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将军李靖打造君臣典范关系

时间:2012-12-03 18:22来源: 作者:文城 点击:
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能与李靖的关系能处理得如此之好,实在是很了不得的,比起刘邦、朱元璋,甚至赵匡胤,李世民是少有的明君,开怀大度,诚以待将。比起韩信、徐达等,李靖是十分幸运的,他长期兵掌兵权,屡受重用;比起石守信、王审琦等,李靖也是很庆幸

  唐王朝李世民的政治管理策略很值得现代管理学研究者关注。
  
  唐“贞观之治”之所以辉煌,之所以为历代所传颂,首先在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心胸宽广,特别是在于他对文臣武将的极大的信任,当然,也在于文臣善于出谋划策,敢于犯言直谏,武将能赤胆忠心,同心同德。其中,唐太宗李世民与开国功臣李靖的亲密坦诚的关系,堪称历史上帝王武将关系的典范。
  
  这两位君臣留下了关于军事兵法问答和谈论相关军事政治问题的可贵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也称《李卫公问对》。李靖是唐初很有文韬武略的大将,他不是一般带兵打仗的将军,而是很有学问的将军,他不仅知识渊博,据说还收集很多兵学著作,可惜,但到宋代几乎都遗失了。幸亏唐宋之际,懂军事韬略的人辑录了唐贞观时期这两位君臣的事迹,成就了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对此作过考辨。宋神宗元丰三年(1018年)《李卫公问对》被钦定经典兵书,收入《五经七书》。
  
  唐立国前,李世民是胆略过人、能征善战的军事统帅,他围攻洛阳,逼降王世充,战虎牢关,俘虏窦建德,战功卓著,是创造很多战场奇迹的常胜将军。这样一位有丰富战场经验的帝王,与他的得力大将李靖,当然是很有共同语言的,在军事韬略上必然是很有沟通的话题的。
  
  作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李靖早年就表现出军事天才。他出生于官宦之家,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他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他父亲李诠官至赵郡太守,李靖年轻时常与舅父论孙、吴兵法,隋吏部尚书牛弘早就称赞李靖有“王佐之才”。
  
  李渊太原起兵,攻占了长安,李靖被俘,临刑前对李渊疾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欣赏他的气魄,李世民爱慕他的才识和胆略,将他释放,他被召入李世民幕府,充做三卫。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后来,协助李孝恭攻陷江陵,逼降萧铣,又领兵越南岭,达桂州,连下九十六州。他还协助李孝恭,屡献良策,一起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之后,李靖被调到北方,先为灵州道行军总管,以抗击东突厥。后升任兵部尚书,兼任定襄道行军总管,多次亲自带领轻骑,突进敌方腹地,最后灭了东突厥。唐太宗时,李靖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
  
  李靖懂得知足而退,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十月,担任宰相职务满四年的李靖以足疾诚恳请求辞任,唐太宗特赐一条灵寿杖,以帮助他疗养足疾,并特告如足疾稍好些,每二三天可到中书、门下平章政事。两个月后,吐谷浑进犯凉州,唐太宗认为身经百战、足智多谋、威震四方的李靖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可惜他足疾未愈,而李靖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一听朝廷将远征吐谷浑的消息,顿时精神振奋,顾不上足疾与年事已高,主动请求挂帅,领兵远征,君臣很是默契,唐太宗立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大军,与吐谷浑进行大规模激战,最终平定了吐谷浑。
  
  李靖料事精准,侯君集也是一员虎将,太宗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李靖教些一般性的,精微之处则不教,后来侯君集上奏太宗,说李靖不授兵法精要,将来必反,太宗听后责备李靖,李靖说:“此君集反耳。今中夏乂安,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异志焉。”至贞观十七年四月,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处斩,事实证明李靖的预见是准确无误的。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当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隆重安葬,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坟墓设建如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犹如表彰卫青、霍去病一般。
  
  李靖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之一,排名地八,紧跟着功勋卓著的慰迟敬德。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是唐朝少有的出将入相文武大才,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李靖高度的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帝王与武将有如此亲密,如此坦诚,如此持久的关系,确实是十分难得,史上并不多见。
  
