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谜事》:切肤之痛令观众感同身受
时间:2012-10-23 19:49来源: 作者:慕容天涯 点击:
次
《浮城谜事》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把不锋利的手术刀,瞬间就割开了这个社会不正常的一切。但是不锋利非贬义,而是那种切肤之痛令观众感同身受。 相对于大部分导演拘泥于古装大制作或是处于转型期,一直敢于直面时代的娄烨属于第六代里的另类。他的镜头就
《浮城谜事》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把不锋利的手术刀,瞬间就割开了这个社会不正常的一切。但是不锋利非贬义,而是那种切肤之痛令观众感同身受。
相对于大部分导演拘泥于古装大制作或是处于转型期,一直敢于直面时代的娄烨属于第六代里的另类。他的镜头就那么晃个不停,有城市即景,有男欢女爱,有时代病态。更有屡屡被禁被审查折磨后的无比压抑,与疯狂爆发。
这部改编自天涯热贴“看我如何收拾贱男和小三”的电影,从一开始就打上了网络时代的标签。笔者自认是个老天涯人,镇坛帖子追过不少,但这个故事却是初次得见。实际上,从某种角度上看,影片很显然是想把它演绎成社会现象的,也即是共性,但很遗憾的是,故事里乔永照这“一男”,周旋于陆洁和桑琪这“一夫人一妻子”间的奇情,比对大部分我们身边人的感情生活,实属个体也即是特例无疑。这样一来,生活化的影像风格与特例的另一称谓(狗血)般的故事之间,就产生了很强烈的一种违和感。如果处理不当,故事就会成为那种猎奇之作,此刻结果如何,且看导演功力。
有《春晚》和《颐和园》打底,娄烨没问题。除去通篇手持晃动的摄影让人在大银幕不爽之外,这种违和感最终演化成了一种吸引力。于是让《浮城谜事》成为了娄烨电影里少见的可以被大众认同,依靠剧情一路看下去的作品。影片的试听风格还是比较收敛的,实际上能以主流之态挤进院线,并且保持个人风格的华语导演这几年并不多。男有娄烨,女有李玉作为典范,不过后者那部《二次曝光》显然就让风格抢了故事的戏,只剩下范爷的大特写忽略了故事的连续性。所以说,《浮城谜事》这方面做得好一些,更能抓住普通观众。而且无论是否了解这个故事,那种接地气的生活范儿太容易让观众产生认同。比如普通人家的琐碎细节,母亲通过接送孩子的相识,做一顿饭从头至尾的过程等等……大雨中这座“浮城”武汉更是娄烨所爱,它等同于冯小刚的北京,或是张一白的重庆,在一段段迷离的影像帮衬中,加上邵泽等人的个人风格音乐,令人为陆洁的遭遇唏嘘。
谈及题材中来源于网络的部分更值得思考,如今年的《搜索》都加进了大部分的娱乐元素。但这部片子显然没有,这个故事一直在将所有的社会现象摆在台面上,依靠几个人的情感纠葛推动进展。故事中的乔永照有一幕抓人到无敌,那就是两位妻子都在用孩子做筹码,让父亲回家的的情节。在两面拉锯的故事里,导演娄烨不给答案,只讲述过程。从切入点来讲,陆洁的女性视角在以往的同类作品很容易用成双刃剑,不是加入大量的独白,便是成为呓语大全。但这一次,镜头里郝蕾演出了这个失却家庭女人的初期得知真相时那种失魂落魄的无奈,中段为了拉回丈夫时的聪明,以及最终断然离去时的决绝。
这三个阶段里,主角实际上也在不断的切换,前半部分,无疑影片的主角是发现丈夫真相的陆洁,此为大众视角,故事是家庭伦理;到了中段,与陆洁截然不同的桑琪浮出水面,她从那种伤害他人的角色,随之成为了被伤害的对象,让人产生思考,故事也很像是苦情戏码;等到最后,乔永照用他的疯狂让人重新认识了这个故事背后的真相,朱亚文和祖峰的警察戏一点儿也不跳,很好,小蚊子的死亡只是表面,背后那些犯罪现场的特写,让片中除去情感欲望,又添暴力疯狂。整体最终成为了一部案件侦破故事。三个阶段里,病的是那些因为欲望沟壑难平的病人,疯的是这个时刻出现奇葩的社会本身。
那么这样一来,娄烨就成为了那个不动声色的医生,故事里的一切,就成为了一把看不见、不锋利,钝刀割肉让银幕下每个人隐隐作痛的手术刀。等到它割开病灶之时,也是那十三下锤子最有必要砸下去的保留。这场多角恋中的一切,残忍,暴虐,犹如武汉的天气般病态。而那些碎片般的细节,迷离,虚浮,让人不忍直视,却又想细细回味一遍。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