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从黑黢的云邱山头缓缓升起,天际间一片澄明、清朗。山的合围中,篝火熊熊。一曲高亢、激越、深情的山歌——《梅花坡里人莅啦》,自篝火旁直冲云霄,唱出了一对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原生态的演唱,表现出一种野性、拙朴、狂放的美,那月、那山、那歌、那景,使人深深沉醉。篝火映红了演唱者的脸庞,这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放羊娃——左明科,就这样带着他的歌声走进人们的视野。
山坡上的放羊娃
有人说,左明科的歌,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也许,是因为歌里的每个音符,都浸满他艰辛的成长历程和奋斗史。
7岁那年,正是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龄,父亲撒手人寰,母亲受此刺激精神失常。兄妹四人,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两岁,全凭年迈的爷爷拉扯勉强糊口。幼小的他,常跟在爷爷身后,赶着羊群,翻过一座座大山去放羊。在一处草地肥沃的山坡,羊儿静静吃草,他与爷爷坐在山坡上,默默远眺连绵的大山。终于,爷爷亮着嗓子,唱起了山歌。那一曲曲山歌,婉转、抑扬、动情,像山间的流水,欢快热烈流入他的心房。他幼小的心灵,就这样在歌声中忘记生活的愁苦,接受了最原始的音乐启蒙。
后来,当他一个人在山坡放羊时,也情不自禁唱起了山歌。《茅子哥》的粗犷,《摘花椒》一边劳作、一边吟唱的火热场面,通过他曲调悠扬、情感含蓄的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歌声中,生活的苦涩和曲折,也化做一个个音符,回荡在群山间。
小学毕业后,他考入一所离家几十里的中学。为了让他继续读书,爷爷卖掉了仅有的三头羊,赶着毛驴车送他上学。山道弯弯,毛驴车拉着他简陋的学习、生活用品,一路颠簸来到了学校。
一周的学习结束后,周末,他要一个人背着干粮袋回家。从学校到他家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走着走着,天便黑了下来。岑寂的大山里,常有野兽出没,有时风刮起崖上的沙尘,把他惊出一身冷汗。这时,他便唱起了山歌,只有歌声回荡在夜色里,才能给他壮胆,伴他走过寂寞的长路。
17岁的煤窑工
转眼间,哥哥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家里再也没有力量供他念书了。迫于生活,17岁的左明科拉着骡子去下煤窑。
从家里到煤矿要走30里的路程。每天半夜,左明科都要忍着困乏爬起来,拌好饲料使骡子吃饱喝足,然后踏着星光出门。寂静的山路上,骡子“得儿、得儿”的行走声,成为那段生活铭刻在他心中的难忘记忆。一次,累极了的他骑在骡子背上睡着了。走着走着,不知什么东西吓着了骡子,它一瞬间疯跑起来,把左明科重重摔在地上。骡子也是通人性的,见主人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又静静地跑回来在一旁守候。
就这样一路忍着饥饿和寒冷,天不亮就要到达矿上。瘦小的他,赶着高大的骡子,像壮劳力一样从黑暗的井下往出挖煤、运煤。一起干活的工友们,大多身强力壮,尚是孩子的他,身单力薄,在他们中间极不协调,但干活时,他却从不服输,咬着牙,用稚嫩的肩膀,肩起一担又一担生活的重负。
那时,煤矿工的安全没有保障,今天还在一起干活的工友,明天就可能躺着离开这里。想起这些,干着干着,泪氺就会从他眼里滚落下来,渗进脚下的煤层里。
无数次,当左明科疲累不堪的时候,一首接一首的山歌,就会从他心底唱起。这来自生命深处的呐喊,融入了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融入了多少血泪交织的情感!
