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行时,舆论是否也该“静音” 这两天周末时值高考,网络一片狂欢。各类报道层出不穷,考生误点被拒的,的哥借“豪表”为考生的,警察荷抢保卫高考的,更少不了,各类专家学者等对作文题目的解读,一片熙熙攘攘的样子。回到个体上,普通的人追忆起了自己的高考,或咏叹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讽刺高考仍旧如此区域性不公平的,专家名人们更是指点起了专业的报考了,哇哦,好不热闹,似乎每个人都为高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这两天正是高考之际啊,这类的舆论探讨对考生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在一定程度上,这何尝不是消费高考呢?对于这针伴随着高考的“喧哗与骚动”本身对考生是害处多与益处,增添了炎热天气下的浮躁心态。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考生根本已经不能做到与社会绝缘了。考生考完试回家的路上打开微博、微信,一系列关于高考的解读都会冒出来,在此时,考生们心态如何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央视在高考第一天就把全国作文播了个遍,专家们又是点评了个遍,在这种缺乏严谨和科学的谈论下,或许会给考生带来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了他的心境,进而导致了考试心态失衡,这种情况恐怕很容易出现吧。经历过考试的人,都知道,考完后突然听到他人一句议论,就怀疑起了自己是否做错了题,不是吗? 高考时,不是所有话题都应该谈论,因为所有的话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十分敏感的。今年高考,最惹人关注的恐怕是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艳兵和另一位考生易政勇在客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受伤而无缘高考的新闻,这个新闻不仅登上了央视,还成了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在舆论的影响下,教育部及时表态,待他们康复后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一些高校也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愿助其圆大学梦。 这个新闻似乎十分励志,不仅体现了见义勇为的社会正能量,也反击了高考唯分数是论的弊病。于是乎,舆论开始关注更是开始呼吁免试录取。但这却引起了笔者的警惕,因为前段时间,在谈论很多地方对高考考生见义勇为加分时,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了反对,怎么突然间舆论转了风向?不可否认,其中有就事论事的因素,但却也侧面说明了,人们对高考的关注缺乏理性。而这种缺乏理性也忽略了考生们,社会绝大多数考生都为了一分一毫在拼命考试,社会舆论却在探讨什么加分,免试录取,同样是考生他们的心态能平衡吗?他们是不是也该考虑,某场没考好,赶紧整个见义勇为去? 作家闫红认为之所以高考新闻满天飞,在于大家对于高考是恐惧的。而从事供媒体工作的我也发现,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对高考新闻越关注,如果说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人才多元发展越来越普及,那么,为何大家还要如此关注高考呢?尤其是在高考之时,这不是给考生增加恐慌因素,把自己的恐惧传递给考生吗? 过来人对高考的关注往往是不客观的,也剥离不了时代因素以及成长因素,未必能够契合现在的高考,过分的关注尤其是高考进行时的关注也是毫无益处。如果说,工地静音是为了考生安静高考,在舆论上也更需要这样的短暂“静音”(发声也要高考结束后),因为这样的静音才能释放正确的信息,正如闫红所言,生活没有那么可怕,它尊重才华,也尊重努力,不管你选择怎样的道路,都别犹豫着老想折回。此言甚是。三秦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