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白鹿原》会不会给我们惊喜?
时间:2012-09-07 20:27来源: 作者:赤道蚂蚁 点击:
次
本月13日,电影《白鹿原》终于要全国公映了,最近一段时期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类话题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至于票房会呈现出来一种怎样的表现,心里最忐忑不安的应该是导演王全安吧。 其实,电影《白鹿原》的诞生是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的,这部片子历时9年,
本月13日,电影《白鹿原》终于要全国公映了,最近一段时期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类话题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至于票房会呈现出来一种怎样的表现,心里最忐忑不安的应该是导演王全安吧。
其实,电影《白鹿原》的诞生是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的,这部片子历时9年,先后经历了更换导演、更换演员,甚至被迫撤资等一系列风波。回望中国电影的制作历史,从来都没有一部电影作品这样不省心过,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拍摄俨然就是各时代导演的一次接力比赛,一个接力棒从“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手里传给“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然后再辗转交由王全安,作为一个“烫手的山芋”,接拍这样的作品,各种压力显而易见。
原著《白鹿原》是用陕西方言写成的,它是一部有着很强地域性的小说,彻头彻尾都贯穿了浓郁的关中风情,因此,这部电影自然该由陕西自己人来进行拍摄,这似乎就是似乎顺理成章的事情。这部作品不仅用人性最原始的声音凸显了陕西人尤其是关中农民的精神特质,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里人类对生命的坚持和尊重。这样的作品给人们最直观的一个印象就是血性,虽然作品中关于陕西人性格的质地依旧是外表看起来木讷,但是他们的性子绝对还是“一根筋”,甚至还有些暴烈。另外,《白鹿原》中所折射出的情爱是整部作品的亮点,它将源自于人性最原始的灵和欲用最真实的笔触刻画出来,继而展现在我们面前,创造出一种脱俗的人性美。地域特质和人性释放的完美结合是这部作品的精髓,它真实地反映出了关中这片热土的繁衍力量。因此,不管怎么说,想要拍摄出一部完美无瑕的《白鹿原》,确实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原著《白鹿原》曾经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巨著一度畅销达20多年,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先后有几代人都痴迷于它的故事情节。然而,如果要把这部具有史诗气质的文学作品一改文学的常态,用光影音画的形式来展现成为一部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想法。由此可见,影片《白鹿原》改编的过程必将经历九死一生,举个例子说,它就好像是主动跳入一个神秘莫测的陷阱,跳进去后既要不怕死,也要有智慧,但是不管再怎么努力,都必须想方设法从陷阱里跳出来。
如今,《白鹿原》真的跳出来了,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由于它的太庞大,我们无法悉数其中精华,曾经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用方格纸的介质展现了半个世纪里近百人的历史,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纷繁迷乱的情感游离,到底要用怎样的形式来把它们灌输进电影里面去,推拉挪移的镜头何以全部容纳?因此,从改编的既定意义上来说,首先就必须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然后再进而重建一部完整的电影,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原著“太大”束缚,才能放手大胆地来做电影。在影片的拍摄上只有抓住了其中的两条主线索,才不至于偏离历史,偏离事实,一个是关于历史、时代大背景的风云变幻;另外一个则是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或许只有大胆地将原作打散,而后再进行筛选、简化,才能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电影文本,虽然它源自小说,但是必须要赋予它电影本身的语境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能带给观众新鲜的体验和感性滋味。
九死一生的《白鹿原》一直都在努力的做着,所有的制作者实际上都是在原著的引领下重走了这样一段历史的,才可以让观众通过电影也获得这种历史的在场感和参与感。
然而,不管电影《白鹿原》如何的改编,它想表达的主旨一直都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100年前,中国的农耕文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下,一度发生了扭转,我们被迫无奈只有向西方学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我们就有了100多年来的自我批评和检讨反思。在此过程中,中国人一直都在质疑、动摇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一直都在受挫、愤怒、迷茫,同时也一直在找寻自己的方向。一个国家体制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建成,而一个民族心理、伦理价值绝不可能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撑和约束,纵然我们的精神在不断的受“苦”,纵然被摇摆到头破血流,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万万不可失守的。因此,《白鹿原》一直都在坚守着这一个精神家园。
经过反反复复的颠沛流离,电影《白鹿原》终于就要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了,这部作品曾经以那般谨慎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对他的猜想,关于它的各种说法也曾经让我们在期待之中质疑过,如今它真的来了了,只是这部最初版本长达四五个小时,而最终却要被剪辑为两个半小时的作品,确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姑且不去追究被删减的部分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吧,我们姑且相信被留下的绝对是精品。
《白鹿原》,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再等几天也无妨。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