,他就赶回家,辅导孩子的功课,在锅碗瓢盆中张罗一家人的晚餐。然后,在台灯下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写写文字,让精神得到放松。这就是“80后”余春晖,每天的生活状态。 凭借自己的艰难打拼,刚年过三十的他,已跻身上市金融机构中层。作为总部办公室主任,他每天有开不完的会,有忙不完的应酬,在充满财富梦想证券行业,编织着自己的职业梦想。然而,谁曾想到,在如此快节奏的状态下,他还满怀文学的情怀,写出了一本满怀深情的散文集《暗香初袭人》。近日,借助其在长沙书图书馆召开新书发布会,我们走近了这位湖南金融文学“少壮派”,走进了他充满励志的温情世界,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 求学,在追梦的路上“艰难折腾” 人们常说:“寒门出英才”。余春晖出生在湘西北农村,父母是农民,祖辈在那块贫瘠的土壤上,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要改变命运,唯有读书”,他的父亲如此教育她。 幼年调皮捣蛋的他,成绩并不优秀,数学经常不及格,甚至小学一年级还为此留级过。是严厉的父亲,用呵斥和棍棒,将他驱赶到了考学的道路上。小学某年的寒假考试,他没有进入全班前十名,一进门就跪在了地上,一跪,就是一个下午,任凭窗外凛冽的寒风,吹在瘦小的他的身上。如果按照现在的眼光,父亲的严厉近乎苛刻,却给他带来压力之外的动力。 余春晖求学路,一波三折。从小偏科的他,却屡败屡战。初中毕业,他报考县一中,却因只考数理化,排名全县1000名开外而落榜,中专考试,再次落榜;后来去了某所三流高中,高考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语文非常优秀的他,在考场作文时,为了创新求高分,剑走偏锋写小说,结果走题,只考上了湖南大学的某所分校。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复读。 复读是一段最悲催的灰色记忆。为了避免异样的眼光,他辗转去了常德师院内设的一个补习班。在大学校园里补习高考,这又是莫大的讽刺。记得有一次,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应邀来师院演讲,余春晖去排队买门票,里面却丢出一句“门票只卖本校学生”。这对他是一个重大打击,有段时间,他变得十分消沉,抽烟、喝酒、打牌成了他生活的常态。 后来,他逃离了那所复读学校,开始自学,背水一战。在第二年高考时,他的语文成绩摘获全市“状元”的桂冠,以高出重点大学40多分,被湖南师范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录取。 青春,就该奋不顾身地忘情投入 青春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段懵懂羞涩的情感纠葛,忘情投入,奋不顾身。 余春晖多情,这是他的同龄人的评价。多情,但不滥情,这是他的底线。他向记者透露过自己曾经的一段豪言壮语:“为了我爱的人,我可以为他杀人放火!” 和很多80后一样,大学时的他,经历过两段情感纠葛,一个是校园恋情,一个是网恋。 校园恋情比较大众化,女孩是他的师妹。那是一位身材高挑、貌美多才的四川女孩,她优美的散文,以及那双如同夜空星星的眼睛,吸引了余春晖。后来这个女孩经历重大变故,余春晖在痛心疾首的同时,以一个爱人兼师兄的身份,去关心她,照顾她,陪她哭,陪她笑。后来,他们之间,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也都不了了之,却给了他关于爱情最深刻的思考。 网恋,是他失恋时的“止疼药”。在他最失意的日子里,一个重庆的女孩,通过网络走进了他的情感世界。他的痛苦和忧伤,通过QQ的倾诉,找到了臆想的土壤,得到了些许的疗养。网络的虚拟世界,毕竟难以对抗现实。女孩,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实,而他,却走入了自己情感的“海市蜃楼”,孤零零地守望在自己的“香草山”上。 虽然备受情感打击,却没有泯灭他对情感的寻找。大学毕业后,在株洲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他遇见了现在妻子。那段萍水相逢的擦肩而过,有了长达2年的异地恋。他在长沙买上一束束鲜红的玫瑰花,若干次夜奔株洲。乐此不疲。或许是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他用心经营与呵护这段脆弱的情感,最后赢得了那位银行白领丽人的芳心,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4年后,他的妻子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到了长沙,而他们也结束了这段两个城市间的牵挂,一起在平凡琐屑的生活中幸福着。 文学, 精神庄园与灵魂栖所 文学对于余春晖来说,是一座自我的精神庄园,灵魂的栖所。 从小偏科文史哲,使得他特别喜欢读书。小学时,他就读过四大名著。初中,他就通过过鲁迅、朱自清以及丁玲等人的小说、散文。家里的书不多,他就借村庄里别人家的,最初有小人书,连环画,后来有武侠的,也有历史的,还有文艺方面的。广博的阅读开阔了视野。 他觉得汉字很有魅力,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变成铅字。读中学时,他就开始学习写通话、小说、诗歌,尝试向外投稿,是学校文学社的骨干,在校内外刊物和广播上发表过不少习作。他甚至自费把自己的习作,花高昂的价钱打印出来,提前感受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喜悦。