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别响,非常近》再次触及9•11事件。但与以往的大背景不同,这是一个抛开宏大叙事、简单的、充满人性的故事。对于美国人而言,9•11实在是一个烫手的题材,因此最经常的结局就是吃力不讨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用此片冲刺奥斯卡,无疑是场赌局。
9•11过后,纽约人比以前更加焦虑、多疑、麻痹,很多人因此患上忧郁症,《特别响,非常近》中名叫奥斯卡的小男孩只不过其中之一,在9•11中失去父亲后,他该如何面对痛苦的成长呢?要诠释这个明显有问题的儿童自然相当有难度。这是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孩子,他自残、逃学、撒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人接触时用冷酷尖酸的言词,并且似乎天生对世界有种恐惧感,他不只一次提到“Thisisnotsafe.”早熟的孩子难以拥有轻松的童年,聪明过头的孩子也经常被视为怪异,这个可怜的男孩以正太的形象传达一份成年人的复杂性,既没有刻意扮可爱,也没有让你无可奈何到对其放弃。他的“话唠型强迫症”行为可能让你厌烦,也可能让你同情,但绝不会索然无味。小演员将奥斯卡的痛苦刻画得十分真实,甚至像是可以触摸得到。电影中,他三次爆发情感的巅峰:对老人滔滔不绝说出他的回忆,对母亲说希望在楼上的那个人是她,以及一遍遍播放父亲最后时刻的电话留言……对他来说,失去“唯一理解他”的父亲,世界就黑暗了。令人困扰的有时候不仅仅是孤独,更是一种无望的执念:父亲究竟怎样死的?
于是,他拿着一个写有“布莱克”的信封和一把钥匙开始寻找,他坚定地认为这是父亲留给他的线索,钥匙背后一定藏有秘密。这绝不仅仅是一场电影,还是一场经历,是男孩走向坚强的救赎之旅。而对于旅行者来说,过程永远比目的地重要。他的寻找,并不是为了真的找到与钥匙对应的那把锁,而是在回忆与接触的过程中渐渐成长。在奔跑寻找的过程中,他做了很多不属于他“规则”里的事情,乘地铁,走栈桥,荡秋千......他的寻找,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救赎。对他来说,没能接通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无疑是个天大的罪过。他一直坚持的不是父亲留下的秘密,而是他内心的一把心锁。他毫无顾忌地与人诉说,并不是要开启人们悲痛的回忆,而是为了治愈他们失去亲人的旧伤。
看《特别响,非常近》那天恰巧是5月12日,你们的9•11,我们的5•12,也许遇到这部电影是一个对的时间。四年,那些在汶川地震中忽然就失去亲人的孩子们,你们好吗?是否也有自己的救赎,是否也已过了伤痛之路?于我们而言,非要说能通过电影呈现的经历做到“感同身受”,未免牵强——世上哪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呢?但你又如何想象一个孩子的极致悲伤?当你投入的感情越多,就能得到越多的共鸣,并最终与角色一起,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成长。
无欲无求,愿你安好。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
主演:托马斯•豪恩/汤姆•汉克斯/桑德拉•布洛克/马克斯•冯•西多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