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一个热爱祖国、关心民族前途的志士仁人,他寻找民族的病症,为民族开药方。然而,他对汉字兴师问罪,则是开错了药方,误把“砒霜”当“良药”。请看他关于汉字的两次重要论述:
1934年8月,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他临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报访员”时,更坚决地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理由是:“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语言比较外在的东西,所以一种语言可以没有文字,可以借用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换文字系统。汉字是汉民族独立创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记录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古往今来中国人进行复杂的理性思维的工具。
汉语选择汉字,并不是偶然的,是由汉语的词汇语义系统、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等这三个因素决定的。要知道,这三个系统是汉语的基因,汉语的灵魂,它们是无法改变的。详细论述请看拙文《天下华人不该犯的一个常识错误》(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f05000101pvfo.html)
环顾一下中国周边这些国家,越南原来用汉字,现在拉丁化了;菲律宾干脆用英语做官方语言。然而,日本一直用汉字,它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都领先。日语离不开汉字的原因也是由它的语音、词汇、语法决定的。
离开汉字实行拼音化会导致什么结果?最起码马上会引发下面几种情况:
一、把所有的人都变成文盲。汉语的同音词太多,不少词写成拼音会完全无法辨认,也会大大降低人们的阅读速度,极大增加理解错误。
二、割裂中华文明。后人将读不懂古代文献,中华文明由此而被遗忘。
三、不同方言区的人无法沟通。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很大,主要靠文字沟通,维系社会联系和国家统一。如果去除汉字,方言之间的差别就会演变成不同的语言。
其实就儿童学习语言的记忆负担来说,汉字不必字母文字的大。中国小孩只要记住2000左右的汉字,就会通过排列组合,迅速掌握成千上万的词汇,然而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其实只相当于学会了26个“汉字的笔画”,英语的每一个词都有很大的记忆负担。拿各种各样的“羊”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小羊 lamb; 绵羊 sheep; 山羊 goat; 公羊 stud ram; 母羊 ewe; 羚羊 antelope
学汉语的小孩,只要记住了一个“羊”字,就可以立即学会几十上百的各种“羊”单词;然而学英语的小孩,学了sheep,并不知道goat的意思,不同的羊的概念写法完全不同,得一个个去记,而且容易忘掉。学英语的记忆负担一点儿不必汉语低。而且英语的口语与文字脱节越来越严重,一个人并不能通过发音而知道它的写法,也得一个个去记。
关于汉字,也不要走另外一种极端,盲目吹捧它的好处。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说:
“汉字是形、声、义相统一的象形文字。它不仅是符号,而且还是艺术,是科学,是文化。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文字及以其构成的语言,既能开拓人的左半脑,又能开拓人的右半脑,启迪右脑的原创性功能。”(见《国魂凝处是诗魂》)
汉字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不是图画,是否具有“既能开拓人的左半脑,又能开拓人的右半脑,启迪右脑的原创性功能”,尚没有任何心理实验根据。
同时,我们应该清楚汉字在科学抽象上的局限性。英语的字母可以直接用于科学符号,比如x、y代表任何变量。然而任何汉字都有自身特定的意义,影响科学抽象。这是中国古代没有发现科学公式、定理的文字因素,也影响了中国人的科学抽象能力。所以,未来在重视汉语的同时,在幼儿教育中也要引入字母以弥补汉字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