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史密斯?巴顿堪称传奇,很多人认为他是战争天才,是“20世纪的拿破仑”,但也有人认为他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骄傲自大、华而不实…… 拍摄于1970年的战争题材传记电影《巴顿将军》,客观讲述了巴顿在二战中毁誉参半的经历,并展现他身上那种“神魔一体”的矛盾性。 二战史上真实的“血胆将军”备受争议 巴顿生于1885年,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进入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被调往美国第一集团军任骑兵少尉。 从最初的从军经历看,巴顿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让他赢得了高度赞誉。艾森豪威尔曾赞美巴顿有一种“非凡而又残酷的推动力”。德军的布卢特里特将军也曾说,“他是盟军中最敢作敢为的装甲兵将军,一个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性和雷厉风行的人。”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次年11月,巴顿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了北非登陆战役并占领法属摩洛哥。1943年7-8月,巴顿指挥美军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抢在英军将领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该岛首府墨西拿。 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巴顿率第3集团军跟进,8月进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随即协同盟军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在当年12月开始的阿登战役中,他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捏的美军,打退了德军。 1945年3-5月,巴顿率部突破德国“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进至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边境。 正是由于巴顿作战勇猛顽强,让他收获了“热血铁胆”、“血胆老将”的赞誉;但其缺乏政治洞察力,行事冲动、讲话直率,也让他在美国军界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 凭借着北非战役一举打响后,巴顿原本是美军最看重的将领,但他在西西里岛战役时自作主张改变了进攻路线,最后虽为美军夺得头功,却因此得罪了蒙哥马利。此后,他公开掌掴和辱骂患战场恐惧症的士兵,遭到了美国媒体的揭露,引发民众反感。尽管在艾森豪威尔的严令之下,他向各方公开道歉,却并没有得到谅解,他一度被解除了军职。 西欧战场上,巴顿带领着第3军团展现了迅猛的进攻力量,以及卓越的局势预判和战略拟定能力,但美国军方始终没有放任他自由发挥,数次在战略上、和补给上对他施压,结果传出了巴顿功高震主、遭受打压、功劳被抢的说法。 德国投降后,巴顿被派往斯洛伐克,并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但在这期间,他陆续发出对纳粹友善、对苏联仇恨的言论,甚至私下放走纳粹俘虏……最终遭到调任,离开了权力中心。 电影里的“巴顿将军”粗暴又诙谐可爱 1970年拍摄的《巴顿将军》,尽管有影评人士认为电影截取的战役进程和性格面向不完整,但全篇由巴顿在战场内外的一言一行贯穿,这位有血有肉的诙谐将军的粗暴可爱,让近3小时的影片丝毫不显冗长和烦闷。 影片从一面美国国旗开始,一声“立正”的口令和碰鞋后跟的声音,一个小人影从画框正中的下边框露出来,短暂的升旗时间和十几个镜头,塑造了巴顿的视觉形象:雄纠纠的戎装,白眉、琳琅满目的勋章、结婚戒指、天主教教皇赠给的戒指,象征军纪的马鞭,象牙把手枪,美国装甲第三军军徽、炯炯有神的眼睛、四星上将……一个人站在巨大的国旗前,掷地有声地发表了长达5分钟的演讲,以略带粗俗的言语,伸张着大无畏的军人精神。 对于此段,有人说拍摄时值美国侵越战争陷入困境,导演特意拔高了人物形象,以达到为前线将士打气的目的。不过真实的情况是,巴顿的确曾在横扫欧洲前做过一次著名的演讲,有趣的是,当时的他站在一箱弹药上,身后是一个粪坑。演讲在士兵中引起了强烈回响,更被一些史学家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激励演讲。” 为了展现巴顿的气魄和胆量,电影特意设计了几个情节:巴顿正在办公室和两名盟友研究空战,此时德国飞机来轰炸,激动的巴顿拔出手枪跳出窗户迎着敌机就开枪,始终没有后退一步;在一条大河对面,巴顿嘲讽小军官不敢过河,此时一颗炸弹掉进水中爆炸,河对岸的巴顿则流畅的完成了上车动作…… “打耳光事件”里,巴顿被责令当众向“受害”士兵道歉,电影如此展现:几千名部下整齐集合,将军走到意大利建筑的阳台上,黯然但铿锵有力地做出一番独白——巴顿倔强的性格跃然而出,落寞的背影则揭示了公众事件导致的个人悲剧。 可以说,电影尽量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巴顿将军:热爱战争,具有古典主义气息,同时谢绝对产生战争恐惧的士兵施予人道主义同情;他创造了历史行军速度记录、作战勇猛大胆,他偏执、爱说脏话,屡因口无遮拦而遭到政治打击,但他仍是战场上所向无敌的巴顿将军…… “他也到了了结的时候,战争结束他就谢幕了” 《巴顿将军》上映后,很多人提到了电影里的那名纳粹军官:在战争即将结束时,那名军官看着手中的巴顿照片说,“他也到了了结的时候了,战争结束他就谢幕了,为战争而存在,再不适合这个时代。” 影评人士说,电影正是借他之口,一语道破巴顿的悲哀:不可一世、战无不胜的传奇将军在和平年代失去了他存在的意义。 巴顿曾说过,“一个职业军人只有一种恰当的死法,死于最后一场战斗,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一颗子弹。”而他在战后的经历,恰恰验证了这句名言。 二战结束后,失去战争动力的巴顿不能尽快适应当前的时局,在远离权利中心后,他心中愤愤不平,表面上却玩世不恭,用打猎之类的消遣来麻醉自己。就在1945年12月9日,他在德国曼海姆打猎途中遭遇了一场车祸,同年12月21日,在海德堡一所医院里溘然逝去。巴顿的死,是二战史的一个长期谜团之一,甚至有传言他的车祸之死是一种“政治性的谋杀”。但他的逝世,理解他的人却认为死得其所。 巴顿去世后的第二天,《纽约时报》一篇社论写道:“他引人注目,妄自尊大,枪不离身,笃信宗教而又亵渎神灵。由于他首先是一个战士,因而容易冲动而发火,由于它在急躁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易受感动而流泪。他是一个奇妙的火与冰的混合体。他在战斗中炽热勇猛而残酷无情,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他决不是一个只知拼命的坦克指挥官,而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有人曾把他同杰布-斯图尔特、内森-贝德福德-福雷斯特和菲尔-谢里登相比,但是他所经历的战斗场面超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他不是一位和平人物。也许他宁愿在他所热爱的部下都在忠诚地跟随着他的时刻死去。他的祖国会以同样的忠诚怀念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