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官员未经批准擅离职守在古代中国将被残酷处死

时间:2012-03-03 22:52来源: 作者:郝吉林 点击:
当然,也有无视制度、不在乎头上乌纱帽的官员。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去杭州当市长途径江苏,江苏徐州有个大学校长兼教育局长(徐州教授)叫陈师道,是苏东坡的粉丝。他听说偶像到了南京,就跟他的顶头上司徐州市市长孙觉请假。孙觉说:“为了见偶像请假,理由不

  古代官员擅离职守者当死罪
  
  擅离职守,就是未经请示、未获批准,执意离开职守之地(岗位)。
  
  翻开各种法典、各级各类规章制度,似乎对擅离职守者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除非因擅离职守造成了特别重大的事故,或者对社会秩序产生了特别重大的影响,一般都视情况给予责任者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等纪律处分。
  
  于是,上班时间赴境外赌博者有之,开房间约会情人者有之、到娱乐场所逍遥自在着有之……
  
  可是,远在三国时期,和三国之后的几乎各个朝代,都严格禁止地方官员随意离开职守和辖区,擅离职守者当死罪。
  
  三国时期,魏国有个姓吉的县长,听说自己的老上司去世了,匆忙去京城奔丧。结果被纠察百官的钟繇逮住,当场打死。
  
  孙权在位时,吴国有个姓孟的县长,自己的母亲去世,他没有跟朝廷请假,就回老家给母亲办丧事去了。孙权听说后大怒,要砍他的头。幸亏陆逊在旁边求情,孟县长才免得一死。按理,母亲去世去尽孝心,这也是为官者的基本道德所在。但是,因为孙权有令在先:“遭丧不奔非古也,今国家多难,凡在官司,宜各尽节。”意思是父母亲去世,当儿子的本来应该回家治丧,可是现在军情紧急、政务繁忙,哪个岗位都不能缺人,忠孝不能两全。哪怕父母去世。各级干部也应该守住岗位,不能回家。
  
  曹操的父亲擅离职守结果又会怎样?《后汉书》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赵咨的官拜“东海相”,相当于现在山东临沂市的市长。赵咨赴临沂上任,途径河南荥阳。荥阳的县令曺嵩是他的铁杆崇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出城迎接。谁知晚了一步,赵咨的马车已经过去了。曺嵩对秘书说:“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于是,放下手头工作快马加鞭去追赵咨。等他快追上的时候,赵咨已出境河南了。
  
  由于曺嵩随意离开辖区,严重违规,未等朝廷怪罪,曺嵩自己便递上辞呈,辞职回家做了老百姓。
  
  从以上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封建时代的朝廷对官吏的约束是很严格的,官吏们在践行这些制度方面也是较为自觉的。正是由于有了这些自觉,在制度面前,处罚才能体现平等。
  
  当然,也有无视制度、不在乎头上乌纱帽的官员。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去杭州当市长途径江苏,江苏徐州有个大学校长兼教育局长(徐州教授)叫陈师道,是苏东坡的粉丝。他听说偶像到了南京,就跟他的顶头上司徐州市市长孙觉请假。孙觉说:“为了见偶像请假,理由不足,不批准!”陈师道改口请病假,孙觉还是不批准。陈师道情急之下径直跑到南京见了苏东坡。这还不算完,他竟然还一路追踪苏东坡到了杭州。陈师道的为官命运可想而知。
  
  虽然古人的为官秩序有可供欣赏和可供赞许的一面,但缺少人性化是其显著的缺陷。以人为本是治国之本,也是治官之本。比如父母去世,前往治丧,竟然不获批准,这显然有违人的本质要求和基本需要。
  
  古人治官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喝公家的酒,喝出罪来”、“官员嫖娼被捉,终身不得录用”、“官员到古玩铺坐坐,也属违法”、“官员出书营私,摘乌纱帽”等等。这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东西没有被后人有效地继承和创新,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凌晨四点半: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作者:孙明钧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