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明朝为何频发宦官误国事件

时间:2014-08-13 04:30来源: 作者:杜文子 点击:
明朝之前也曾发生宦官为祸之事,严重时如中唐后期,宦官甚至可以杀死或更换皇帝,因此,建国后,朱元璋对宦官一直保持警惕与戒备,他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在皇宫立了块铁牌子,写着:严禁宦官干预政事,预者斩。他还规定,宦官级别不能超过四品。朱元璋

明朝之前也曾发生宦官为祸之事,严重时如中唐后期,宦官甚至可以杀死或更换皇帝,因此,建国后,朱元璋对宦官一直保持警惕与戒备,他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在皇宫立了块铁牌子,写着:严禁宦官干预政事,预者斩。他还规定,宦官级别不能超过四品。朱元璋一朝,宦官只能做些挑水扫地传达之类的工作。为防宦官弄权,朱元璋还禁止宦官读书。掌管图书典籍的宦官,只要能认点字就行了,稍微文化高点的,也只限于那些为皇帝记录诏令的少数宦官。

然而,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大明王朝却成了历史上宦官祸国最严重最惨烈的朝代。

成祖朱棣重用司礼监太监,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隐事”等大权,以致出现宦官马骐激变番邦的事件。若说朱棣时马骐误国还只是个案,那到明宣宗时,宦官专政则开始泛滥了。宣宗元年,在内府竟然设立了教习内官监的内书堂。宣宗时,太监开始代表皇帝到全国各地采集奇花异草,珠宝珍玩。但那时太监还不敢太造次,像袁琦、裴可烈,都是皇帝十分宠信的太监,一旦犯错,立即被诛杀。上面提到的马骐,因贪欲而使交趾造反并脱离明政府统治,最后也被砍头。这说明太监还不能形成重要势力,皇帝还可以管理。

但,明英宗后,太监变得无所顾忌,开始染指军队矿山等等,地位日益上升,甚至凌驾于内阁大学士之上。嘉靖初年,太监见到内阁首辅,要打恭作揖行礼,到嘉靖中期,太监只需要对首辅平视行注目礼就行了,嘉靖后期,严嵩任首辅时,还要向太监拱手作揖才能进宫。嘉靖朝和太祖朝还是宦官没有得势的时期,其他时期,太监的权势如何,大家可以放胆去想象了,《明史》说,崇祯时,内阁大学士新上任,首先要到司礼监太监那里请安报道。

明朝皇帝是权力是如何滑向宦官手中的呢?

首先是朱元璋设定的政治制度存在缺陷——皇帝与大臣沟通需要经过宦官。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明朝渐渐形成了内阁帮助皇帝批复奏章的体制。按照这个体制,明王朝的内阁不能单独行使职权,他的权力来自于自己的“票拟”和皇帝的“朱批”。

票拟,又叫票旨、条旨。通常情况下,全国各地各部门的报告文书先汇集到通政司,通政司登记在案,录下副本,然后将所有文书转给皇帝,皇帝看了之后并不发表意见,而是转到内阁,由大学生将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后,分别贴在这些报告的封面上,返还给皇帝。皇帝要是同意了,就是红笔抄写工整,颁行全国。内阁大学士的意见叫“票拟”,皇帝的御笔使用朱笔,叫做“批红”。经过批红的文书,再登基备案,录下副本,然后分发各地各部门执行。

只是,大学士跟皇帝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对皇帝如何裁决,是不是依照大学士签注的意见裁决,甚至会不会作相反的裁决,大学士不知道,他们很少有向皇帝当面陈述解释的机会。像嘉靖万历时期,皇帝身居宫中,大学士数年甚至数十年都看不到皇帝的影子。

比如,朱见深在位24年,始终藏在深宫,大臣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大臣。朱见深死后,朱佑樘登基,依然龟缩如故。38年来皇帝第一次召见内阁,大臣第一次见到皇帝真面目,也只是皇帝朱佑樘跟几位大学士谈了些家常就结束了。

内阁大学士及其他大臣见不到皇帝,他们之间的沟通,就需要宦官这座桥梁。

明政府的宦官组织,共有40个机构(12监,4司,8局,16杂房),司礼监太监仅仅只是40个机构中12监之一的首长,但却是一个最高职位,可谓太监之王。原因很简单,他负责伺候皇帝,并担任皇帝和内阁间的跑腿工作,最接近权力中心。大学士签注的意见,必须司礼监太监先看过,才能到达皇帝处。

其次,《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冀分析的,是皇帝不理政事。

明朝宦官祸患最厉害的三代皇帝:明英宗和明熹宗两朝,皇帝幼年登基,难以料理朝政;正德皇帝荒淫无度,不肯料理政事。这样太监便有机会愚弄皇帝,从而窃夺权力。

正德皇帝朱厚照15岁登基,正是贪玩的年纪,司礼太监刘瑾,经常趁朱厚照玩乐时,请他批阅奏折。朱厚照就大怒说:“你不会代我批吗?我用你干什么?”而刘瑾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从此司礼太监成为皇帝的助手,大学士反而降为司礼太监的秘书——凡有奏折,刘瑾先带回家,与妹夫商量处理意见,由于他们胸中墨水少,写出来的批复言辞粗糙,就交给大学士加以润色,然后再呈给皇帝。这样一来,本属于内阁的票拟权就落到司礼太监手里。大学士的发言权就少了很多。到了后来,大学士都是由宦官推荐。

刘瑾之前的王振,早揭开了宦官当权的序幕。英宗朱祁镇继位时6岁,司礼太监王振带他玩,朱祁镇对他很敬重,称之为“王先生”。在能管得住他的张太后死后,王振威风大增,无人能控制他,权倾朝野。

朱见深继位后,大太监汪直更是利用皇帝懒得理政的毛病,窃取了皇帝的权力,自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

清朝和明朝的行政制度相似,清朝设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也是由宦官在皇帝与军机大臣之间传递。但清朝并没出现宦官专权现象,原因就是皇帝勤政。清朝十二帝,基本都很勤政,经常接见臣下,这样就压缩了宦官弄权的空前。明朝荒唐皇帝多,是宦官弄权频发的主要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凤凰盗:千万国宝的生死较量

作者:唐小蓝

以真实存在的历史未解之谜为主线,展开的寻宝之旅,揭露人性真善美。解谜过程,为本文增加了神秘色彩;寻宝之旅,为本…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