  在《李卫公问对》的上卷中,可以感受到唐太宗与李靖坦诚而深入地讨论兵法中的奇正问题。李靖详细分析奇正关系,在他看来,“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而归结到一点上,“孙武所谓‘形人而我无形’,此乃奇正之极致。”虽然用兵在于出其不意,常讲出奇制胜,但在预备阶段却应该“教正不教奇”,“正”是根本。李靖在李世民面前,能熟练地讲奇正之道,并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说明他对兵法谙熟于胸,并且是结合实战而总结出来的,难怪他一生经历许许多多大战,几乎是战无不胜!
  
  该书的中卷,李靖展开讨论了很多兵法问题,包括虚实、主客、阵法等等。他认为虚实、主客归根结蒂是奇正问题,而在根本上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问题,战场上,占居主动是关键。在讨论阵法时,李靖分析了军制,他解释诸葛亮的八阵法,并对八阵法进行改进,新创了“六花阵”。其实,阵法的本质在于以正御奇,以有备应无备。他把孙子的“兵,诡道也”的思想应用于分析五行阵,强调“兵形象水,因地制流”。
  
  在该书的下卷中,所讨论问题展开得更广,既继续讲兵法理论,又讨论政治、人事等方面的问题。李靖评论古人得失,颇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如,对于汉高祖善将将之说,李靖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刘邦跟项羽一样都不善于将将,在他看来,刘邦之所以能获胜,在于张良和萧何的得力辅助之功。张良是高瞻远瞩的谋略家,他劝刘邦不要立六国之后为诸侯,此策太重要了,避免了分权分裂和战乱重起。萧何是十分称职的后勤部长,他能持续不断提供钱粮军需,使刘邦屡次扭转局势。李靖还坦诚评价当朝的开国元勋,大胆直接地对李勣、李道宗、薛万彻、长孙无忌等的得失作出评价。
  
  最值得注意的是,李靖为唐太宗提出了一条别人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建议,他建议太宗废免大将李勣,然后让太子再起用他,使李勣对太子感恩载德,知恩图报。李靖与李勣的关系很好,他曾把兵法传授与他,算是有师徒之谊,李靖对唐太宗这样建议,足见君臣的关系何等亲密,也可看出,李靖不是一般的武将,而是在政治上富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
  
  《李卫公问对》当然是后人所编,唐太宗和李靖未必果真如此对话,但所记载的这些对话流传下来,并被接受,说明君臣的这种亲密关系,其真实性是被认可的。帝王和武将,关系能如此亲密、协调、坦诚,那真是历史上少有的,堪称典范。
  
  在唐之前,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默许吕后杀掉开国第一大将韩信,还杀了其他武将如彭越、英布等,成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典型事例。
  
  唐之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杀的开国功臣就更多了。徐达被钦命吃蒸鹅害死,朱文正被囚禁死于狱中,傅友德被赐死,廖永忠被杀,冯胜被列入蓝玉案赐死等等,帝王与武将的关系水火不相容。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对待武将稍好些,他没有杀功臣,但对大将手握兵权十分忌讳,生怕手握重兵的将领像他自己一样,重演“陈桥兵变”,所以,他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迅速接除了大将的兵权,让那些开国大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提前养老,高明而无情地疏远了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军们。
  
  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能与李靖的关系能处理得如此之好,实在是很了不得的,比起刘邦、朱元璋,甚至赵匡胤,李世民是少有的明君,开怀大度,诚以待将。比起韩信、徐达等,李靖是十分幸运的,他长期兵掌兵权,屡受重用;比起石守信、王审琦等,李靖也是很庆幸的,他身为大将,能成帝王知己,相与论兵法,与之献韬略,善始善终,荣耀谢幕。
  
  

顶一下
(10)
83.3%
踩一下
(2)
16.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沙漠秘井:寻找贩奴驼队的踪迹

作者:(德)卡尔•麦

阿拉伯一部落妇女被虏,她们即将被贩卖为奴。本尼西协助总督的船长破获这起大案,可茫茫沙漠哪儿有贩奴驼队的踪迹?经…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