1999年读高三时,他的作品先后发表在《桃源报》《常德日报》,成为高中的才子。 进入大学后,他的文学梦更加是一发不可收拾。尽管阴差阳错中,他进入了与文学无缘的经济系,却成天和中文系的朋友混在一起,甚至还担任了蜚声湖南高校的黑蚂蚁诗社的理事,主持“木兰诗行”,担任校报的副刊编辑多年。湖南师大浓厚的文学氛围,激发了他文学创作的激情,这段时间他的散文登上了《三湘都市报》副刊的头条,在《大学生周刊》等重量级刊物上发表过报告文学、诗歌等,并且大三时与人合作出版作品集《拾穗季节》,为此获得湖南师大文学创作奖,并加入长沙市作家协会。以致后来校友们聚会,还一直把“余春晖”误认为是湖南师大中文系某位才女的笔名。 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他担任总裁秘书多年,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学梦想,在起草冰冷公文的同时,抽空写自己的性情文章,并且担任公司内刊的主编。或许是多了人生的历练和沉淀,他的文字开始更多关注现实,关照历史,关照灵魂,很快,有了很多关于企业管理和历史方面的随笔,发表在各类报刊,而他,也成为公司内领导和同事们公认的“第一支笔”。“我所在的证券行业,是一个充满浮躁的行当,物质的富足,需要精神的滋养,文学,就是一帖最好的‘安神药剂’。”谈起金融行业里的文学梦想,余春晖这样感叹道。 采访时,余春晖还向记者透露,其忘情于文学,源于初中时给女生递“小纸条”的经历。少年的青春冲动,被小纸条极大地激发了,特别是情诗,先是抄,后来自己写,那种情绪被极大地酝酿着,希望有一个倾诉的途径。于是,文字就成了他最初的表达方式。 新书,由爱情点燃的“怀旧潮” 余春晖最大的梦想,就是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纯文学作品集。而在今年9月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暗香初袭人》正式出版,也算是圆了他的这一人生梦想。 《暗香初袭人》共有四个篇章,而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还是第一篇章《弱水三千》,那是他写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散文集,特别是爱情的散文,用情之深、之真,令人喟叹。 在散文集《暗香初袭人》中,而立之年的余春晖,用细腻且动情的笔触,首次披露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四段情感往事。其中《暗香初袭人》写的是中学时代朦胧的早恋,《破碎的温柔》写大学时代的情感纠葛,《我的那座香草山》类似当年风靡大陆的网恋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而《双城记》写的却是朴实无华、最后走进婚姻殿堂的婚恋故事。从早恋到校园爱情,再到网恋,最后到婚恋,几乎涵盖了整个80年代人所能经历过的全部爱情形态。, 与“80后”主流作家创作的“青春”题材作品不同,在《暗香初袭人》中,作者以“80后”而立之年后的视角,重新审视亲情、友情与爱情曾给予过的滋养与关怀,并用独特的怀旧情绪回忆了“80后”们三十年来的各种生存状态,文风质朴,褪尽青涩,尽显成熟,被誉为“八十年代人的精神传记”。目前,这本《暗香出袭人》在淘宝、微店等各大电商平台热售,与之相关的资讯,也在各大微信朋友圈及QQ群疯传,点燃了“80后”群体的怀旧潮。 余春晖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倾情之作,浓缩整个80年代人,几乎所有的青春故事和人生感怀。”他认为,文学只不过是人生副产品,灵魂之所,而情感,却是最重要的底蕴和土壤,会贯穿人的一生,它给了我们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他都是用情的,正如评论家这样评价他:“我们要像作者一样,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余春晖目前担任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也加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凭借文学的底蕴和金融行业10多年的积累,他希望在金融文学领域有所成绩。据了解,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关于财经的小说,明年预计正式出版,走市场化的路子,很可能会畅销。 【访谈实录】: 记者:什么样的生活或是事件让你忠于写作? 余春晖:关于写作,这要得益于我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家里的书不多,我都是借别人家的,最初有小人书,连环画,后来从表哥那边拿了不少小说看,有武侠的,也有历史的,还有文艺方面的,觉得汉字很有魅力,也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变成铅字。小学5年级时,语文老师开始教我们写日记、写童话,还有命题作为,基本上每天一篇,老师会把好的文章作为范文在班会上念,然后组织评选,每一周会选出5篇优秀作文,出黑板报。那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当范文念,发表在黑板报上。那时候我还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经常自己写稿子,在广播里发表,这样一来,自己对于文字的兴趣,慢慢培养和提升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