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们这一生会拥有很多证件,来证明我们的身份和其他的一些信息。近些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办证难”的经历。比如,给孩子办个准生证,有人历经数月,往返几地,准备十几份材料。(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众所周知,《出生医学证明》是婴儿的有效法律凭证,按照规定,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内,要到生产的医院换取正式出生证明。但是近日,贵州贵阳的不少新生儿父母反映,多家贵阳的医院都给不出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 最近,有些新生儿“万里办证路”的第一步就不太顺利。他们出生后的第一张证件《出生医学证明》办不下来。拿不到这张证的原因很简单,但咋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没纸了。 听到这个原因,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没纸了续上啊,这不是个事儿啊,怎么能有这种原因呢?真能因为这个,就没法办出生证了吗?是什么样的纸,这么难拿?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得不说,当前很多群众去政府部门办事都存在“办证难”的情况,“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样的服务态度基本在很多政府部门都能够遇见,往往是证没办成,反倒还受了一肚子窝囊气。 其实,这些无疑都反映出一些机关工作作风问题,工作人员不踏实,自身素质差,对人民群众没感情,这也就是“四风”中最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 笔者认为,群众存在“办证难”的关键问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工作理念存在偏差,个别工作人员仍停留在“管”的阶段。从制定的规定、办理的流程,到要求的证明、需要盖的章等,着眼点都是如何才能管得严、管得住,而较少去考虑如何服务好、如何简化流程和方便群众,结果是干部受了累,群众有意见。 二是我们的行政程序设置有一些问题,比较复杂,不是很科学,不符合便民原则,也说明我们的行政许可这块还是有部门利益在作祟,门槛太多。 三是因为行政制度运行不是很顺畅,制度的差错导致需要个人去扭转制度的差错,这也是整个大环境所造成的。 笔者认为,“纸没了”绝不是没办到出生证的理由,一张薄纸能有多贵?能贵过一个新生儿的身份证明么?因此,要使新生儿顺利办证,还需从政府、医院协同合作,出重拳加以整改。(刘洛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