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地心引力》影评:以科幻为外包装的灾难片

时间:2013-11-26 09:52来源: 作者:曾念群 点击:
热衷长跑的村上春树一次在马拉松报道专题中了解到,原来运动员得依靠心中形形色色的念想,才能跑完42.195公里寂寞长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看过此书,也不不难理解乔治克鲁尼大叔淡然的絮叨,这种絮叨从他登场,到他向太空菜鸟桑德
  
         热衷长跑的村上春树一次在马拉松报道专题中了解到,原来运动员得依靠心中形形色色的念想,才能跑完42.195公里寂寞长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看过此书,也不不难理解乔治·克鲁尼大叔淡然的絮叨,这种絮叨从他登场,到他向太空菜鸟桑德拉·布洛克施以援手,再到消失在茫茫宇宙,节奏丝毫未变。一如《少年派的奇幻》,在苍茫无助的寂寥中,人的内心需要某种寄托或者节奏,才能维系。阿方索·卡隆让大叔用节奏战胜了死亡的恐惧,同时用恐惧来激励菜鸟向死而生。
  就当我以为今年的好莱坞大片将如此ED收官时,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嘭地一声袭击了我的后脑勺,用这种令我窒息的方式迫使我重新审视今年好莱坞电影的业绩。上一次令我几乎无法呼吸的观影体现是2010年西班牙导演罗德里戈·科特兹的《活埋》,这部超低成本的黑色电影全片只有一位主角和一口棺材的空间,外加火机、手机、手电、笔和两根荧光棒,却将90分钟的悬念酝酿的令人窒息。《地心引力》故事放在了广袤的外太空,但空间的压抑和人物单薄无助与《活埋》异曲同工,均涉关呼吸,且在既定空间谋求惊悚。
  然而《地心引力》的视觉技术与《活埋》又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用现实科幻笔法营造的苍穹,视觉审美直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阿凡达》,功用和效果又不尽相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用海上奇观来表达不可复制个人奇幻体验,《阿凡达》的技术革命带来的是叹为观止的视觉享受,而《地心引力》的视效却不敢轻言美好,因为所有华美的画面,其目的都是试图将你置身于无法呼吸的绝境。所以,尽管《地心引力》的视效是一流的,体验上却令人窒息的,包括高速掠过的碎屑,都是直奔你的小心脏而来。走出影院令人不禁感叹,脚踩地球,还能呼吸,真好!
  《地心引力》以科幻为外包装,其内核是灾难片的模式。说其科幻,片中涉猎航天元素,均以现实科技为基础,并无任何超越时空的虚拟。说其灾难,同样有不折不扣的现实依据。自前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以来,人类已经执行过超过4000次的太空发射任务,同时为外太空制造了超过4500吨的垃圾碎屑,而一个10厘米的太空垃圾的碰撞即可杀死一个航天器。《地心引力》将灾难的源头归结为一颗卫星爆炸引发的人造天体多米诺效应,只要天体碎屑存在于太空轨道,灾难的可能性就永远在哪里恭候我们的宇航员。
  当然,影片并不是说要训导我们从我做起,保持外太空的洁净,而是呈现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苍茫与渺小。再说影片也不是以故事取胜,而是在冲击视觉的基础上,用一位太空灾难幸存者扣人心魄的求生视角带入,让我们经历一场身临其境的太空劫难。这一类型的影片,尤其容易让人对巨幕上瘾。至于《地心引力》的江湖地位,不必非争个高下,这种以技术为核心价值的影片,与《阿凡达》一样,都是用来等后浪将其拍在沙滩上的。再就是我们那艘救苦救难的“天宫”,不必自我贴金,与《2012》中的“诺亚方舟”一样,就是个套近乎的道具罢了。【刊于《京华时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格萨尔王:藏族传奇史诗

作者:阿来

一千多年后,一个说书人,牧羊人的后代晋美,踏遍格萨尔王的土地,传唱格萨尔王史诗,并且追寻传说中的格萨尔王遗留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