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媒体陆续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提醒人们“不要神话德国制造”。 其中一些文章援引《南德意志报》等德国媒体的撰文,指出中国某些“江湖传说”夸大了“德国制造”的“魔力”,比如最出名的“青岛下水道油纸包神话”就是无稽之谈,油纸包固然是子虚乌有,当年“德国制造”的下水道也只占今天青岛市下水道总长的3%,青岛城即便真的全城无积水,“德国制造”的贡献也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些文章强调“德国制造业没那么神奇,体制有沉疴”;更有文章指出,诸如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小学无作业”、“德国式阅读”、“火车从不晚点”、“街上无小偷”、“厨房如实验室”之类“神话”,也是过分夸诞、甚至向隅虚构的。 纵观这些文章中所提的“德国问题”,其实仅有一部分涉及“德国制造”,而另一部分则实际上是“制造德国”的问题——那些关于德国学前教育、社会治安和生活等方面的“神话”,在德国本土鲜为人知,却在中国“江湖”流传甚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某些好事者的“制造”。 这种“制造德国”,动机不外乎两种。 一类是中国文人古已有之的“借喻劝讽”传统,想通过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来推动中国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只不过中国古代文人习惯于虚构一个“理想的远古完美世界”,而如今某些人则推陈出新,把古人笔下的“唐虞三代盛世”置换为“美丽德意志”而已。这种做法用心虽然良苦,但在资讯发达的当今世界却不足为训。道理是明摆着的——网络时代证真、证伪都很容易,编造的“神话”很容易被戳穿,一旦论据被证伪,论点即便再怎么美好,也会令人们疑虑重重,而这显然与始作俑者的煞费苦心背道而驰。 另一类则是网络时代营销“段子手”惯用的“骗粉”手段,事实上这类“制造德国”的童话能大行其道,和“段子手”们花样百出的炒作、转发关系巨大。这自然就更不足为训了。事实上随着“段子”的陆续被戳穿,“段子手”们的市场也在迅速萎缩。 而另一部分真正涉及“德国制造”的内容,则需要更认真、更全面的分析。 一方面,诸如“油纸包”、“下水道”之类神话的确是虚假的,其成因和动机也一如此前“制造德国”的两类,不管这种神话制造者的初衷是怎样的,其效果都不足为训——哪怕自信是在“传播正能量”,借助虚假的例证,纵使一时收效甚佳,最终也必然与初衷南辕北辙,何况未必如此? 除此以外,对“德国质量”的某些褒扬,也的确存在过谀或只强调先进性、不强调劣势的现象,如只谈其精密,不谈其复杂;只谈其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谈其令人咋舌的“优质优价”,等等,对“德国制造”在当今国际市场上所遇到的瓶颈和挑战,也有分析不够之嫌。 但另一方面更不应忘记,和“德国制造”相比,“中国制造”还差得很远。 虽然这些年发展迅猛,但“中国制造”在许多领域还处于追赶者、甚至模仿者的地位,在国内外用户和市场心目中,也仍然是“价廉物美”、甚至“价廉物不一定美”的代名词。在相当多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处于前有险阻(发达工业化国家价格高、质量也高的高精尖产品)、后有追兵(其它后起新兴国家质量更低、价格也更低的替代产品)的地位,而无法像许多经典“德国制造”那样,处于“唯我一家、别无分号”的技术、产业优越地位。 今年是“德国制造”标签诞生128年,而“德国制造”标签最初却是由当年的制造业王国——英国为区分“劣质”德国工业品和“优质”本国工业品而创制的歧视性标签。当时的“德国制造”和今天“中国制造”一样,处于对英国货的追赶者、模仿者地位,但当年的德国人既不自暴自弃,也不讳疾忌医,经过不懈努力,很快让原本的歧视性标签,蜕变为“优质名牌”的勋章和名片。 客观分析、指出“德国制造”的不足,摒弃对其夸诞虚饰之词,是应该甚至必须的,但绝不能因此忘记“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间的巨大差距,更不应因此忘记了对“德国制造”真正优点的学习、取法,和对其从追赶者、模仿者变成领先者历史经验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