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河南周口平坟运动:权力再大也扼杀不掉传统
时间:2013-02-21 18:17来源: 作者:萧锐博客二世 点击:
次
平坟复耕,殡葬改革,能上得了台面的说法看似都没有问题,但也就是在这种堂皇的宣示之下,可能起点只是主政者的随口一说。政令借行政权力强行、急切推开,俨然势不可挡,不仅没有解决问题,更创造了问题。比如大动干戈的平坟复耕,与遮遮掩掩的土地管理“增减
不到一年时间,河南周口,上演了一出从平坟到圆坟的多幕剧。日前,有媒体报道,曾历经数月、顶着诸多争议被铲平的两百多万座坟墓,在2013年的除夕前后,“一夜之间恢复了百万座”,而基层官员则表示在“等待上面政策”。
围绕周口“平坟”所延展开的各方讨论,涉及民俗传统、政府权力边界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等多个维度。但核心一直未有转移,那就是在民众自主权利与传统习惯面前,行政权力何以自处?被平掉的坟头一夜间就重现了,“2天平的坟2小时就圆了起来”,现在回望不久前当地政府和媒体口中如数家珍对平坟的那些民意支持,所谓“外界议论纷纷,但周口的田间地头显得很平静”,活脱脱成为一个怪诞的笑话。当然,那些一夜间恢复起来的坟头,倒依然“显得很平静”。
依据《人民日报》2012年12月初《周口殡葬改革调查》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周口市殡葬改革推行10个月,平迁坟头246万座,恢复耕地近3万亩。恢弘如此的数据呈现之下,村民的坟头是怎样平掉的?按照彼时的官方文件说法,包括了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和谐推进等措辞,加之主题演讲比赛、树典型立模范等老派做法,营造出“民众踊跃参加,激情洋溢”的某种气氛并不意外。至于后期“工作上存在思想急躁、方法简单的问题”,以及“平坟铲头触痛了生者追思的亲情、放大了埋怨情绪”的范围,则循例控制在“个别地方”这个惯用尺度内。坟头平了,成绩与问题又成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
平坟复耕,殡葬改革,能上得了台面的说法看似都没有问题,但也就是在这种堂皇的宣示之下,可能起点只是主政者的随口一说。政令借行政权力强行、急切推开,俨然势不可挡,不仅没有解决问题,更创造了问题。比如大动干戈的平坟复耕,与遮遮掩掩的土地管理“增减挂钩”之间,究竟哪个更接近决策本旨?尽管有当地官方说法竭力否认后者,但也有周口市县官员曾向媒体透露,平坟新增的土地被统一向上级申请“增减挂钩”指标,能置换多少建设用地,尚不可知。
不难看到,几个月前的政府与媒体,曾频频使用具象到个体的民众表态,而今重又立起来的坟头则用“直接打脸”的方式表明态度。公共政策的做出与执行,其所需要的民意评估与征询,显然与碎片化的个人说法存在极大差异。情急抑或偷巧,找到或是制造某些支持的声音,用以模糊和替代制度化的民意表达程序与平台,收获的教训已经足够多,周口只是最新的例子。更何况,平坟也可以平出三六九等,与平百姓坟头的势不可挡遥相呼应的,是对所谓知名人士、副处级以上官员的特权式豁免。
自信满满的权力者,可以在几个月内铲平数以百万计的坟头,但是否用心考虑过“如何化解愤懑于心头”的问题?曾有北京市委宣传部豫籍官员投书《南方周末》,只为问一句“平坟一定要简单粗暴吗”,读来令人唏嘘。民意哪怕真的不配得到尊重,那么“顶硬上”的过程是否可以稍微温柔点、轻点?当然,当政者也可以浑然不知,或者虽明知却“宁可不知道”,当无视成为一种惯常的态度,公信力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最后的筹码。
去年底,国务院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删除其中“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表述。是大形势突变放缓了周口“平坟”的脚步,还是一直存在的民声民意上达天听?@人民日报微博昨日说,“民心向背值得当地反思”,“不应该用运动式执法将民意碾得粉碎”,言之切切。避免“到头来,灰头土脸、骑虎难下”的周口窘境,权力者均须“应以为鉴”。要从周口“平坟”所引发的权力与民意拉锯中有所省思,靠权力铲不掉传统,而且哪怕再有远见卓识的政策判断,再苦心孤诣的为了民众好,也无法把公民永远当成襁褓中的婴儿。诚恳地征询民众意见,直面民众忧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是一门权力者没有补考机会的必修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