歌声,驱走寂寞和疲惫,成为劳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这样劳累一天,能挣6元钱。每月,当他领到用血汗换来的薪水,总是兴冲冲地跑回家,亲手交到爷爷手里,偿还哥哥成亲欠下的债务。
无论再苦再累,他庆幸自己成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以为家里分担忧愁。但一次意外,彻底击碎了他的梦。一次,在井下干活的骡子又突然发威,扬起后蹄朝他踢来,不偏不倚踢在他手上,一截指头瞬间踢飞。痛得昏死过去的他,被工友们送到医院,并庆幸找到那截断指,得以及时缝合。伤愈后,他断然离开了这个浸满血汗和痛苦的地方。
然而,前方的路在哪里?他不知道。
他对着群山喊,回答他的是大山悠长的回声。
走村串户唱红乡间
乡宁“四月八”庙会,商贾云集、人群熙攘,是当地很隆重、热闹的一场盛会。闲来无事的左明科在庙会上闲逛,蓦然看到“某歌舞团”几个大字,生性对唱歌敏感的他,情不自禁走进了剧团。从此,他告别家人,跟随这个歌舞团走南闯北。
三年过去了,随歌舞团四处飘泊的他,餐风露宿、忍饥挨饿不说,竟没获得一次上台的机会。“虽然舞台离我尽半步之遥,但老板从不让我登台表演,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左明科噙着泪回忆。
带着满心的伤痛和失落,左明科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西交口坪头村。迫于生计,也出于对唱歌的热爱,他与朋友搭伙组建了专为红白喜事演唱的民间艺术团,走村串户为人家演唱。
这一段经历,虽浸满辛劳,却是快乐的。站在农家的庭院里、打麦场上,他感觉踏实而欢畅,每一曲歌,都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渐渐地,这个走村串户的小伙子,赢得了乡亲们的喜爱,唱红了乡间。他的一曲高歌,成为红白宴会上最让人期待的保留节目。
更可喜的是,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姑娘被他的歌声打动,更被他永不屈服命运安排的精神所感动,愿追随他浪迹天涯。
然而,他不能让心爱的姑娘居无定所随他漂泊,他要给她一个幸福、安定的家。不久,乡宁县城一间出租屋里,两个年轻人喜结良缘。左明科迎娶回自己的新娘,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乘着歌声的翅膀
2006年,在乡宁县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办的公安系统汇演中,左明科代表乡派出所演唱的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高亢清亮、技惊四座,赢得了满堂喝彩。这个土生土长的原生态歌手,第一次从乡村幕后走到了前台。
乡宁文化界备加关注这个本土歌手,不久,他被县煤炭运销公司艺术团录用,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更广阔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打造他,乡宁县青年作曲家王晋强、词作家闫灵娣、李北祥量身为他创作了《梅花坡哩人莅啦》、《山这边的汉》等歌曲,以本土原生民歌的曲调为音乐元素,经过发展、改编、创新,曲调洋溢着黄土高原高亢、粗犷的特质,充满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新颖、个性、委婉、大气。
左明科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蓝天里尽情翱翔。他频频在县、市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奖。2007年5月,中央三套由毕福剑主持的“五一七天乐”在吉县壶口的录制,他有幸参加,受到剧组各位老师的一致认可。2008年1月份,他参加了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山西赛区原生态唱法“三等奖”。有人惊喜地奔走相告:“左明科是乡宁的‘阿宝’!”但左明科却不认同这个说法,他更愿意做独特的自己。
怀揣着唱歌的梦想,左明科寻找着更广阔的舞台。去年腊月,迎着凛冽的北风,他只身来到北京,成为“北漂”的一员。不停地奔走、自荐,却无大的收获。就在他返回家乡参加一个演出时,却意外地接到山寨春晚杨导演的电话。今年1月25日,当他站在山寨春晚舞台上,唱着他的《梅花坡里人莅啦》,高亢洪亮的声音,一下子让现场观众记住了这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淳朴小伙儿。女歌唱家陈锡敏得知他过年回不了家,特邀请他到自己家过年,并邀请来她的亲朋好友听他唱歌。
大年初四,传来好消息——在全国第四届青春中国艺术展评总决赛中,面对3000多名选手的激烈角逐,左明科力挫群芳,获得总决赛一等奖。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穹苍。”而在穹苍之上,“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我们的草屋。”
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左明科,永不泯灭心中的希望。他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路唱着走出云邱山,走出黄土高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