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记忆碎片》,大多数观众一定会想到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经典大片,该片自2000年首映后,席卷全球,风靡国际,成为诺兰的成名代表作之一。而该片在观众心中引发的迷局大评论,至今都未停滞争议的脚步,这也让该片即使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仍被不少影迷追崇奉为经典。眼下,有一部同样叫《记忆碎片》的中韩合拍的惊悚、悬疑、黑色、幽默、心理片即将与观众见面,成为今夏最烧脑,也最燃情的心理治愈系电影。 由被誉为“韩国黑泽明”朴裕焕导演执导,关锦鹏任艺术指导,雷佳音、夏梓桐、李菁、何云伟、孙宁、李彧等领衔主演的暗黑系影片《记忆碎片》,虽然撞名了诺兰的《记忆碎片》(又译为《失忆》《记忆拼图》《凶心人》《记忆迷局》等),却不仅仅是同名这么简单。就剧情而言,以人设来说,即将公映的这部国产电影《记忆碎片》绝对对得起“记忆碎片”四个字。 诺兰版《记忆碎片》主要是以男主人公莱纳•谢尔比一个人的“记忆碎片”,经过一系列的记忆加工和记忆拼图,以求达到寻找杀妻真相及元凶。中韩版《记忆碎片》则是对多人物记忆碎片的切割、缝合、组织,从而求得事件真相。影片除了聚焦男女主人公落魄小律师及其女友外,还特别关注了父亲、笨贼、黑老大、假药贩子、黑老大情妇等配角。而无论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给真相的水落石出留下蛛丝马迹。而要将这么多主次角色的“记忆碎片”进行有机、有序、有效拼接,显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不仅挑战着编剧的水平,导演的水准,更考验着观众的智力值。而任何一个人物角色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观众对剧情走势,人物命运判断的正确与否。因此,仅从这个角度讲,《记忆碎片》的情节张力,戏剧冲突,矛盾激化,都要比诺兰版有所加持和升扬。 《记忆碎片》打破了常规惊悚悬疑心理片的叙事方式,影片以正叙、倒叙、插叙、补叙相结合,编织了一个足以网罗一切真相基因的大网,线索纵横交错,细节经纬交织,动因环环相扣,真相步步惊心。真正做到了以高情节为主要驱动,既烧脑,又燃情,分分钟都叫人欲罢不能,欲休还看,直到真相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 作为一部主打惊悚悬疑的烧脑心理片,《记忆碎片》在色系上大胆使用了诸多准黑白色,从而加持了影片的暗黑风格。在狭小、密闭空间(衣柜、地下室、楼道、秘房)所营造的局促感,紧张感的烘托下,辅之于昏暗、迷离的灯光、阴影,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风声、门声、窗户声、脚步声、喘息声等等,都使得不寒而栗的惊悚感扑面而来,摄魂灼心,过瘾十分。 对悬念的制造,《记忆碎片》秉承了顶级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以小律师的视角,先抛出一具无名尸体,却暗显凶手的存在,在十分精准捕捉到观众观影心理的同时,又极大激发了观众的观影兴趣,悬念的制造不仅恰到好处,更烧心烧脑。 喜欢看悬念片的观众都知道,悬念一般分为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以及希区柯克式悬念,很多影片往往只能用到其中一种,厉害一点的可能会将其中两者融合为一。但《记忆碎片》却能将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希区柯克式悬念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影片的悬念元素达到了顶配级别。 影片以落魄小律师的奇葩经历为开场,以一具来由莫名的尸体为线索,将小律师、女友、爸爸、笨贼、假药贩子、黑老大、情妇等相关人等勾联起来。每个人都有杀人的动机,每个人都有杀人的时间与合理的场景,但每个人也都有不杀人的理由。在众多人物角色的往来、猜度、揣疑之中,迷局越陷越深,悬念也越来越重,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小律师?笨贼?女友?爸爸?黑老大?情妇?假药贩子?影片结尾之前,谁都有可能是真凶。 与大多数国产惊悚悬疑心理烧脑电影相比,《记忆碎片》对惊悚与悬疑的区别化处理,以及有机化融合,颇显技高一筹。惊悚主要源自视听等感官上的直接体验,多由影片硬件所打造;而悬疑则是内心焦虑、慌张、担心、发愁、牵挂的一种表征,好的悬疑片往往靠高能剧情为驱动,以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指征的变化而导致的失忆、精分为表现,最大程度的在内心深处去感染、燃动观众的情绪。体现在《记忆碎片》中,就是对主人公落魄小律师命运归途的忧虑与期待——他到底是不是元凶?他将如何为自己洗白洗脱罪名?!真相究竟为何?! 《记忆碎片》绝非一部简单地为惊悚而惊悚,为悬疑而悬疑的烧脑心理片,其对人伦常理的剖白解析,亦为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升华作用。片中为什么每一个人在模棱两可自己是不是凶手的情况下,又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地想要毁尸灭迹,或栽赃他人。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其丑陋的恶的另一面。小律师与死者系情敌,且在职场上亦为竞争对手,卡涅阿德斯心理作祟,所以怀疑自己是凶手;而女儿、爸爸、笨贼、假药贩子、情妇、黑老大等也因嫉妒、贪婪、虚荣等负面心理情绪与指征,将自己的黑暗面扩大化,加持化,进而使自己有可能做出突破底线的事情,比如杀人等等。 人性之中,每个人都有黑暗面。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黑暗心理,将其负面影响最小化。《记忆碎片》以一具死尸的由来真相为诱因,深动刻画了一群小人物的暗黑心理,以反面教材为形式,为广大观众提供了足以立竿见影的心理示范和警戒,堪称一部治愈系佳作。 |